1、【专题八】环境问题与国土整治【考情分析】本专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历年高考题中都有所体现。因此,在本专题的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除加强主干知识与思维方法的整合外,还要注意密切联系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等。2加强区域性环境问题的复习,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可利用中国国土整治中有关生态破坏及整治的案例进行。3对本专题中能够体现地理科学研究时代性的课题,如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环境问题与外交、环境问题与国际贸易等有关事例,要让学生注意搜集有关事例材料,并了解其产生的背景。任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
2、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变化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诠释。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区域地理内容越来越突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考试的形式由区域内容的填充和填图为主,转变成区域综合分析为主,特别是分析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对区域生产与生活进行评价、探寻区域发展的最优化模式等尤为重要。【知识交汇】1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运用综合思维、立障设疑,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内圆和内、外圆之间的空间分别代表什么?(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分别表示人类社
3、会周围的环境)箭头、的含义是怎样的?(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代表什么?(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表示什么含义?(指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速度,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箭头、表示什么意思?(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正反馈),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负反馈
4、),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分布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表现具体内容原因典型事例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泰晤土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汞污染、海上石油泄漏生态破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巴西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和楼兰古国的消失土壤盐碱化不合
5、理的灌溉等原因鲁西北平原的盐碱地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氟氯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等地相继出现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城市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较发
6、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为轻,以环境污染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污染的状况大为好转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运用综合思维从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
7、。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已由局部转向全球,形成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分布特征。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全球协作,发展中国家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环保能力,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兑现其承诺。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对比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指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增长方式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
8、污染)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是考虑经济得益要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时间尺度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的需求强调代际公平发展的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方式调控手段依靠市场经济手段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内涵地位目标生态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
9、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内容和要求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等持续性原则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地方性的决策和行为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
10、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5环境问题的时空变化受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时空变化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和不同空间地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空间尺度上看,环境问题表现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见前表格)从时间尺度上看人类文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环境问题的特征、分布、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均不相同。阶段主要特征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生产力水平生产力低下,发展缓慢生产力不断提高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迅速提高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人类活动处于采猎文明时期,以动、植物为取食对象步入农业文明,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进入工业文明,人类试图主宰自然界,
11、牺牲自然,积累财富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关注环境和发展问题人地关系恐惧和依赖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人口数量十分有限开始迅速增长人口膨胀,不断激增人口激增膨胀环境问题不严重地理环境趋于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危及人类生存公害泛滥,人类开始认识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原因主要是:自工业化以来,发达国家“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和环境利益,以经济利益为诱饵,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企业。6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产生的原因要运用综合思维
12、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措施。7海洋环境问题(详见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8环境问题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9环境问题与环境安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危及全球的发展,引起人类生存条件的变化,甚至使文明毁灭,环境问题超越了自身的领域而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在当代关系中引发一系列的新矛盾、新问题环境安全。1987年布兰特委员会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安全的定义必须扩展,超出对国家主权的政治和军事威胁,而要包括环境恶化和发展条件遭到破坏。”随着冷战结束,环境问题作为国家谋取综合安全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上升,已将环境问题纳入安全范畴。10可持续发展
