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4755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年高望重者)的心中,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地接芳邻”“职思其居”“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就可以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而现在“新农村”随处可见的“福星高照”“鹏程万里”“家兴财旺”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传统的风雅。如果从读书人的数量来说,当代中国农村绝对是古代农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为什么却失去了从前的典雅,而

2、且也失去了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与精神追求?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乡绅”的核心是 “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从事农业的人群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

3、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然而,近百年商品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置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变成了城市人。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乡村的凝聚力也

4、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反差,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当然,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却被“享乐主义”所取代。“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而殊不知他们的选择,比之自己曾经批判过的“封建士大夫”,显得是多么卑微!于此,我们不

5、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尽管到垂暮之年,不能再有大为,但只要身影出现在乡土上,那曾经有过的荣誉就会发出光芒,激励一代新人茁壮成长!他们的价值已不在职所,而在乡土!(选自2015年12月16日中华读书报,作者刘毓庆,原文有删改)1下列关于“乡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绅由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和未曾出仕的读书人两部分人组成。B乡绅代表一方的风气和文化,对一方社会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C乡绅即士大夫,一部分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在其中起主导作用。D乡绅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周代就已经出现。解析:A项,原文说“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C项,“乡绅即士大夫”错;D项

6、,“在周代就已经出现”的应为“这一传统”。答案:B2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3分)()A历史悠久的乡绅群体为乡村发展做出了贡献,作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B面对乡绅群体的消失和叶落归根观念的日渐淡化,作者表现出无奈之情。C乡村文化开始沙漠化,甚至会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作者深表担忧。D乡村的优秀人才流向城市,作者呼吁人们回到乡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解析:“呼吁人们回到乡村”错。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原本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乡绅,都变成了城市人。B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反差,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农村开

7、始变成文化沙漠。C乡绅群体的消失摧毁了传统价值观,这是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造成的。D中国传统乡绅面对自己最后归宿的选择,比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的选择更崇高。解析:A项,“原本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乡绅”错;B项,以偏概全;C项,“乡绅群体的消失摧毁了传统价值观”错。答案:D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

8、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

9、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 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4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B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C

10、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D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解析:这段文字牵涉到太宗和刘温叟两人,可根据两人分别做的事情断句。答案:D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

11、,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D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解析: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答案: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不久恢复了旧官。B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

12、是有才华的。C刘温叟正直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刘温叟对中丞不满,因而不取用。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朝廷免除其子待选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解析:原文是“恶其名不取”,即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答案:C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5分)译文:_(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5分)译文:_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第(1)句中的关键点有:“所以”,表原因;“

13、导”,开路;“过”,走过;“欲示众以”,介词结构后置句;“非时不登楼”,不是时候不上楼。第(2)句中的关键点有:“愀然”,悲伤的样子;“语”,谈论;“比”,比得上。答案:(1)我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2)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参考译文: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显德初年,升任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皇帝发怒,罢免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罢免的人相继考中。宋朝初期,改

14、任刑部侍郎。建隆九年,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前面骑马的侍从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朝见时,温叟详细地说:“人主登楼不是时候,则近臣都希望得到降恩宽恕,护卫诸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得对。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任台丞十二年,多次求人自代。太祖难找合适人选,不允许。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赏赐给他礼器玉帛,几

15、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正耿直,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命令府吏封好后再加印记而后离去。第二年端午节,太宗又派人送去粽子、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他尚且不用,何况是他人的钱?从前接受下来,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他的清节越是明显。”命令官吏把所送物品载回。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雍熙初年,他的儿子刘炤被罢免徐州观察推官待选,因为家贫到朝廷(登闻鼓)请求审查自己的资历和劳绩。等到皇帝诏见时,太

16、宗问他是谁的儿子,刘炤回答是刘温叟(的儿子)。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于是问他:“刘炤应当充任什么官?”宰相说:“免除待选作为厚恩。”太宗说:“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提升刘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刘温叟的另外两个儿子刘炳、刘烨都考中进士。(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题杜子美书室赵抃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注】骚雅:骚,指离骚;雅,代指诗经。浇淫:指不良风气。兵火:

