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3619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作业: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23年,有文章评价四年前发生在北京的一场运动,说其“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步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此文最有可能评价的是(C)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解析:由“1923年,有文章评价四年前”可知是指1919年,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21919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D)A签订不平等条约 B参加了

2、第一次世界大战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1919年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来干涉纠正”可知此事应为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该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应为“荒唐的中年、老年人”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3申报曾报道:“1919年6月北京某机关接到里昂三十日发无线电云,二十八日下午三时,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为惊异云云,观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该材料说明(D)A五四运动取得了完全胜利B我国代表在会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C中国政府维护了国家主权D我国代表受到了国内群众运动的影响解析:关键信息“1919年6月”告诉我们五四运动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两

3、个月,此事件应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采用排除法,A表达有误,B与材料不符,C与北洋政府时期的史实不符。4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B)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B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D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材料中“新”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的救国理论,即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5“中国最初的共产主义支部是于1920年5月在上海和北京组织起来的”,材料表明当时(C)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筹备工人阶级政党 D工农运动蓬勃开展

4、解析: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共产主义支部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应是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而做准备。A项在1921年,B项在中共一大会议上才明确提出作为目标;D项最早大规模出现应是国民革命时期,与材料不符。6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B)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解析:A项错误,开始改变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由“党的最高纲领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

5、国”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本题答案选B;C项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认识到的;D项未能体现最高革命纲领。71922年陈独秀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此宣言(B)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B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C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故B项正确。8下图是一幅刊载于1920年上海某报纸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C)A“打土豪,分田地” B“将革命进

6、行到底”C“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解析:“消除内乱,打倒军阀”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成为革命运动的重要目标。C项正确。9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执行委员41人中,有10人是共产党员。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A共产党控制了国民党B共产党的实力超过了国民党C反映了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的诚意D国共合作以共产党为主导解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

7、党合作体现了孙中山的诚意。10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B)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C军阀纷争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解析:结合1927年史实,“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针对的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故B项正确。11中国从南到北、从珠江到长江,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D)A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解析:“从南到

8、北、从珠江到长江,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是指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革命发展的情况,国民革命中的北伐战争最终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故选D项。12下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C)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 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 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解析:据材料“1926年12月”可知,国民革命在国共合作推动下,广泛发动工人、农民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

9、2分)13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一直是处于家天下的格局中每个王朝的合法性都建立在“天意”之上,国家的基础建立在民众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威权崇拜在这种逻辑下,民众没有一种国家的认同归属感。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材料二:历史上,中国人的民族观念一直以汉族为中心,华夏蛮夷间基本处于对峙状态。即便暂时由少数民族所统治也是希望“

10、驱除鞑虏”。辛亥革命以后,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被“五族共和”所取代或者说,此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材料三: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普通民众面对英国侵略的态度(不得摘抄原句)及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在“五族共和”方面的政治实践。(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其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斗争成果。答案:(1)态度:旁观者(或看客)。

11、原因:民众缺乏国家的认同归属感。(2)政治实践: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3)名称:五四运动。斗争成果: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平静地观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概括态度;依据“民众没有一种国家的认同归属感”概括原因。第(2)题,回答要符合题目要求,围绕“五族共和”展开,能够体现辛亥革命后民族观念的变化。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凡尔赛的调停人”“在北京的学生”等信息判断“这场运动”为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在外交方面的斗争成果。14阅读

12、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

13、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的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答案:(1)转变: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2)成果:实现了国共合作(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解析:第(1)题,阅读材料,结合时代特征归纳概括即可;原因从国共两党的认识、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外来因素等方面归纳。第(2)题,回忆所学知识,从国民革命的成果、作用等方面回答。第(3)题,实际是回答国民革命失败留下的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