13、从观念走向实践选购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熟悉主要国家和经济集团的环境标志我国农产品的环境标志标志的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分布全国绿色食品乳制品集中产区全国绿色食品大米集中产区11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全国绿色食品茶叶集中产区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强化源头管理,消除引发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隐患。建立市场机制,整顿规范好农产品市场秩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的营销机制。12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为: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
14、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质量状况和空气污染的程度,其结果简明直观,使用方便,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及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对健康的影响050优可正常活动51100良可正常活动101200普通(轻度污染)长期接触,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201300不佳(中度污染)一定时间接触后,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明显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300差(重度污染)健康人群除出现较强烈症状,降低运动耐受力外,长期接触会提
15、前出现某些疾病3首要污染物: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定为:SO2、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SO2主要来自燃煤废气,它是造成酸雨的元凶;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总悬浮颗粒物主要来自燃煤排放的烟尘和地面扬起的灰尘。取这三种污染指数最大的作为首要污染物,并将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确定为该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1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
16、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没有了废物的概念,每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都变成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的物质都得到循环往复的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和消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实践包括从企业层次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实践,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这三个层次中,生态工业已成为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形式。生态工业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网络化、进化型工业组织模式。三、农业低产区的治理旱涝、盐碱和风沙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
17、的三大障碍。我国是旱涝灾害较多的国家,黄淮海平原尤为突出。旱灾是一种累积性的渐变灾害,一般由两个以上季节性干旱或季节性连旱组成;涝灾主要由暴雨引起,带有突发性,因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更为严重。降水季节分配不匀和年际变化大,是致灾的主要原因,地形条件和水利设施则是成灾大小的决定因素。暴雨强度大和次数多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而干旱年往往全年无暴雨出现。农作物因降水量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的最低需求,就会出现减产。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是在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土壤中的盐分来源于岩石矿物风化,在随水运动的过程中,使土壤母质及地下水中都含有一定盐分。当水盐汇
18、集于土体即产生积盐,水盐从土体中排出则发生脱盐。盐碱地的形成是土体积盐与脱盐相互作用的结果。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分布面积较广,在冲积平原上,盐碱地多呈斑块状分布,土壤盐分含量稍低,但表聚性强,干湿季节变化明显,盐分组成比较复杂,除氯化物、硫酸盐以外,局部还含有苏打。在滨海平原上的盐碱地,分布集中而连片,土壤含盐量较高,且表土与底土含盐量相差不大,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14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因此,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建设的进度。本单元以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分析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
19、总体上看,其内容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地理特征;二是这一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对策及保护措施。要突破重点和难点,就必须认识山区两个显著的自然特征:一是垂直地带性,二是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山区资源的开发必须因地制宜,建立立体农业体系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从表面上看这两个方面都体现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从深层次看是一个调整南方农业结构的问题。农业资源的优势与问题农业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优 势光、热、水资源丰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品种丰富,生长快,更新能力强,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类型多样,垂直分异明显,有利于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江河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灌溉和发电问
20、题季风活动不稳定,春季低温阴雨,盛夏伏旱等气象灾害多发利用品种单一,经营粗放,没有发挥潜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一是利用不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二是大面积的红壤需要改良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因而地形复杂,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措 施调整农作物种植顺序、发展水利、建设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合理开垦,保护植被,改良红壤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和水利工程走立体农业的道路自然、人文条件建立立体农业体系的必要性地形条件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种,有利于发挥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生态环
21、境生态系统脆弱立体农业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15东北土地资源的优势,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东北区土壤类型虽然复杂,但有共同特征:有机质或腐殖质丰富,具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土壤肥沃。广大平原区是著名的草甸草原黑土带,中东部发育的黑土,西部发育的黑钙土,有机质或腐殖质层均较厚,土壤极为肥沃。森林资源优势:一是全国最大的林区;二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三是宜林地区广;四是森林树种丰富。黑土主要是在半湿润地区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的腐殖质积累和淋溶过程的土壤。分布在起伏的漫川满岗,母质为黄土状粘土沉积物。黑土地区年平均温度06.7 ,降水量5
