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0876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8单元 第22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安徽三校高二期末)川沙县志记载:旧时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土布大为减销,女工又少一技能;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这反映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A加速了民族工业发展 B顺应了经济发展潮流C冲击了传统农耕文明 D淡化了男尊女卑意识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破坏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女工到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虽多一生计,但“风俗不无堕落”,这就说明了传统的农耕文明受到了冲击,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对中国产生的冲击,没有反映其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

2、没有反映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顺应经济发展潮流,排除B项;女工到洋纱厂、洋布局做工,在当时被认为“风俗不无堕落”,这说明男尊女卑意识仍未淡化,故排除D项。2(2019湖北黄冈质检)18431852年,英商不得不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以低于成本20%30%的价格销售棉纺织品。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近代机器棉纺业的发展B供过于求,超过国人购买力C自然经济对英货的顽强抵抗D英国棉纺织品的质量低劣答案C解析材料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英货有很强的抵抗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A项错误;B项是表面现象,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以

3、判断,英国棉纺织业在当时主要采用机器生产,质量不一定低劣,同时这也不是根本原因,D项错误。3(2019湖北武汉调研)姑苏志中说:“民居所聚谓之村,商贾所集谓之镇。”下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万历年间中国市镇开始兴起B乾嘉年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同光年间市镇发展得益于世界市场D明清时期中国市镇模式与西方相同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数量增加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光年间太湖地区市镇数量快速增多,这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关,C项正确。A项说法由题中图片信息推断不出,且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题干材料反映不出资本主义萌芽的

4、出现,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4(2019北京四中高二期末)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最有可能被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采用的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之区别”C“论法国革命对欧洲发展之贡献”D“试论振兴中华之必要性与途径”答案A解析“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所反映的是西方科学技术,符合洋务运动的内容,故A项正确。“论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之区别”属于政治制度方面,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故B项错误;“论法国革命对欧洲发展之贡献”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维护封建制度,不是“振兴中华”,故D项错误。5(2019安

5、徽安庆期末)下图是19世纪晚期中国官办工矿企业与商办工矿企业资本总额的变化对比示意图。图中官办与商办工矿企业资本总额的变化说明()A清政府财政已面临崩溃 B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C重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D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加剧答案B解析由图中官办与商办工矿企业资本总额的变化可知,1895年以后,商办工矿企业资本超过了官办工矿企业资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清政府财政面临崩溃,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重工业一直没有占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加剧和商办工矿企业资本总额超过官办工矿企业资本总额无关,故D项错误。6(2019北

6、京四中高二期末)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进行到第十年时,深受西方民主、自由文化影响的留美幼童被政府分三批全部强行召回。回国的留美学生被送往上海电报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处。二三十年后,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从以上材料我们得出的认识有()保守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技术清政府培养新式人才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观目的是服务于洋务运动A B C D答案D解析“留美幼童被政府分三批全部强行召回”说明保守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故正确;清政府并不反对学习西方技术,故错

7、误;“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说明清政府培养新式人才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故正确;材料反映了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观目的是服务于洋务运动,故正确。故选D项。7(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官员李鸿章于1881年投产的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洋务企业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C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并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

8、价低,中外争相使用”可以看出,开平煤受到欢迎,打破了“洋煤”一统天下的局面,达到了分洋人之利的目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8(2019福建泉州单科质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机器局制造诸事悉仿外洋办法,其委员、司事、学徒人等俱不论官阶,但照差事之繁简及资格之深浅,以定薪水多寡”。据此可知,江南制造总局()A具有近代企业的性质B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C与民族工业竞争激烈D悉仿外洋办法丧失管理权答案A解析江南制造总局采用机器生产的方式,且在管理方式上“悉仿外洋办法”,即实行近代企业管理方式,说明江南制造总局具有近代企业的性质,故选A项。B项说法正确,但与

9、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865年民族工业刚刚诞生,材料没有反映出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竞争激烈”,排除C项;学习外企管理方式,不能说明丧失管理权,排除D项。9(2019湖南益阳期末)1881年,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成立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民众捣毁,理由是“夺人生业”“易生瓜李之嫌”,后被迫迁往澳门;1893年,武举出身的李福明在北京设立机器磨坊,被都察院视为“不安本分”的“刁商”,下令取缔。这些现象表明()A民族工业集中于轻工业 B民族工业资金来源广泛C民族工业冲击传统观念 D商人群体社会地位下降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民众和官府反对开办近代机器工业的理由“易生瓜李之嫌”“不安本分”等信息说明,民族工

