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讲学稿4无答案语文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2075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讲学稿4无答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讲学稿4无答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_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讲学稿4无答案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世说新语 学习目标与要求: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通过各种方式的课文阅读(默读、浏览、朗读),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 记知识链接: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的古今异义。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远方入门不顾 古义: 今义: 2、翻译下列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华歆 歆辄难之 携人 遂携拯如初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2、1)歆辄难之 (2)幸尚宽,何为不可 (3)王欲舍所携人 (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4、文章虽小,却结构完整,请分别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 经过: 结果: 建议从文中找出词语并摘录建议将成语等摘录在自己的语文笔记本上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 记 内容一:“歆则难之”,华歆为什么对这件事感到为难?而王朗对词人的前后态度有什么不同?态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内容二:乘船结尾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如何评价两人的优劣? 内容三: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 记任务一:背诵课文。任务二:尝试完成下面的习题。 写出下列字的古今异义。后贼追至 古义: 今义:

3、宁可以急相弃邪 古义: 今义: 课题:第22课世说新语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三、 当堂训练 (独立完成)1给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并作解释。 (1)歆辄难之( ) (2)王欲舍所携人( )( ) 、 (3)携拯如初( ) (4)幸尚宽( )( ) 、 2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 (2)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所携之人得理由是: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遂携拯如初( ) 宁可以急相弃邪(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歆辄难之( ) 王欲舍所携人( ) 既已纳其自托( )( )5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A宁可以急相弃邪 是以谓之“文”也 B王欲舍所携人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C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传一乡秀才观之 D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6翻译: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7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