17、指安史之乱的战火。8从前两联看,杜甫的诗歌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5分)答:_解析:要准确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懂前两联诗句的意思,然后从每一句的具体表述中概括出杜诗的特点,最后用相应的诗句意思对特点加以说明。答案:思想纯正:杜诗和离骚诗经这些雅正高尚的作品一样,能压制不良风气,教化人心。艺术精美:杜诗如美玉珠贝,光彩照耀古今,足为典范。气魄宏大:天地虽大,也不能将杜诗笼罩其中,可见杜诗的气魄之宏大。表现力极强:连难以表现的鬼神也被杜诗描绘得无处遁形,可见杜诗描写万物穷形尽相。(答出任意三点即可)9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以

18、直接抒发,也可以蕴含在各种具体的描写叙述中,后者尤为普遍。要准确解答此题,需要弄懂诗句的意思,将蕴含在所写内容之中的情感挖掘出来。诗歌的前四句写了杜诗的伟大成就,所以其情感就是“对杜诗伟大成就的赞美”。第五句写杜甫的不幸遭遇,所以情感就是“对杜甫坎坷人生的同情”。用同样的方式,可以分析出剩下三句诗蕴含的思想感情。答案:对杜诗伟大成就的赞美:前两联写杜甫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表达了对杜诗非凡成就的赞美。对杜甫坎坷人生的同情:第五句写杜甫多次在战乱中逃亡,几度陷于危难,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同情。对杜甫仁爱无私的伟大情怀的景仰:第六句写杜甫在困境中依然希望造福百姓,体现出对杜甫不顾个人安危、心

19、系天下苍生的大仁大爱的景仰之情。对雅道沦丧、世风颓败的社会现状的不满(或“慨叹”):尾联写杜甫的遗像留在简陋的茅屋中,而当今世上知音寥寥,足见杜甫的艺术精神、高尚情怀没有得到传承,作者对此深感不满与哀伤。(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_,_”两句中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3)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答案:(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小惠未编民弗从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

20、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年迈父母郁葱炽热的阳光肆虐着城市的路面,天气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别墅区的树木也低着头苟延残喘。“我要回家!”爸爸以不容商量的口吻对他的儿子大声道。老人大概七十来岁,看上去神态威严。“你把我们扔到这里都一个月了,我简直受够了,我再也不想在这里呆下去了。”“请不要这样爸爸,不要这样大喊大叫。”看上去40来岁的儿子温和地说。“我大喊大叫?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老人挥舞着拐棍以威胁的口吻大声叫道。“小声点!瞧,人家都在看我们!”一位六十多岁左右的老太太恳求丈夫道。“让他们都看看,让每个人都瞧瞧他忘恩负义的儿子是如何对待他的父母的!”老人看着四周大声道。“忘

21、恩负义?”儿子不知所措地说。“没错,忘恩负义!你就是忘恩负义!我们从小把你养大,当牛做马,可现在你却把我们扔进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旅馆。”“旅馆?你说这是旅馆?爸爸,这是专为您买的安度晚年的豪华别墅!”儿子说。“好了,”老妇人安慰丈夫说,“我们就在这养老院生活吧!”“妈妈!”儿子恼怒地说,“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这不是养老院,条件这么好的豪华别墅区,是专门供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我给你们买的这座小别墅是这里最好的一栋。”妈妈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丈夫,夹在他们中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因为他们两个说得都有道理。于是她温柔地对丈夫说:“理解儿子的一片好心吧,我们会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的,瞧这里的环境多美,

22、到处都是花草绿树。再瞧那里,还有那么美丽的花园。”“我还是喜欢天津老家,我认识的所有人都在那。”老人说。“你在这里也可以交朋友呀。”她说。“朋友!和这些见面招呼都不愿打的老头?”老人嘲弄地说。“好了,”儿子插话说,“你们二老在这里可以多遛遛弯,这里空气多新鲜呀!”“听着,你这个小子!”老人对儿子大叫道,“不要跟我说这些。我在天津老家遛弯五十年了,那里才是我遛弯的地方。”老人说完转向妻子专横地说,“快把我们的东西收拾收拾,我们回老家去。我们不能在这凄凉的地方待了!”“我们慢慢就适应了,”妻子恳求道,“咱会喜欢这的。瞧这里的设施多全,有现代化的健身俱乐部和图书馆,又有麻将、象棋,什么都不缺!”“健

