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课时作业(5)第4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 )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选官途径推崇荐举C.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选官对象普及百姓2.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
2、政治3.汉武帝时期以“孝”名科,为儒生以“经明行修”入仕开启了大门;东汉光武帝时为察举制度增加了“务授试以职”的规定,即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这一变化说明东汉时期( )A.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世家大族对官员的控制削弱C.选官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D.官吏选拔任用注重实际才能4.唐朝铨选制度下,获得出仕的途径,除了科举外,还有门荫、流外人流、军功授勋和其他杂色人流等,无论何种出身,要出仕任官,都必须经过吏部的铨选;即使是任满待选的前资官,在重新出任职事官时,也同样需要经过检选考试。材料说明铨选( )A.有利于按道德标准选拔人才B.体现了考试
3、选拔官员的原则C.使政绩成为官员升迁的主要依据D.实现了科举与出仕任官的统一5.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 )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6.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并限制势家“与孤寒竞进”,同时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全凭经义、诗赋和策论取士,个人的知识和才能在科举考试中占主导地位。由此可知,宋代科举( )A.提高了基层官员地位B.提升了用人取士信度C.推动了词曲文学发展D.引领了科学研究风气7.著名学者何怀宏对明清八股取士
4、有这一论断:“八股(文)虽然并不具有总能把最好的人推到最高位置的确定性,但它还是把大量的庸才挡在了门外。”这表明该学者( )A.认为八股取士制度有其合理性B.仅从政治角度诠释八股取士C.肯定八股取士选拔了实用人才D.忽视了八股禁锢人才的弊端8.秦汉时期,郡守每年秋冬要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和郡各对其下属机构进行考核;与考核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可弹劾有罪赃的郡守、县令或其他官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官员的选拔方式和流程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备B.考核和监察制度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加强了被选拔官
5、吏的责任感和执行力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9.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保障监察体系的高效运作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10.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设置了六科给事中,下表中内容为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据表可知,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设置( )吏科监督文官的选拔、任命、考核等事项户科监督国家钱粮收支、仓储等礼科监督各项祭祀、封增等兵科监督军事方
6、略的制定、实施以及武官的考选、任命、赏功罚罪刑科对审判等进行监督工科监督各项建筑、水利工程的建造A.沿袭了唐朝三省六部制度B.确立了直属六部的监察机关C.利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稳定D.改变了当时的行政决策方式11.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 )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12.汉武帝时期以“孝”名科,为儒生以“经明行修”入仕开
7、启了大门;光武帝时为察举制度增加了“务授试以职”的规定,即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这一变化说明东汉时期( )A.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世家大族对官员的控制减弱C.选官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D.官吏选拔任用注重实际才能13.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
8、试经术笺奏, 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 “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 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 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 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
9、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 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1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
10、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
11、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考试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历史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题干中三人的主张是以才能选官,都没有涉及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选官的途径,故B项错误;从“举贤才”“因能授官”“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知他们都主张按才能选官,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按才能选官,没有涉及选官对象已经向百姓普及,故D项错误。2.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来源的变化,而非选拔官员
12、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法治,并且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而是人治,故B项错误;官员来源从世袭的公族变为大夫、陪官、布衣,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被打破,贵族政治逐渐让位于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来源的变化,与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3.答案:D解析:察举制的标准由汉武帝的“孝”到光武帝时增加了“务授试以职”,说明东汉不仅重视品德,还注重实际工作能力,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注重官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无关,排除A项;察举制下,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材料不涉及世家大族对官员的控制问题,排除B项;“根本”说法错误,
13、只是调整了选拔标准,既重品德又重实际工作能力,排除C项。4.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没有关于道德标准的规定,故A项错误;材料侧重说明了铨选制度下考试这个程序的必然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政绩的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说明的是要做官必须经过吏部的铨选,没有提及科举和任官的统一性,故D项错误。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官制。通过题干可知,唐代御史台掌管监察职权,同时尚书省左右丞又对御史有所监督,即“劾御史举不当者”,可知唐代的监察制度有所完善,故选D项;题干只是述及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防止出现冤假错案,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并非行政职能分工不明和政令畅通的表现,排除A、B
14、项;监察制度的完善,并没有改变唐朝中枢机构的建制,排除C项。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选官制度。题干“取士不问家世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个人的知识和才能在科举考试中占主导地位”体现宋代科举注重公平,这有助于提升用人取士信度,故选B项;题干体现不出基层官员地位的变化以及词曲文学的发展,排除A、C项;科举忽视科学研究,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根据材料“虽然并不具有总能把最好的人推到最高位置的确定性,但它还是把大量的庸才挡在了门外”可知该学者肯定了八股取士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意义,故选A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仅从政治角度诠释”的绝对化结论,排除B项;材料肯
15、定了八股取士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人才的选拔,但不能表明是否是“实用人才”,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该学者“忽视了八股禁锢人才的弊端”,排除D项。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未提及官吏的选拔方式和流程,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C项;D项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9.答案:D解析:材料中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这体现的是皇帝权力的加强,与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相
16、一致,故选D项;材料与缓和官员内部的矛盾无关,排除A项;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与保障监察体系的高效运作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行政机构分工明确、简化流程等,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监督”说明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是监督六部的工作,这有利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唐朝三省六部行使行政权而不是监督权,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六科给事中直属皇帝,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监察权,不是行政决策方式,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表明材料主旨并非形式僵化,故A项错误;“策”只是考试内容之一,不能得出
17、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B项错误;明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儒家经典,故C项错误;考试内容有经义、史、策、论、律诗等,说明要求考生知识全面,“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说明要求考生务实,故D项正确。12.答案:D解析:察举制的标准由汉武帝时的“孝”到光武帝时增加了“务授试以职”,说明东汉选官时不仅重视品德,还注重实际工作能力,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注重官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世家大族对官员的控制问题,排除B项;“发生了根本变化”说法错误,只是调整了选拔标准,既重品德又重实际工作能力,排除C项。13.答案:(1)选官原则:以德取人。发展表现:注重
18、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2)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3)特点: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解析:(1)问第一小问选官原则,据材料一“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得出以德取人。第二小问发展表现,据材料一“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得出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据材料一“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并结合所学得出举荐与考试相结合。(2)问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二“允许自由报考”得出开放性;据材料二“各级考试的试
19、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得出严密化。第二小问进步性,据材料二“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得出扩大官吏来源;据材料二“杜绝舞弊”得出追求公平公正;据材料二“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得出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二“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得出提高官员素质。(3)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得出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据材料三“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得出考察方式多途并进。第二小问政治智慧,据材料一“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得出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据材料二“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得出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据材料三得出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14.答案:(1)标准: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隋唐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3)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