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 (45分钟100分)基础巩固组(2020江西联考)读我国某省区各气候带面积比重统计图,完成12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省区位于()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较高,南北跨纬度较大B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C以热带、温带气候为主D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解析:第1题,该省区兼具热带、亚热带、温带多个热量带,说明纬度低、地势起伏大,最可能在西南地区。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省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答案:1.C2.B(2020山东莱芜模拟)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他举目所见尽是沟渠纵横的水田,前方高山
2、耸立、左侧椰林成排(如图)。他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处处涌泉。村主任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可能位于我国()A山东 B台湾C四川 D浙江4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A植被 B河流C土壤 D地形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居民是渡海来此,可推知,该处与大陆之间有大海相隔,且岛上有椰林分布,应位于热带地区,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可知,该地应位于台湾,B正确;山东、四川及浙江为温带或者亚热带季风气候,均不会有椰林分布,排除A、C、D。第4题,在村民的祖先到来之前,该岛人烟稀少,随着人口增加,祖先为了获得充足的粮食供
3、应,应当对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进行改造,开垦耕地,种植水稻等作物。答案:3.B4.A(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有数以万亩的垛田(如图),被誉为“蔬菜之乡”“千岛之乡”“油菜花海”。垛田是在河网密集的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地势高于水面,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但垛田间有小河间隔,不便行走,须用小船接送,同时田面较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垛田一般都很高,但七十年代后期人们通过“放岸”,使垛田变矮、变大了,即将高垛挖低,挖的土将小沟填平,相邻的两三个垛子就连成一片。读图,完成57题。5下列关于垛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变率大,旱灾频繁
4、B土地集中连片,土壤深厚肥沃C水系发达,水产丰富D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6七十年代后期人们对垛田进行“放岸”,其主要目的是()A方便灌溉和施肥B人口增加,增加城市用地C方便泄洪和航运D降低高度,减轻水土流失7下列关于垛田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热充足,水稻种植业发达B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C泽国美景,利于发展旅游业D伏旱干热,灌溉导致次生盐碱化严重解析:第5题,“河网密集”,说明该地水系发达。河网密集,发生旱灾的可能性小;平原被密集的河网分割得支离破碎;“低湿地”说明水流平缓,含沙量小。第6题,降低高度方便灌溉和施肥;“放岸”后田地增加,但还是农业用地;水面缩小不利于泄洪和航运;
5、该地地势低平、排水良好,水土流失不严重。第7题,垛田区主要种植蔬菜、油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水稻种植业欠发达;垛田面积小,河网密布,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油菜花海,风景优美,利于旅游业发展;地下水含盐量很小且排水条件好,不存在土壤盐碱化。答案:5.C6.A7.C8(2020广东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峰丛洼地是指经较纯的石灰岩形成的、由山体基部相连的圆锥状山峰和封闭的浑圆形溶蚀洼地组合而成的地貌类型。七百弄乡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多断裂构造发育,全乡海拔在800 m以上的峰丛有5 000多座,洼地有1 326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是当地地理环境
6、的真实写照。七百弄乡年均温为1822 ,年降水量为1 2001 700 mm,降水多集中在49月。全乡人均耕地面积0.8亩,人们生活极度贫困。“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是当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畜禽品种。图a示意七百弄乡岩溶洼地、洞穴与谷地关系,图b示意被誉为“天下第一弄”的甘房弄超深洼地剖面。(1)说出七百弄乡的地形特征。(2)分析七百弄乡峰丛洼地形成的条件。(3)说明七百弄乡极度缺水的自然原因。(4)有人建议,应该以当地特产“七百弄山羊”“七百弄鸡”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图a显示了洼地、谷地、洞穴多以及谷地延伸方向;文字材料与图b显示
7、了高差大。第(2)题,由文字材料可知该地石灰岩广布,属于喀斯特地貌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断层,据此分析即可。第(3)题,降水多而缺水,主要从水资源分布不均、损耗大角度分析。注意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第(4)题,观点要与理由一致,可从区位条件与可持续发展意义角度分析。答案:(1)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广布,高峰丛、深洼地数量多、密度大;谷地多呈东北西南、西北东南走向发育。(2)石灰岩分布广泛,厚度大;地壳抬升高度大,落差大;多断层、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表水冲蚀和溶蚀作用强烈。(3)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10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较少;地
8、表多裂隙,下渗作用强,地表河流发育条件差,水资源贫乏。(4)赞成。理由: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源清洁,生态环境良好;山地多,林草资源较丰富,天然饲料充足;当地禽畜品种优良;可以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或不赞成。理由:地形崎岖,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经济贫困,资金投入少,养殖技术落后;可能导致林草资源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禽畜粪便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能力提升组(2020河南八校联考)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
