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4959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六系统训练1、近代前期,面对西方列强的屡屡侵犯,龚自珍与魏源分别代表了两种态度,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两人的思想都( )A.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2、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末( )A.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主流地位B.西方加快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C.民主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焦点D.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3、1880年

2、,淮军将领刘铭传提出:修建四条从北京通往全国的铁路,即能够有效防御外来入侵。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诉已倾向同意修建铁路,但光绪的帝师翁同龢却说:如有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大清将危也!导致该计划泡汤。据此可知,清政府( )A.拒绝接受新生事物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C.顽固势力力量强大D.维护专制统治高于一切4、有学者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材料反映作者( )A.认为“中体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B.认为“中体西用”可挽救民族危机C

3、.认为“中体西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形式D.强调“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制度5、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下列言论主张通过改良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是( )A. “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B.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D. “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6、1917年至1918年,恽代英在武汉组织“互助社”,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新民学会”,李大钊成立“少年中国学会”,邓中夏、傅斯年等分别成立“国民社”、“新潮社”。这最能说明()A民主革命的成果显著B西方社会思潮迅速传播C

4、十月革命的影响巨大D共产主义获得普遍认同7、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有 ( )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A.B.C.D.8、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9、针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学者们“灭国粹而后输入欧化”的论调,吴宓在论新文化运动中指出,正确的做法应是:“西洋真正之

5、文化与中国之国粹实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对中西学犯了绝对主义错误B.对国粹和西学辩证加以吸收C.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D.冲击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10、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争论( )A.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B.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C.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11、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说道,“历史是人

6、间普遍心理表现的记录。人间的生活, 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的是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B.新文化运动的价值所在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C.俄国革命道路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2、 五四运动后期,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材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B.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

7、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D.李大钊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步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岂惟世事,物理有然。”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梁启超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

8、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世。”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奇书”指什么?魏源的什么思想“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举例说明在近代中国,该思想在实践中是如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五十年来”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因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态度变化的趋势。14、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 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

9、无所不有。 魏源海国图志 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利则与天下公之,害则为天下去之,盖以天地之心为心也。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 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性。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地改变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 “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摘编自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近代国人世界观的思想谱系 材料三 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

10、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君臣的“世界观”.2.对比材料一,概括材料二中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分析历史人物主张与观点的能力。从题干“龚自珍与魏源分别代表了两种态度”,结合所

11、学知识可知两人的思想对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产生重大影响,正确选项为D。龚自珍的思想侧重于“反求诸己”,魏源着眼于“知彼”,排除A。龚自珍与魏源都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主张也没有脱离自身阶级局限,排除B,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且认为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是“体”,这与题干中龚自珍的思想不符,故排除C。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从材料“道光初年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礼政仅占12卷”中可以看出,传统治国思想所占比例下降,这反映了清末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变化,故D项正确;清朝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西方文化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治

12、国观念的减少,没有体现出民主思想,故C项排除。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刘铭传建议修建铁路,目的是有效防御外来侵略;但翁同龢反对修建铁路,理由是如果有人谋反,可以立刻打到北京,因此,其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故选D项。A项表述不合题意,慈禧太后已倾向同意修建铁路。题干反映的是针对是否修建铁路产生了分歧,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沂是顽固势力的代表,但他们“已倾向同意修建”,故C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A项是维新派的言论,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B 项是洋务派的言论,主张“中体西用”;C项是顽固派的言论,

13、固守传统礼教.反对学习西方,反对变革;D项是革命派的言论,主张用革命的方式开启民智。故A项符合题意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B正确,材料体现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立民主政治社团、传播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事实。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由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态决定的。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康有为为了较小变法的阻力,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把孔子打扮成变法的先师;陈独秀提倡民主、共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指出就道德是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孔教与共和不两立。不管是利用孔教、还是反对孔教,都反映了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9答案及解析:答

14、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新 学者们主张“灭国粹而后输入西洋文化”,即全盘否定中学,完全 肯定西学,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中西学犯了绝对主义的错误,故 A项正确,对国粹和西学加以辩证吸收是吴宓的个人主张,并 非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题干中吴宓并不赞同新 文化运动时期新学者们“灭国粹而后输入西洋文化”的论调,所以 新文化运动并未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故C项错误;题 干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不是对传统文化社会基础的影 响,故D项错误。 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 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不是二

15、月革命的胜利.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故B项错误;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发表于1918年,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实际上是在为中国寻找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即宣传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故D项正确。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据材料“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可以说明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说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看不出重视其理论体系,B项错误;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但

16、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项错误。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走社会主义道路。2.因素: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3.共同点:都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解析:1.通过材料“魏源、“奇书“等内容可以分析出这是指的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开了看

17、世界的思潮,当时国人“所不能道、未曾闻“。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后世进行实践的有洋务派举行的洋务运动;还有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等。2.结合所学知识,剧,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西方资产阶级思想。3.主要考查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和态度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即可。它的趋势要从人们认知的角度来回答。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国为臣属;把正常的中外交往视为对清朝的效忠纳贡。2.变化:从以中国为中心,到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的态度, 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从传统的“天下观”到

18、近代的“世界观”。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使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渐加深;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3.转变:先进中国人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从而转向学习俄国的革命经验。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解析:1.从“天朝抚有四海”“万国来王”“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等可知,当时清朝君臣仍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仍保持着以往的朝贡思想。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从 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西答;原因可根据材料中的“西学东渐”“一系列战败之后”“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来回答。3.第一小问,从材料的出处“共产主义与中国”可知,此时的先进中国人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