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112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释文题“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中“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一句,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强加给我们的,我们心中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不用心去思考、领悟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只要用心追求,扩充这四端,就能得到仁、义、礼、智,否则就会失去仁、义、礼、智,即“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四端”学说。孟子主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将自己本身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进行扩充放大使之成为仁、义、礼、智,

2、而将这“四心”扩充放大成为仁、义、礼、智的最好办法就是“反身而诚”,“强恕而行”,不言放弃。1词语理解(1)通假字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同“_”,_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同“_”,_ 若火之始然 同“_”,_ (2)一词多义忍谓存辞备(3)古今异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古义:_今义:(东西的)头。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古义:_今义:偷东西的人。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古义:_今义:到、往。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古义:_今义:走;可以;能干。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古义:_今义:跟“正”相对。(4)虚词归纳于是而然2词类活用亦在乎熟之而已矣:_3特殊句式(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2)恻隐之心,仁之端

3、也。(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4)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5)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6)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答:_4语句翻译(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译文:_(2)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译文:_(3)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译文:_(4)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译文:_(5)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译文:_文本名句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4、是非之心,人皆有之。4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6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文外名句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1.(孟子公孙丑上)2.(孟子告子上)3.(孟子离娄下)4.(孟子尽心上)5.(孟子告子上)6.(孟子离娄上)1请归纳课文六则选文的内容梗概,体会编者选编的意图。答:_2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答:_3使用排比是孟子常用的手法。请举例并说明其表达效果。答:_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

5、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答:_人之常情人之常情似乎不值得仔细探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悟。然而平日里,人之常情往往被当作不论是非对错的一种托辞。例如官员徇私舞弊公款玩乐,商人见利忘义贪得无厌,乃至男女一夜情包二奶,都被一些人辩白为人之常情。这次汶川地震,却震出了许多与往日不同的人之常情。比如国人对生死劫难的感同身受,政府基于人之常情设立的全国哀悼日,各地民众对灾区的无私援助等等,我想,这些也均出自人之常情。大灾大难与太平时日所显出的人之常情,果然有很多不同。这么看来,如何对常态社会中的人之常情做因势利导,倒成为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1)儒家

6、文化就是以协调、管理“人之常情”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2)重情,尚情,在儒家思想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什么是人之常情呢?礼记中早有定义:“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原来,这些不学而有的感受,就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中,它认为“饮食男女”是人最强烈的欲望,“死亡贫苦”是人最畏惧的境况。这些欲望和畏惧,构成了人心的主要内容。礼记认为,圣人的职责就是治理人之常情,好的君王更是以管理人之常情为最终职责。所以它说“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中国乃农耕古国,礼记索性拿种田做比方来说抽象的人情,这样更易理解。人之常

7、情就是圣王耕种的田地,礼是耕耘,义是种子,讲学是锄草,仁是储藏的仓库,乐使人心安定。原来儒家“仁、义、礼、乐、学”这些重要的理念,它们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管理好人之常情。从孔子开始,就特别重视人之常情的培育。他不仅把情作为人性和人生的本源和基础,更将人之常情明确分为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伦关系,以此来构建各种社会性情感。父子有恩、兄弟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是孔子认为培植人之常情的根本。孔子论仁,注重的是人的真情流露,真情就是率性,所以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他还认为执政者肩负着培育人之常情的使命,孔子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执政者以诚信为本了,则民众就会用真

8、情来对待。真正揭示人之常情真相的,当推孟子。他认为人的“本然之情”中,就有道德情感的力量,这也是人性本善的含义。至于有的人不行善,并非天生资质如此。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他甚至认为,仁义礼智都是人的“本然情感”所固有的,只不过因为人们没有认真思考,所以面对外在诱惑,就会“失其本心”。只有注重后天的修身,民众才能不轻易迷失本心。(3)有人说儒家是一种情感哲学,(4)是准确的,它与西方以智性为主导的哲学完全不同。它的目标是由智性来完成性情,而不是由性情来完成智性。儒家

9、修身,目的是为了修炼出自己的真性情,它反对人的寡情、绝情或无情。所以李泽厚认为,儒家“以情为本”,“它所展望的只是普通平凡的人的身心健康、充分发展和由自己决定命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何培育一个社会的人之常情?如何在制度中体现对人之常情的尊重?儒家思想中,无疑有许多我们可资吸收的营养。而汶川地震,则唤醒了我们对人的这种“本然之情”的思考。(5)思悟亮点(1)开头两段是怎样引入论题的?提示先从平日里的“人之常情”导入,第段一转,结合汶川地震后的“人之常情”,两相对比,自然引出讨论的话题。(2)画线句子意在表明什么观点?提示告诉人们“儒家文化”与“人之常情”的关系。或者说“人之常情”在儒家文化中的

10、地位。(3)阅读第段,孔子与孟子对“人之常情”有着怎样的认识?提示孔子重视对人之常情的培育,孟子揭示了人之常情的真相。(4)为什么说“儒家是一种情感哲学”?提示儒学的目标是由智性来完成性情;儒家修身,目的是为了修炼出自己的真性情。(5)最后一段有何作用?提示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回扣论点,照应前文,收束全文。答案精析语言积累1(1)纳“内交”即“结交”徼(yo)求取燃燃烧 (2)狠心,残忍/忍受/容忍,忍耐认为/叫作保存/存在/生存/看望,慰问口供/口实/辞令/辞别/推让具备/完备/防备/准备(3)萌芽,发端。残害。丢弃。做,推行。反省。(4)到/同,和正确/这才/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

11、不译/表假设/表修饰,相当于“去”这样/同“燃”,燃烧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成熟3(1)(4)判断句, (5)(6)介宾短语后置句。4(1)这不是因为想要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向乡邻朋友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个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2)仁、义、礼、智并不是从外部给予,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想罢了。(3)人跟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则保存了他。(4)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5)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可悲啊!要点突破1课文包含了六则选文,分别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告子上孟子离娄下孟子尽心上孟子告子上孟

12、子离娄上。前两则提出了人人都有怜恤别人、同情别人的心理。第3则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由仁义行”。第4则说明要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然后才能达到仁义之境。第5则选文中,孟子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来说明仁的价值,也在于使它成熟,否则它就像没长熟的五谷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第6则说“自暴”和“自弃”都是不可取的。这些语言及论证非常精妙深刻,反映了孟子的行为及理想,表达了孟子追求仁、义、礼、智,倡导人们持守并践履道义的主张。2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固有的潜能,也就

13、是课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要“扩而充之”,要“存之”,要“求”之,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要“熟之”,要不“自暴自弃”。3孟子文章常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句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如“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智之端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智也”。这些句子从形式上讲,是排比,是反复,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势盛,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从内容上讲,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像“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四个排比句,层层铺陈,说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是人和“非人”的区别,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延伸探究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