23、身俱乐部?我七十多了,你还想让我健身?图书馆?我有青光眼,什么都看不了,这你都不知道!要娱乐,我可以和我的老朋友一起散步,没必要到这里来娱乐。”“爸爸,不要这么固执了,”儿子恳求道。“这里对你的健康有好处,这里不仅环境好,而且提供的都是可口的营养食品。”“可口?有营养?这就是医院里的病号饭。我再也忍不下去了!我还是喜欢吃天津的煎饼果子和肉包子!”“爸爸,你说的那些小吃都是街摊上的,又油腻,你这个年龄根本就不应吃。你的胆固醇和血糖高,再吃会要了你的命的。”“我宁可在老家病死,也不愿在这里吃这些东西气死!”老人朝儿子喊道。然后,他看了看妻子,命令道,“听着,快收拾东西,一个月已经把我憋疯了,直接回

24、我们天津老家去,过咱们的日子!”“爸爸,请不要给我出难题了。我今晚坐飞机回美国,”儿子极力恳求,“我已经为你们尽了我最大的努力。知道吗,为了订购这豪华别墅,我已经预付了很大一笔定金。”“你回你的美国,我回我的家。就这么定了!”老人对他儿子断言道。老人看着他的妻子:“你愿意一起走吗?还是我一个人回去?”“妈妈,请把实话告诉他吧!”儿子看着妈妈说。老妇人爱怜地看着她的丈夫,温柔地说,“请理解孩子的安排吧,我们已经别无选择,我们在老家的房子已经卖给了一个开发商,人家要在那里建商场!”“什么?”老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妻子,“你怎么也这样!”老人麻木地抓着妻子的手,顺从地与妻子一起走向儿子为他们购买的小别墅

25、,他们将在这里与其他高龄老人孤独地度过他们的有生之年。(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篇的矛盾冲突就十分激烈,老人对儿子大喊大叫,挥舞拐杖,坚持要回到老家,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B通过小说中三个人物对所在地的三种不同称呼,即旅馆、别墅区与养老院,可见老人的儿子为父母购买的所谓别墅条件较差,根本是名不符实。C小说揭示的是新的社会问题,老年群体的生活环境被任意破坏,老人的孤独生活无人体会,表达的是关注老年群体生活现状的主题。D老人的儿子没有顾及父母的心意,坚持把老人在老家的房子卖给了房产商去开发商场,还对父亲隐瞒,令父亲伤心不已。E小说末尾老人突然

26、间转变为沉默和温顺,并不是老人之前故作蛮横或者色厉内荏,而正是老人的内心无助的体现,而这样的反常也更令我们内心深深触动。(2)小说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答:_(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母亲的性格特点。(6分)答:_(4)小说结尾,当老人听到老家房子被卖掉的时候,突然间变得低沉和温顺,这个情节是否合理?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1)解析:B项“所谓别墅条件较差,根本是名不符实”理解有误;D项,文中没有提及老人的房子是谁卖给开发商的,而儿子和母亲隐瞒事实也是怕父亲伤心。答案:BD(2)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矛盾冲突比较激烈。衬托人物性格,暗示老

27、人生存比较压抑,性格比较暴躁。(3)同样不适应儿子安排的豪华而陌生的生活,却委屈自己安慰丈夫,可见母亲性格中随遇而安的一面;夹在丈夫与儿子的争吵的漩涡中,不想伤害任何人,表现出母亲性格中的善解人意和温和;善意地隐瞒了老家的房子被卖掉的事实,可见母亲对丈夫的关爱。(4)我认为情节安排比较合理。从情节本身来看,这样的情节安排,使小说更有戏剧性,情节更有波澜,与前文父亲的倔强、坚持形成巨大反差,能够引发读者更深沉的思考;从人物性格转变角度看,老人的性格出现难以相信的戏剧性改变,他彻底被击垮,精神一下被摧毁,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从揭示主题角度看,这样的情节安排更能突出老年人生存的尴尬与无奈。我认为情节安

