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四选修部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实战演练|1(15分)(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46)材料中国积极推动苏联与英、法之间订立集体安全条约的谈判。国民政府认为,苏联与英、法结盟将使欧洲安定,使英、法、苏有余力关注远东问题。1939年4月,中方约见苏联驻华代办,希望在英、法、苏讨论欧洲集体保障时,请苏联同时提出“共同制止远东侵略者”的议题。国民政府对苏联与英法间的谈判有着比较乐观的判断,然而事态并没有向国民政府期望的方向发展。苏联在与英法谋求集体安全的保障一时难以达成协议,担心英法“祸水东引”,转而与德国妥协,于8月23日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此举不仅令西
2、方国家大为震惊,也使中国政府深感意外和紧张。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订立欧洲集体安全条约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推动订立欧洲集体安全条约失败的原因。(6分)解析:(1)结合时间点“1939年”可以判断中国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由涉及的国家英法苏德等,可以考虑他们对于欧洲集体安全的看法,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背景。(2)失败的原因,既要思考推动国当时中国的国力问题,又要思考涉及国英、德、苏的不同打算。答案:(1)背景: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法西斯国家肆意对外侵略扩张;英法对法西斯侵略执行绥靖政策;英法苏三国
3、有建立集体安全和共同防范侵略的意愿。(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即可)(2)原因:中国自身力量弱小;英法与苏联互不信任;英法“祸水东引”政策实施;德国极力拉拢苏联;苏联的避战自保。(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即可)2(15分)(2019届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5月月考,46)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磨合与演进的过程,而这一格局的形成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加速和推进的作用。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部战争阶段,德、意、日法西斯从1936年开始逐步地推进法西斯世界联盟。因此,以正义战争对抗非正义战争,建立起反法西斯的稳固战场,并由此构筑起抗击法西斯的战争格局,对受到法西斯威胁的国家来说,就成
4、为当务之急。中国战场的建立经历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全面抗战到持久稳定抗日战场形成的过程。中国全面抗战有效地支持了苏联的国防,赢得了苏联的宝贵支持,中国抗日战场有效地抑制了日本北进,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形成了中国战场与苏联战场彼此依存的格局。同时,中国抗日战争推动了英、美远东政策向对日抗衡方向发展,制约了日本在最为有效的时机内南进太平洋地区,为英美备战赢得了时间,也为亚太反法西斯战场格局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摘编自韩永利、张愿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的形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形成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抗战如何推动世界
5、反法西斯战争格局的形成。(9分)解析:(1)从材料“德、意、日法西斯从1936年开始逐步地推进法西斯世界联盟”“建立起反法西斯的稳固战场”等角度来思考背景,既要看到反法西斯国家联合的需求,又要看到法西斯势力的猖獗。(2)根据材料,中国的作用,可以从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对苏联战场、对亚太战场等角度去分析。答案:(1)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建立反法西斯的稳固战场是受法西斯威胁国家的共同诉求;反法西斯局部战争阶段,法西斯势力暂居上风。(2)中国抗战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格局的第一块基石;中国抗战推动了中苏两大战场相互支撑格局的形成;中国抗战促进了亚太战场相互支撑格局的形成。3(15分)(2019届河南
6、九师联盟高三2月质量检测,46)材料“假的战争”这个名词是美国新闻界所杜撰的。那些最初杜撰这一名词的人,其意义就是想要表示在这个阶段中,战争好像是假的因为英、法两国的军队和德国军队之间并不曾打任何大仗。实际上,这是一个幕后准备活动的阶段。这个偶然事件(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的状态)使希特勒吃了一惊,但所有这些内幕是当时世人所不知道的。全世界所能看到的就是战场上一片沉寂,于是也就以为战神已经睡着了。一般人对于此种外表沉寂的状况所作的解释也各有不同。有人认为英法两国对于它们的战争意图并不那样认真,尽管它们已经为波兰而宣战,但却仍在等候和平谈判的机会;另一种流行的解释是以为英法两国自有它们的神
7、机妙算。美国报纸上有许多的“报道”说联军最高统帅部故意采取一种具有微妙构想的守势战略计划,并正在替德国人准备好了一个陷阱。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假的战争”的含义及出现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初期“假的战争”给欧洲带来的影响。(7分)解析:(1)第一小问含义,根据材料“因为英、法两国的军队和德国军队之间并不曾打任何大仗。实际上,这是一个幕后准备活动的阶段”可知是指英法与德军未进行实际大战。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战争意图并不那样认真”可知英法对德国推行绥靖政策;据“等候和平谈判的机会”可知英法等国仍希望通过和谈来
8、解决争端,对德国抱有幻想;根据材料“故意采取一种具有微妙构想的守势战略计划”可知当时欧洲大国仍相信德国会遵守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幻想用协商解决争端。(2)“假的战争”是英、法等大国对德国军事行动袖手旁观,牺牲他国利益换取短暂的和平,使得德国有充足的时间扩军备战,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使得战争规模不断扩大,错失对德国法西斯打击的有利时机,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战局,英法最终引火烧身。答案:(1)含义:德军和英法军队在西北欧没有进行大规模作战。原因:二战初期英法对德国推行绥靖政策;西北欧国家对欧洲大国抱有幻想;远东慕尼黑协定对德、英、法等国的影响。(2)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进攻西欧、扩大战争的气焰;给欧洲
9、小国带来空前灾难;使英法等国引火烧身并付出沉重代价。4(15分)(2019届湖南永州高考信息预测一,46)材料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是美苏冷战格局下一场冷战烙印较少的局部战争。战争期间,美国表面上宣布“中立”,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却实行“弱势均衡”外交政策,影响两伊战争的进程和态势。到两伊战争结束时,伊拉克军队已扩充至100万人,成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军事大国。战争加速了伊拉克社会的整合,产生了一种伊拉克民族国家认同模式,伊朗则巩固了新生的伊斯兰共和国。战后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联系得到加强,并且借两伊战争之机获取了在海湾地区建立基地的目的。战争中曾向伊拉克出资100多亿美元的科威特,战后
10、开始向伊拉克索要借款,而且在有争议的地区开采石油,这成为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摘编自冀开运、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的影响。(9分)解析:(1)据材料“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是美苏冷战格局下战争期间,美国表面上宣布中立,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却实行弱势均衡外交政策”,得出“冷战”背景下大国的干预;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边境纠纷;争夺石油资源。(2)据材料“到两伊战争结束时,伊拉克军队已扩充至100万人,成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军事大国”,得出使伊拉克成
11、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军事大国;据材料“战争加速了伊拉克社会的整合,产生了一种伊拉克民族国家认同模式”,得出增强了伊拉克民族国家认同;据材料“伊朗则巩固了新生的伊斯兰共和国”,得出巩固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据材料“战后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联系得到加强,并且借两伊战争之机获取了在海湾地区建立基地的目的”,得出导致中东地区力量分化和重组,加强了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军事联系(加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据材料“这成为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得出为海湾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答案:(1)原因:“冷战”背景下大国的干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边境纠纷;争夺石油资源。(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使伊拉克成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军事大国;增强了伊拉克民族国家认同;巩固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导致中东地区力量分化和重组,加强了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军事联系(加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为海湾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