22、00600毫米,土壤冻结深度在1.12.0米,冻结期长达4个月以上。黑土区的自然植被为草原化草甸。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黑土的黑土层深厚,厚度一般为3070厘米,厚者达100厘米以上。黑土疏松多孔,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壤之一。黑土因盛产粮豆而驰名中外,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玉米带”的主要土壤。湿地是地球上富有生物多样性、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前者包括沼泽、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后者是稻田、水库和池塘。湿地有两个特点。一是科学研究越来越表明它的重要。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它在调
23、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别的功能,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湿地还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水产、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以及所特有的鹤类、类等大型水禽和湖泊海洋风光所具有的美学源泉。再有一个特点是,当人们还未认识这些之前,却把湿地看作“荒”,看作“不毛之地”,是开发的首要对象。而且开发规模和速度与保护湿地的必要性相悖而行。所以说,这是当前环保的焦点之一。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要与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比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自然原因有黄土疏松易侵蚀和崩塌;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疏,侵蚀作用较强
24、。人为原因有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采矿,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产生的危害:造成河道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环境恶化,使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目的:改善环境,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意义
25、:水土保持,脱贫致富。措施: 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等措施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17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小流域相当于坳沟(又称干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沟道小流域可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因此对小流域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便于合理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和统一管理,而且可以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流域治理,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脱贫致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在小流域综
26、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是关键。【思想方法】一、明确区域位置区域位置决定着区域自然的特征,影响着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从解答各类地理试题的过程来看,区域位置就是解题的门槛。如何掌握区域的位置,常用的方法有:(1)根据经纬度准确定位,它要求我们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和线经过的区域,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0、600E、1000E、1200E、1600E、1800、200W、600W、1200W等经线,及其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经纬度范围。这些经纬线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简略的经纬网
27、,也就可以对区域进行粗略定位,而且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是各类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2)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和地形轮廓特征推断,复习时没有必要识记所有的地理事物的位置,可以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推断,如欧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新疆的“三山夹两盆”、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南美洲“西部高山,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的地形地势特征、非洲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澳大利亚大陆半环状的自然带和景观、横断山区与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的地形地势等,可以根据以上的相对位置进行空间定位;也可以根据轮廓特征定位,如黄河干流大致呈“几”字形状、海河“扇形”水系、亚平宁半岛的轮廓形状、台湾岛和
28、马达加斯加岛的形状等。(3)根据重要的地理数据确定空间位置,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4000m以上、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面海拔为-155m、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m、我国冬季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附近、我国800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澳大利亚中部平原最低处艾尔湖面为-16m、死海湖面为-400m、埃及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只有2人/km2,且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赤道附近的城市有新加坡,厄瓜多尔的基多等、北回归线附近的城市有中国的汕头和广州,孟加拉国的达卡,古巴的哈瓦那等、南回归线附近的城市有巴西的圣保罗等。二、描述区域特征描述和分析一个区
29、域的地理特征首先要抓住影响该区域的主导因素,归纳出该区域最具特色的特性,如中亚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是最具特色的特征,它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或内流湖,农业生产类型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等。地理位置水分热量气 候土壤植被水文地形地势自然带其次是要理清知识头绪,明白知识内在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一般来说对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结构的模型,它包括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地理特性(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人文地理特性(人口、农业、工业、交通和城市)。而各要素之间又可以建立次一级的知识模型,如自然地理特性中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
30、、土壤、自然带等要素的特征及其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关系,各要素之间的的相互关系可归纳如图。人文地理特性主要是描述和分析区域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宗教与民族、工农业生产的区位和地域分布、区域的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特点、交通与运输、商业与城市、旅游)、区域内的差异、区域生产力布局因素的变化等。一般来说,首先要掌握影响某一人类经济活动的共同因素(区位)如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其次就是要根据区域具体的地理环境,找出影响某一人类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并正确认识区位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再次要比较区域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区域差异,通过比较一方面可以升华
31、对区域的特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如英国与日本的比较相同点:都为岛国,海岸线曲折,海运业发达;纬度相近,气候的海洋性显著,气候湿润;都临近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新兴的电子工业在布局上都有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的趋势等。 不同点有:英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而日本农业种植业的比重较大,农业现代化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化;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工业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钢铁、机械等传统工业大多分布在煤炭和铁矿产区,能源自给有余,日本资源贫乏,靠进口原料和燃料发展工业,工业大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是世界上主要能源进口国
