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蘭亭集序 第一段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w牛刀小試假設王羲之現年四十歲,歲次是甲申年。請問:王羲之三十歲和四十二歲時,當時的歲次應是?Ans:甲戌、丙戌會 會稽 會合 一會兒 會計、竊會計之餘功傳統民俗節慶w 元宵:元月十五賞燈吃湯圓w 脩禊:三月三日臨水宴飲、洗滌不祥w 寒食: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約在清明節前一 二日禁火寒食(紀念介之推)w 端午:五月五日w 七夕:
2、七月七日w 中秋:八月十五日w 重陽:九月九日登高、賞菊、飲酒、敬老修辭-對偶句型上的分類(1)句中對:同一句上下兩個詞語互相對偶ex.清流激湍、游目騁懷(2)單句對:上下兩句互相對偶ex.崇山峻嶺,茂林脩竹群賢畢至,少長咸集(3)隔句對: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ex.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第一段大意w 聚會的時間永和九年(癸丑)、暮春(脩褉)w 地點會稽 山陰(蘭亭)w 緣由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暢敘幽情)補充注釋w畢、咸:都w引:接引w以為:以之為,用它作為.w流觴曲水:環曲w絲竹、管絃:借代 音樂w一觴一詠:轉品 nv,飲酒蘭亭集序 第二段是日也,天朗氣清
3、,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補充注釋w 是日此w 朗 v.s 琅(琅琅上口)w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對偶w 所以游目騁懷用來,藉此可以w 游目騁懷=遊第二段大意w 描述與會者陶醉在大自然中的愉快心情,為下文的感慨作鋪墊蘭亭集序 第三段(一)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取)舍(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蹔(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蘭亭集序 第三段(二)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曏:之前)之所欣,俛仰(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脩短(壽命的長短)隨化,終期(預料)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修辭引用w 引用:(1)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2)死生亦大矣莊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原是用來形容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