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1、《称象》第一、二课时 课堂教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2873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1、《称象》第一、二课时 课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1、《称象》第一、二课时 课堂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1、《称象》第一、二课时 课堂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1、《称象》第一、二课时 课堂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1、《称象》第一、二课时 课堂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1、称象第一、二课时 课堂教案教学内容21、称象第一、二课时)教学课时第 1、2 课时教学课型阅读是否集体备课是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三段写的是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四段写的是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第五段写的是人们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

2、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教学准备预设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

3、象?怎么称的?) 二、初读课文新课标第一网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5、朗读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

4、2、说说哪几个字比较难写,应注意些什么。师范写。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朗读感悟13节 1、自由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朗读感悟45节 1、自由读4、5自然段,看看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的。 2、师生、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 师生合作(甲方叙述乙方演示)分组合作小组展示比赛;引导评议(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 3、朗读课文,引导评议:称象的方法听得清楚吗?即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扩展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并范写。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板书设计称象 谁称象? 官员 曹冲 怎么称象? 造大秤 象上船,画线,象上岸 装石头,齐线,称石头 怎样的象? 宰大象 石头=大象 直摇头 曹操 点头微笑作业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