32、。也可以对不同区域某一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如欧洲和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点及原因的比较,共同点:大体分布在中纬度地带的大陆西岸,主要原因是常年受来自暖流上空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不同点:其分布北界的纬度,在欧洲比在北美洲高得多,其分布区的东西宽度,在欧洲也比北美洲宽许多,主要原因是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影响的纬度范围远大于北太平洋暖流对北美洲影响的纬度范围,欧洲中纬度地区平原占优势,且东西延伸,利于西风影响的深入,北美洲西部有平行于海岸的高大山系,西风难于深入大陆内部。通过比较结合高中地理的原理和规律,就能进一步认识影响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子,也能掌握温带海
33、洋性气候分布的规律性和差异性。三、区域的可持续利用与国土整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国土整治东北农林基地建设A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条件评价分析地理背景条件的分析应运用区域思维,从范围、位置(相对位置、经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特征、区内差异)、地形(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水文、植被、土壤资源、农业(农业结构、地位、农作物种类、分布)、工业(工业结构、农机)、市场(国内、国际贸易)、交通、人口、城市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要注意气候、地形两大基本要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通过上述条件评价分析,东北的优势资源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按照区域思维所归纳的自然人文环境要素,注意将其充分落实
34、到地图上。B商品农业区域商品粮基地的建设a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和作用;b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差异c商品粮基地农业区位因素的评价、发展方向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和发展方向,应当运用综合思维、区域思维从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找出优势和存在问题,运用战略思维,再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和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其发展的方向,评价:作为商品粮基地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可参考必修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从自然条件看,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源丰富。从人文条件看人少地多,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
35、等。发展:同样发展方向要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即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可持续发展角度)制定措施,如:a加大科技投入;面向市场,依靠政策。b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行“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c发展特色农业,继续发展大豆、甜菜生产,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发展养殖业,将农业纳入二、三产业的有机循环当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C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同样也可以参考上述思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和措施。特别要注意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发展方向和措施中的作用。D黑土利用
36、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的土壤肥力的下降、水土流失、沙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应当运用综合思维去分析。重点是分析人为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合理利用,即运用战略思维制定措施。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A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成因B低洼地的自然条件评价、开发模式C盐碱地的成因及治理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的开发A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的评价优势和问题)B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立体农业之路(千烟州为例)C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的措施(2)生态环境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A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B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小流域综合治
37、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A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原生荒漠和次生荒漠)B荒漠化的危害C荒漠化的治理【专题训练】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单位:mm海洋2303308001000140014002505001000甲乙丙丁1甲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A巴西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2在丁地可采取东水西调的措施保证农业生产高产和稳产。若实施调水工程,乙丙两地之间最合理的工程是A利用地势,开渠自流 B逐级抽水C架设“水桥” D开凿输水管道3甲、乙、丁三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比甲地日较差大 B甲地比丁地太阳辐射强C甲地比丁地气温高是
38、海拔低 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是受海洋的影响把洼地挖成塘,塘泥堆成基或台,塘里养鱼,基或台发展种植业。这是地势低平地区的土地利用的新模式。读图回答45题。4该模式最不适合推广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5该模式与传统农业模式相比的优势A扩大了养殖业范围B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C扩大了种植业范围D充分利用垂直方向的气候资源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68题6A、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A同为盆地 BA为山地、B为盆地C同为山地 DA为盆地、B为山地7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DE地的海拔高、
39、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8M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有A酸性土壤的改良 B盐碱地的改良C荒漠化的防治 D沼泽地的保护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我国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之一。据此完成911题。 120012201240430390410以上城市100万人口煤矿铁矿A9清王朝时期导致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是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军事10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A.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C.交通运输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主