9、上。下图示意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3题。1丹霞梧桐的特征可能是()A四季常青B根系发达C喜阴喜湿 D耐盐耐碱2野外调查丹霞梧桐植株数量的最佳月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3丹霞山地区是我国的()A热带植被南界 B亚热带植被北界C暖温带植被南界 D中温带植被北界解析:第1题,由材料“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可以推知丹霞梧桐根系发达,因为崖壁土层薄,且土壤贫瘠,只有具备发达的根系才可以从岩层中获取养分,故B项正确;由材料“秋季叶子变黄”可以推知丹霞梧桐在冬季会落叶,不是四季常青的树种,故A项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在山地阳坡,说明其不喜阴,故C项
10、错误;由材料可知,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该区域土壤呈酸性,盐碱化程度低,故D项错误。第2题,根据材料“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可以推知,在进行野外调查时,由于崖壁坡度陡、危险系数大,不容易靠近,最好借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的特殊性与其他植株区分,1月、4月分别处于冬季和春季,丹霞梧桐与其他植物区分度不大,不容易确定丹霞梧桐的植株数量,故A项、B项错误;7月丹霞梧桐开紫花,特征较明显,但夏季我国南方山区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野外调查不利,故C项错误;10月丹霞梧桐叶子变黄,其他植被可能为常绿阔叶树种,很容易区分,且此时山地地质灾害少,有利于野
11、外调查,故D项正确。第3题,由材料可知丹霞梧桐为落叶阔叶树种,由此可以推知丹霞山为我国暖温带植被的南界,故C项正确;热带植被的南界应该位于赤道以南,故A项错误;亚热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其北界位于秦岭淮河一线,故B项错误;中温带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其北界位于高纬度地区,故D项错误。答案:1.B2.D3.C(2020广东揭阳一模)嘉黎县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处秘境,藏在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交会之处。几乎所有“最西藏”的景观都在此登场:极高山、雪峰、悬谷、冰川、高山湖群、湿地、深切峡谷和花开各色的密林”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下图为嘉黎的地理位置。麦地卡湿地位于嘉黎县北部,属于
12、典型的高原湖泊沼泽草甸湿地,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此完成46题。4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和地形C海陆位置和纬度 D海陆位置和洋流5造就嘉黎“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的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冰雪覆盖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C印度洋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D地形起伏大,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6与三江平原相比,麦地卡湿地的突出作用是 ()A保持水土 B调节气候C物种基因库 D候鸟越冬地解析:第4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等降水量线数值由南向北减少,并且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北凸出,说明此地较同纬度地区降水较多。主要是
13、因为当地地处峡谷,且峡谷为南北走向,有利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深入,故降水多。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嘉黎位于雅鲁藏布江峡谷附近,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量大,使森林带向山地的高处延伸至积雪带附近,从而形成一半冰雪一半森林的景观。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麦地卡湿地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地势落差大,湿地可以保持水土,而三江平原地势平坦,植被覆盖度高,水土保持功能不明显。答案:4.B5.C6.A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且末绿洲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南缘、阿尔金山北麓,整个绿洲沿车尔臣河分布,呈狭长的条带状。由于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自西汉以后,且末河河道多次改道,最
14、终成为今天的车尔臣河。下图为车尔臣河河道变迁示意图。(1)描述且末河自西汉以来河道变迁的趋势。(2)分析且末河河道变迁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析且末河河道变迁对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影响。(4)有人建议向且末河的古河道引水,让古河道重获新生。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直接比较古今河道位置信息即可判断。第(2)题,“由于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因素”,地质构造要结合“相对凹陷区、相对凸起区”的位置分析;气候变化导致炎热干燥、冰川消退、蒸发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少等。第(3)题,干旱区,水资源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河道变迁影响活动空间。第(4)题,同意,可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
15、样性等角度分析;不同意,可从水资源的消耗和成本的上升角度分析。答案:(1)河道不断(由西向)东移;由北向南退缩。(2)由于气候变化,该区域炎热干燥加剧;南部高山地区的冰川不断后退(冰雪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少,导致河道由北向南退缩;由于地壳运动,且末河中下游地区西部相对隆起,东部相对凹陷,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导致河流向东改道并沿断裂带发育成新的河道。(3)河道变迁使古绿洲萎缩;在新河道两侧形成新的绿洲,从而导致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空间迁移。(4)同意。可以改善局部气候,增加水资源,恢复古河道生气;形成新的绿洲,扩大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不同意。古河道河床抬升,河水无法自流,人工抽水会增加成本;消耗有限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更加紧张(或破坏新绿洲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