10、业冲击了“男女大防”“重农抑商”等传统观念,故选C项。A、B两项没有反映材料主旨,均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商人群体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10(2019湖北黄冈质检)下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据表可以推知()时间创办者及身份企业名称1872年陈启沅(华侨商人)继昌隆缫丝厂1873年方举赞、孙英德(铁匠作坊主)上海发昌号钢铁机器车房1878年朱其昂(轮船招商局会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1882年黄佐卿(商人)上海公和永缫丝厂A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D民族工业是机器化大生产的产物答案D解析表格内容没有反映出民族工业与洋务运动的联

11、系,故A项错误;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是在1895年后,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产生于沿海或通商口岸,都使用机器生产,由此可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机器化大生产的产物,故D项正确。11(2019浙江十校联盟联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创办人,大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基本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A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体现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C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D直接导致了民族工业的长期萧条答案C解析材料“创办人,大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

12、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基本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说明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具有脱离传统手工业的突发性,它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的特殊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状况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中国民族工业的局限性,“实业救国”思想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列强的经济侵略,D项错误。12(2019河南洛阳调研)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和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一批轻工业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

13、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A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B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C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D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近代工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轻工业、重工业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产业均有发展,这说明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已形成“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B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数据,不能说明上海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9四川绵阳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庄园是英国中世纪的基层组织。12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

14、创建和复兴活动,不少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农奴还常利用领主法庭及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1200年英国王室法令明确规定,如果农奴在城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身份。“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成为当时流行谚语。但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他们的生计是与耕地、牧场联系在一起的,很难一走了之。13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此后劳役折算为货币,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什么区别。13481354年发生的黑死病,使英国人口下降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农奴要求摆脱庄园,发起了群众抵抗,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全面崩溃,英国社会逐渐形成一个富裕农民阶层。此后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土地

15、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到1750年英国被誉为“欧洲的粮仓”。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当中国农民家庭棉手工业开始受到洋布洋纱的冲击时,即引起人们的注意。1846年,包世臣就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从非产棉区到产棉区,洋纱洋布的市场逐渐扩大。随着自然经济解体,大量失业人口只能涌向本已紧张的土地之上;失去副业的农民无力支付高额地租,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部分人口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畸形繁荣,但作为消费型城市,工业产业并不发达,其结果是大部分人只能过着寄生虫般的闲人生活,或者沉迷于追逐权力

16、;传统士人讲究叶落归根,而现代大学学到的东西常常是来自西方的知识,当学生毕业回到乡村后无人与他讲话,没有人理解他,也就不再回乡。乡村流失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人才。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费孝通中国士绅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特点。(3)结合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中英两国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不同影响。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复苏;欧洲多元法律体系提供保障;农奴的不懈斗争;货币地租的推动;黑死病的影响;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的影响。(2)特点:主要受西方侵略所致;棉纺分离,纺织分离,

17、耕织分离;带有地域性和不均衡性。(3)影响:中国:乡村人地关系和租佃关系紧张;乡村人才和财富流失严重;城市畸形繁荣,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英国:推动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乡村阶级结构,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推动英国由农业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创建和复兴活动”“农奴还常利用领主法庭及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13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13481354年发生的黑死病”“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可以概括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二“棉手工业开始受到洋布洋纱的冲击”“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并结合

18、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受西方侵略所致;棉纺分离,纺织分离,耕织分离;带有地域性和不均衡性。第(3)问,根据材料二“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推动城市畸形繁荣”可以概括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欧洲的粮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英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14(2019北京四中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奈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有不能自保之势矣。”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材料二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类别工矿、纺织铁路运输数量18个364公里投资额1545.7万元125

19、0.9万元(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出现原因以及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清政府投资活动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后,协定关税的规定使得外国人在华贸易有特权;受中国抑商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对中国商人征收重税。影响:削弱了中国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冲击了中国传统落后的经济结构,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目的:以“求富”解决“自强”在资金、原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作用:有利于军事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洋务运动的工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奈何,华船则百般恫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协定关税、外国人在华贸易特权、清政府对中国商人征收重税等方面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出现原因。再从削弱中国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冲击中国传统落后的经济结构等方面回答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二“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以“求富”解决“自强”在资金、原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的角度指出清政府投资活动的目的。再从有利于军事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