40、导因素 D.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11关于图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B人口大量外迁是解决A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C资源枯竭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综合性工业城市读我国北方某地统计表,回答1213题。年 份(年)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m2)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水含沙量(%)水旱灾害(次)粮食单产(斤/亩)粮食总产(亿斤)1965193334203810041020.51987104783504235230018.012上述资料反映出该地12年中粮食单产变化,其原因是A“退耕
41、还牧”面积增大 B人口增长快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耕地减少13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大陆性增强D光照条件变差读图,回答1416题。14图中显示欧盟成员国排放二氧化碳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交通运输业排放比重逐年增加 B工业部门排放比重有所增加C排放总量基本不变 D其它行业排放二氧化碳很少15欧盟成员国的工业部门排放二氧化碳的比重得到明显控制的原因是 A控制工业发展 B工业水平落后C污染工业迁移到欠发达地区 D盛行西风将污染物吹向北欧16下列不能减少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途径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交通拥挤 B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C规定使用无铅汽油
42、D提高汽车燃油装置技术指标最近,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噪音地图。假如下图为某城市噪音地图的局部,图中曲线为等噪音量线(单位:分贝)。据此回答1920题。 17图中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可能是 A工厂和交通 B建筑和娱乐业 C网吧和歌厅 D采矿和伐木18图中A和B两处噪音量向外迅速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严格的噪声管理制度 B城市绿化带的作用 C修建隔音设施的结果 D噪声声波传播过程中自然减弱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和健康的基本保证。近期全国各地屡有食源性疾病的报道,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回答1112题。19由于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使长三角水体中氮、磷过剩、蔬菜农
43、药残留物超标,按清洁生产评估 A原料的开采过程是不安全的 B食物的加工过程是不安全的 C食物的消费过程是不安全的 D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是不安全的20媒体曾对阜阳奶粉、龙口粉丝和四川泡菜等食品安全案件的连续报道,引起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严重关注,并相继采取设限措施。这表明A发展农业应走产业化之路 B绿色食品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C食品安全问题不利于提高我国食品的劳动生产率 D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我国食品的国际贸易 二、综合题21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
44、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人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坡度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土层厚度(mm)120818078714220有机质层厚度(mm)282017151297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等省区。(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3)该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选择_的地
45、基,避免_。(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 _ _ _。人为原因:_ _。22下图是东北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流域人口(万人)水资源利用量(亿m3)人均(m3/人)辽河4944160.73373全国1160005566.042315 (1)图中A、B曲线分别代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pH值为5.6曲线,请判断:B曲线为_。 (2)该区域大部分地区4.5PH5.6,推测该区域的能源消费构成可能以_ _为主。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商品粮基地有_、_,其中_所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该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有_ _。(4)图中阴影区是
46、一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 _。(5)结合图表分析,该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_ _。23读上海浦东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浦东新区采取的布局形态是 ,其发展轴是指 ,沿轴布局的目的是 。(2)上海已建成区对浦东新区所起的作用是 ,浦东新区对老城区的作用是 ,浦东新区对长江流域经济的影响表现在 。(3)从图中可知,浦东新区的工业多为 ,对环境质量影响是 。(4)上海近年来修建了一系列的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和过江隧道,这对浦东进一步开发有什么意义。24读东北平原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区域植被类型人口密度(人/km2)年降水量()农业植被20040060065
47、0杂草100200450550碱蓬等1-503504001250450(1)试分析图中造成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A区域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B区域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3)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做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这一举措的生态意义是 。经济意义是 。(4)东北区农业开发的最大资源优势是。(5)停止开垦后,耕地面积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专题训练答案:15 BDAAB 610 CDAAA 1115 CCBAC 1620 BABAD21(1)云南 广西
48、贵州 (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 肥力 (3)坚实 塌陷 (4)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溥,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为了生存,人们砍伐森林,铲除植被,22(1)pH值为5.6 (2)煤 (3)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 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 ;机械化水平高;土壤肥沃; 水分条件较好。 (4)辽中南 工业基础雄厚;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国家振兴东北工业的政策。 (5)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加快轻工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限制耗能、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发展;加强技术改造,减少三废排放,保护环境。23(1)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合团
49、相结合 黄浦江 水运便利(2)已建成区是新区发展的支撑点,为新区提供基础设施、技术、服务等 解决老城区交通拥挤、用地紧张等城市问题,控制老城区规模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腾飞(3)高新技术工业 污染小(4)将浦东与浦西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24(1)降水较多,黑土肥沃,生物产量高 降水较少,地表多流沙,土壤盐碱化,不适宜农耕和放牧(2)风沙危害,水土流失 继续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3)沼泽是东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水源地,能调节气候,又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 沼泽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4)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5)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资源综合发展的路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