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混点归纳易混点一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盛行时间西周秦至元元朝至今权力授民授土,权力世袭,分封的诸侯国有很大独立性郡县的官员无封地,只有俸禄,权力不可世袭,是职业官僚,由皇帝任命,听命于中央依据血缘地域不同影响易形成割据直接有效管理,巩固中央集权性质都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相同 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由郡县制到行省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易混点二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比较项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的来源世官世禄由皇帝授予,临民不食土权
2、力运作自主性,可以决定治下的一切事情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很难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主动性权力机构比较简单多个机构的相互制约、相互监视,政府机关庞大臃肿和运转不灵收入来源来源于他的领地来源于俸禄;贪污受贿官吏选拔由世卿世禄制产生由皇帝来任免,由察举、科举制等办法产生命题点研究命题点一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演变趋势及影响1主要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
3、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2演变趋势(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始终,但君权不断加强,直到明朝废除丞相。分权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国家法定机构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
4、势: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结果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等特别突出。3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方面: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
5、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命题点二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与影响1过程(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4)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6)元代
6、: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2特点(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3影响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命题点三 选官制度的
7、沿革、趋势1制度沿革(1)世官制:西周时期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2)军功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的制度,替代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3)察举制:汉朝时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主要依据是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实行。起初家世、才能并重;后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5)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宋元明清沿用,影响深远。2趋势(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标准。(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3)科举制逐渐完善,对今天我国的
8、考试制度和东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有重要影响。易错点辨析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2西周分封制分封的对象和周王都有血缘关系。()西周分封制分封的对象和周王并非都有血缘关系。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3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是固定的。()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4秦能完成全国统一的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秦统
9、一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变法只是秦朝统一的基础和前提。5郡县制开始于秦朝。()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置郡县;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6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7专制主义就是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君主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中央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
10、的统治。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8专制主义必然实行中央集权,同时中央集权也一定实行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实行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一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将继续存在。9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相比实质是相同的。()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相比实质是不相同的,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专制集权的官僚制度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但君主仍是世袭的。10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开始于科举制。()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开始于郡县制。11汉代中期以后
11、的诸侯王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的本质相同。()汉代中期以后的诸侯王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时分封诸侯王主要是体现政治经济地位,并非是其统治一方。12唐代中书省等同于元代中书省。()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代中书省是全国行政机构,掌管六部。应该说唐代尚书省相当于元代中书省。13中国古代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的政策开始于秦朝。()中国古代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的政策措施开始于唐代的三省六部制。14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元朝的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西藏由宣政院直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15内阁是明朝
12、法定的一级决策机构,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内阁并非法定机构,无决策权,因此对皇权难以起到实质的制约作用。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本质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巩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本质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而不是巩固。因为明清时期日益极端的统治手段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17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参与机要政务,有一定的决策权。()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都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18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落后于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集权趋势,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罗马)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两种文明制度分别与当地的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相适应,不能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落后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