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课时作业(7)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1898年,光绪帝下诏创立京师大学堂,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从中可以看出( )A.传统教育得到稳定的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办学以培养西学人才为主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2.中国的儿童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清朝前期在各类官学的入学人数只占到童生数的1%;1905年以后,新式学堂学生人数以每年净增30万的速度扩大,1907年为1024988人
2、,1909年达1639641人。在各类新式学堂中,幼稚舍、蒙养学堂、初等小学堂等初级教育占有相当比例。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工业文明开始传入B.科举考试废除C.新式学堂数量增加D.近代教育体系完善3.北洋政府文官普通考试分为行政职和技术职两大类,其中技术职又细分为商业、农业、林学、蚕业、化学、土木工、物理、机械、医学、电工、机织、地质、铁道、数学、染色、采矿、图案、金丁、制丝、邮电等30个专业。这一划分( )A.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B.表明北洋时期官僚机构膨胀C.有利于提升施政的科学化D.说明实践经验是考试的重点4.1903年底,京师大学堂选送39名学业优秀者赴日本、欧美留学,其
3、中来自师范馆(师范系)的学生就占31名。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较为重视教育的发展B.日美欧师范教育最发达C.近代教育体制完成了转型D.旧式私塾退出历史舞台5.关于文官制度,在从1912年到1916年延续了五年之久的时间里,袁世凯政府颁布的有关法令较多,也较全面,从中央到地方均有具体的法规出台,对每一种官员的任用、惩戒、恤金、考试、保障、待遇都有具体规定。这说明袁世凯统治时期( )A.文官制度完全取代封建官僚体系B.比较重视各方面法律制度建设C.最终完成废除封建官僚制度的任务D.基本建立了文官制度体系6.北洋政府的文官考核主要有甄别和考试两种途径,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
4、检验其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甄别合格证书,可继任原职,不合格者予以免职,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由此可知,北洋政府实行甄别制的用意在于( )A.维护旧的封建专制统治B.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C.为部分权贵打开绿色通道D.推动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7.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揭示了 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如下表所示。时间(年)新式学堂总数(所)学生总数(人)1902357871006740190659117逾160万1912822722933387下列对表中显示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
5、了民众觉醒B.科举制废除切断士人的传统仕途C.辛亥革命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D.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8.就形式上来说,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继承,而从意义上来说,当代选拔出来的公务员注重德才兼备,就这一点而言,是无可厚非的。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A.公务员考试完全等同于古代的科举考试B.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创新C.公务员考试与科举制度有本质的不同D.考试是选拔合格人才的最重要方式之一9.1929年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需要具有以下资格: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者拥有国立或经立案的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有同等学力
6、或有专门技能或著作者,审查合格。该规定( )A.说明中国教育水平落后B.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C.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D.旨在应对日本侵华需要1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很大成效, 如废止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这说明我国( )A.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民主化B.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官制改革深受西方和传统影响D.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11.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这说明( )A.改
7、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新时期B.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C.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轨道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1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副部长以上干部中,非共产党员人士在1/3以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委员,及一些部委中,非共产党员人士占到1/2或1/2以上。这个阵容( )A.反映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特点B.说明政协是协商国家大政方针的机构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D.体现了新中国政权机构的运行机制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
8、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据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整理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毕业生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据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整理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
9、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北洋政府在法律上最终废除了中国古代官吏任用中的恩荫制与捐纳制及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之外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对文官的任用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办法。1913年
10、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官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废”。同时又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对考试作具体规定。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规开始制定于1913年,其后经过1915年和1919年两次补充和修改,对考试机构、种类、资格、程序、录用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由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统一实施近代文官制度的政治条件,因而上述文官制度的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并且,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确定代表了中国人事制