28、排不合理。人的性格转变太突然,以文中老人的较为暴躁和倔强的性格,不会立刻妥协;另外虽然房子卖掉了,但是老人完全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老人的突然性妥协,暗示了老年人的生存困境并未得到解决,主题较为消极。(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第卷(表达题,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项目的启动将使残疾人享受免费康复服务变得_。金庸就是_天天写时评的报人,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这款智能手表将带有更多功能,也将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大家都在_。A拭目以待指日可待倚马可待B指日可待倚马可待拭目以待C拭目以待

29、倚马可待指日可待D倚马可待指日可待拭目以待解析:“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注意三个成语各自的搭配对象。答案:B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走节俭型政府之路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将省下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B商家尽管在“禁令卡”影响下遭遇销售冷门,但这一禁令多数市民持支持态度,认为公款应该用在正地方,无需浪费,应提倡节约。C财政部紧紧围绕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30、加强监督工作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对重大财税政策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监督力度,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D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解析:A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搭配不当,应为“提高效率”;B项中两个分句是不同的主语,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面,应为“尽管商家”;C项句式杂糅,“强化力度”也不搭配。答案:D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段话的意思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是不一

31、样的。少年时读书,是从字面上理解;中年时读书,是用人生的历练去理解;老年时读书,是用全部的人生去理解。客观地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有联系,_关键是要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融会贯通,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性善良和审美情韵。这样的读书,乐趣更大,境界更高。A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B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C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D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解析:横线处的句子连接

32、上下两处,前面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有联系”,后面却说“关键是要结合人生去读书”,前后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故前面要使用转折连词,B、D两项中的“而且”是表示递进,故排除;从上文来看,老年人的理解相对来说要更为深刻;年轻人的理解相对肤浅,故选A。答案:A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减少了2.5亿贫困人口,这个成效不能说不大,然而,_。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还有8 249万农村贫困人口,12万多个贫困村。多数贫困农民贫困原因是缺乏资金支持,他们不缺劳动力,不缺勤劳,甚至也不缺技能,_。若有资金扶持

33、他们一把,以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_,甚至走向小康。然而,在解决农民融资难方面,中国还在摸索更好的办法。解析:处要注意横线前的转折连词。要与前文的“成效大”形成转折。处要考虑横线后面集中谈论的是缺乏资金问题,此处要引出这个问题。处要通观整个文段,抓住“脱贫”这个中心补写。答案:农村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但缺关键的资金不出几年就能甩掉贫困帽子16读下面的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6分,每点2分)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第一,_。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

34、息,十分方便、快捷。第二,_。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第三,_。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解析:解答此题,先感知文段大意,然后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词,再整理概括即可。第一,可由“还支持”一词,确定语音发送是描述的重点,“方便、快捷”是优势;第二,由“而”可确定描述的重点是微信的用户是真实的,由此概括即可;第三,由“更”可确定描述的重点是功能的实用,故可从“更”这个角度概括。答案:语音发送

35、便捷用户真实私密有用功能更实用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天早上,一学生在早餐店喝豆浆,因为赶时间,很快就喝完了。第二天,他还是在这家早餐店喝豆浆,他一勺一勺慢慢地喝,觉得滋味真好。他问店主,这两天豆浆的味道怎么不一样。店主说:“我这里豆浆的配料和制作过程完全一样,每天的味道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你自己。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给你真滋味呀。”看了上面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从这名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结果来看,他用心程度不同,所获得的感受

36、不同;他心境不同,所获得的感受不同;他在事情上所花的时间不同,结果也不同。联系到现实生活,可从以下角度立意:幸福是慢慢咀嚼出来的,爱,需要用心感受;心境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保持良好心态是正确认识人或事物的前提;充足的时间是做好一件事的重要保障;等等。店主的“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给你真滋味呀”一语富于哲理。时间联系着“你”和味蕾,“你”给味蕾时间,味蕾回报“你”真滋味;反之, 味蕾给不了“你”真滋味。从“你”、时间和味蕾三者的关系,联系到现实生活,可从以下角度立意:品味生活需要时间;给心灵时间,获得意趣人生;给彼此时间,获得真情人生;匆忙让我们错过太多;专注于学习 (或事业),才能获得成功;等等。总之,立意亮点可归纳为“品味生活需要时间”“给彼此时间,获得真情人生”“幸福是慢慢咀嚼出来的”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