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纲要考点考情1.世界的物质性考情:三年0考考点:(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2.运动的规律性考情:三年2考考点: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课标要求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述世界的同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考向分析1.从内容上看:主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2从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查较多,非选择题侧重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考查,主要以措施类和体现类试题
2、为主提纲挈领1个本原世界的物质性2个特点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3对关系物质与运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4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规律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五种表述: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
3、界是物质的。(2)图示法归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二、哲学上的物质概念1物质的概念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抽象和概括;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第一,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第二,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4、: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三、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物质的唯一特性
5、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的本质上讲的,它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这是从物质的存在状态上讲的。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区别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两种情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特点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马哲的运动观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
6、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图示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1判断某种现象是否是物质现象,以是否看得见、摸得着为依据。()剖析: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作为一种共性的表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2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剖析: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和属性。3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剖析: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4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剖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状态。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5运动是意识的运动。()剖析: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6静止是无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7、。()剖析:静止都是有条件的,当事物存在条件的打破,事物的静止状态就会打破。易混点一:混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矫正训练1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客观与客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 B C D答案A解析哲学上的“物质”和“事物”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易混点二:混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
8、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以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矫正训练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答案B解析客观实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抽象概括,但不等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
9、和精神现象的总称,A、C、D排除,B是对“客观实在”的正确理解,当选。易混点三: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认识不清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矫正训练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答案C解析题意强调人和沧海都在运动变化,不可能永远静止,C符合题意;运动是无条件的,A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错误。命题点1世界是物质的世
10、界1(2014全国卷)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有条件的,错误;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
11、多样的,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2(2016浙江高考)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联系的普遍性。题干不强调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上升性,故排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故说法错误。材料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是
12、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表明了,故选D。3(2014上海高考)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答案B解析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性,B当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A不选;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C不选;D是指规律,排除。命题点2物质的存在状态4(2015江苏高考)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13、B C D答案A解析“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的是要看到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做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故符合题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立统一的问题,故不选。应选A。5(2015天津高考)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
14、定A B C D答案A解析“新常态”的“新”表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常态”体现了相对静止,正确;新常态经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动力的转变,体现了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确;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说法错误;中“根本否定”说法错误,新事物对旧事物是既肯定又否定。故选A。考点二 运动的规律性一、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第一,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第二,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
15、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如实反映。二、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续表原理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2)把握“关键点”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识别的关键点:
16、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等。三、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尊重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二者统一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统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正确认识错误倾向世界
17、观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夸大规律客观性,认为人
18、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机械唯物主义1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剖析: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2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剖析: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条件不同,规律呈现的形式不同。3喜雀报喜、8代表发、彗星代表灾难,都是规律的呈现。()剖析: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臆造的不属于规律。4太阳东升西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规律。()剖析: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能够看得见的都属于现象。5人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剖析: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被创造和改变的。易混点一:对规律的客
19、观性理解有误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矫正训练1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A B C
20、 D答案B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规律,错误;错误,尊重规律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易混点二:错误认为规律可以被彻底消灭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通过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可以改变规律原有呈现的形式。但是一旦条件举办,规律原有形式会再次出现。矫正训练2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近年来,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赤潮不能消灭但能有效扼制赤潮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赤潮赤潮不能消灭也不能扼制A B C D答案A解析赤潮作为一种现象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
21、因此我们不能消灭它,但能认识并利用它,符合题意,应选;要么夸大人在规律面前的作用,要么忽视人在规律面前的作用,都是错误的。命题点1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2016全国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 B C D答案B解析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实践,从变化发展的
22、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出发,故正确,错误。他能用兵如神还在于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正确。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错误。故选B。2(2016上海高考)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A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答案D解析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了长江
23、上游生态屏障,这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生态环境,造福人类,D正确;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强调人要战胜自然,A排除;材料未体现人们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改造客观世界,并不是强调人的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C排除。3(2014重庆高考)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答
24、案D解析本题以治理雾霾天气为背景,主要考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等知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尊重客观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A本身错误。B中“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说法本身错误。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不能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C本身错误。治理雾霾天气的关键是尊重客观规律,选D。命题点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4(2017全国卷)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
25、哲学方法论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联系的多样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确;“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体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正确;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错误;认识事物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错误且材料未体现。
26、故答案选B。5(2015广东高考)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 B C D答案C解析“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体现了;“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体现了;说法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说法错误,世界是客观的,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故选C。6(2014天津高考)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A解放
27、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漫画中的人在创新活动中不从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或者说违背了客观规律,事与愿违,这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故选D。题干未涉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排除A。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待传统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排除C。7(2014江苏高考)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
28、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和利用规律。研究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并用以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正确。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B错误。C、D与题意不符。命题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2014山东高考)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信息)
29、,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信息)。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规范解题审读设问知识范围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设问指向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过程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审读材料信息: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尊重客观规律信息: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信息: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规范解答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
30、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试题点评本题具体考查一个原理,解答此题首先要阐述原理内容(也可以将原理内容分解,分别阐述)。然后依据原理内容提取材料信息,论证和印证原理 思维拓展一、常见设问角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论的方法论,要想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考查中常见的设问有:(1)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发挥与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2)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取得成功的原因。(3)结合材料,运
31、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二、必背答题术语(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2)人类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3)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016江苏高考)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
32、。从2009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问题: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经
33、济生活知识加以阐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答案正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主要理由: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不断提高科技水平,防范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风险。人类可以通过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促进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健康发展,以造福人类。反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主要理由: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智能机器人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风险不可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做出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的行为,导致风险不可控。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观点是
34、“可控”还是“不可控”,然后结合给出的观点阐述理由,注意不能偏离观点的主旨内容。时政速递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时政材料材料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悉世情国情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时代特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加速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做出的战略安排(信息)。经济发展新时代,必须把握经济规律,抓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间窗口”,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信息),以创新驱动推进制造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过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工
35、业成功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大跨越,使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信息)。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习近平指出,中国必须搞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自力更生是我们奋斗的基点(信息)。我们现在制造业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要继续攀登,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信息)。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1)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的物质性信息(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信息(3)发挥主
36、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信息(4)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信息(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信息(6)认识和利用规律、物质的运动属性信息1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决定,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这一决定()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明事物运动是有条件的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 B C D答案B解析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这一决定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符合题意;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说法错误;实践处在主观和
37、客观交汇点上,说法错误。2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重大判断: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关于中国经济,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重大判断表明()把握规律需要发挥意识主动创造性做出正确判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论断就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动力重大判断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A B C D答案A解析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重大判断,可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对客观实际的把握,故正确;科学论断能指导我
38、们的行动,但不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动力,错误;重大判断属于意识,会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但不会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错误。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会议指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实施包容性审慎监管;广纳人才,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发展智能、绿色的先进制造业等。通过上述措施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如何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答案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立足互联网和制造业现状,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规律。落实十九大精神,出台多项措施,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制造业强国,网络强国。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相关知识。依据互联网和制造业现状,发展制造业,可见把握规律;通过出台多项措施,可见认识和利用规律。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国,可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