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16)一、口算。164 205 369 5 + 5 78 279 35+55 8635 488 546 7 3 5 5 64+9 179 8373 427 62 328 21+3 162二、脱式计算。72(5244) 7 815 5 + 96 4 + 48三、填空。1、244=( ),口诀:()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2、请在()里填上“+”、“ ”、“”或“”。8()2=6 9()3=3 6()6=36 35()7=5 6()4=10 18()2=93、请在里填上适合的数4()=28 ()6=42 5
2、6()=7 49()=7 72()=9 5()=204、有21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 )个 。5、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45 、122、 81 、728、 4266、给“ ” “ ” “=”找家。32+9()67 15-3()124 3+3()33 79()88四、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328=4 读作32除8等于4。 ( )2、拉抽屉是旋转现象。 ( )3、小明有35元,我有5元,我的钱是小明的7倍。 ( )4、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 )五、列式计算。1、把比25多17的数平均分成6份, 每份是多少?2、49是7的几倍?六、解决问题。1、小明家养了
3、25只兔,又买来15只,养在8个笼子中,每个笼子养多少只?2、水果店运来80箱苹果。上午卖出26箱,下午卖出38箱,还有多少箱?3、小明(9岁)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公园玩,成人票价:8元人,儿童票价:5元人,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
4、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4、修一条8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56米,剩下的3天修完,每天修多少米?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
5、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5、王老师买来6枝钢笔和8盒铅笔,已知每枝钢笔7元,每盒铅笔9元,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