11、度和官吏近代化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成败得失对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仍有借鉴意义。摘编自赵海梅二十世纪初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据材料“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可知,清末所谓的“通才”指的是具有封建伦理道德观和掌握并熟练运用西学艺能之人,这表明清末教育制度正处于转型时期,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新式学堂教育的内容,并未体现传统教育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此时期新式学堂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得
12、到普及,排除B项;清政府意图培养的“通才”,并非只是精通西学的人才,还要具备封建伦理道德观,排除C项。2.答案:B解析:近代工业文明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陆续传入中国,故A项错误;结合材料给定的时间点“1905年”,恰好是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之年,故B项正确;新式学堂早在洋务运动期间就开始设置并逐步缓慢增加,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不难得知,近代的教育体系并未达到完善的程度,故D项错误。3.答案:C解析:文官普通考试分类并细分专业,能够适应相应的技术工作需求,有利于提升施政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故选C项;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故排除A项
13、;由材料看不出官僚机构膨胀,只能说明官僚机构的专业化,故排除B项;划分专业不等于实践经验,故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京师大学堂选送39名学业优秀者赴日本、欧美留学,其中来自师范馆(师范系)的学生就占31名”可知,教育领域的留学生占据了绝大多数,说明政府较为重视教育的发展,故选A项;京师大学堂选送赴日本、欧美的留学生以师范馆学生为主,是根据自身的需要,不能说明日美欧师范教育最发达,排除B项;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标志着近代学制的基本建立,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旧式私塾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依据材料可知,袁世凯统治时期
14、颁布了文官制度各个方面具体的法律法规,这表明文官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所以D项正确;袁世凯统治时期封建官僚体系一直在发挥作用,没有被完全废除,排除A、C项;材料只提及关于文官制度的法律法规,无法得出政府重视各方面的法制建设,排除B项。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时期的文官制度。依据材料可知甄别是针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留任与否的判断方式,是新旧交替过程中的过渡措施,目的是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所以B项正确;甄别制是针对文官而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维护旧的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甄别制为权贵提供通道,排除C项;甄别制有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并非北洋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观
15、目的,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表中显示19021912年,新式学堂数量与学生总数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不断发展,其原因之一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切断士人的传统仕途,士人逐渐接受新式教育,故选B项。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材料突出强调公务员考试与科举制之间的关联性,结合所学可知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理念的继承,但不是对其制度本身的继承,所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创新,B正确;公务员考试是用来选拔现代国家管理人才的,虽然其与科举都是采用考试的方式,但考试内容和录取等都完全不同,所以A错误;C说法正确,但材料强
16、调的是两者之间的继承关系,不是差别,所以C不符合材料主旨;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9.答案:B解析:考试法规定本国公私立大学毕业生和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的毕业生均可参加文官考试,并不能说明中国教育水平落后,排除A项;参加高级文官考试有具体的学历和能力要求,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故B项正确;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此时日本尚未发动侵华战争,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说明我国正在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民主化,故A项正确;我国现在仍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除B项;C项
17、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11.答案:C解析:2005年我国尚未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项;用专门立法来规范公务员考试录取工作,说明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轨道,故选C项;材料与市场经济体制无关,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题干所给材料“非共产党员人士在1/3以上”“非共产党员人士占到1/2或1/2以上”,体现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故C项正确。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排除;政协及运行机制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B、D项排除。13.答案:(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
18、;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3)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解析:(1)问第一小问趋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可以根据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这些选官制度在选官范围、选拔方式、评选标准等方面的变化来回答。第二小问积极作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问据材料二“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毕业生录用等措施
19、”并结合所学得出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据材料二“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得出民国政治的发展。(3)问意义可以从推动伟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等角度回答。14.答案:(1)特点:是对封建选官制度的否定;以立法、制定条例的形式实施;选拔形式多样,考试和资历并重;多次改革,逐步完善。(2)评价: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废除了中国封建职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了中国近代文
20、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但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仍存在施行范围小和缺少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等弊端。解析:(1)据材料“法律上最终废除了”可得出对封建选官制度的否定,据材料“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办法”可得出选拔形式多样,考试和资历并重,据材料“文官考试法规开始制定两次补充和修改”可得出以立法的形式实施,多次改革,逐步完善。(2)据“法律上最终废除了”可得出废除了封建选官制度;据材料最后一句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对后世的积极作用;据材料“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可得出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