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2.50KB ,
资源ID:2292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21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三、民为贵 (2)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三、民为贵 (2) WORD版含解析.doc

1、特色示范课堂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民为贵 教学设计 特色示范课堂民为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重点学习1-3则,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比喻的论证风格。 过程与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感受孟子“民为贵”的民本思想,探究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论证技巧以及拓展延伸【教学设备】多媒体一体机【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歌曲不知该怎么称呼你一经推出,迅速走红,点击量突破亿次。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感受

2、一下歌曲的魅力!(播放歌曲)这首歌反映的是习总书记“以百姓之心为心”,老百姓也把总书记当作自家人。以“民”字打底,聚焦领袖和人民鱼水深情,反映老百姓最真实的感受。词美、曲美、情感美!朴实的语言在温情的画面中流淌,一直暖到心坎里。我想这便是这首歌走红的密码!关注百姓,关注民生不仅仅是我们今天的主旋律,早在战国时代,“亚圣”孟子就曾提出“民为贵”的主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民为贵一文。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你认为学习本课,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找同学回答,引发思考)展示三维目标二:检查预习:1、“千言万语总关音”检查字音(找一名同学朗读注音,全班齐读)2、朗读前三则:文言是一种

3、艺术,诵读是掌握文言的最好方法。下面找三名同学分别朗读。(我们读课文首先要注意正音,读准字音。第二要把文章节奏把握好。)三、处理文言基础知识: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1、三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分别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四个角度探究文言基础知识。每组事先选好角度,派代表上黑板展示。满分10分,错一处扣2分。 学生代表展示,教师适当点评。小组PK。(在此环节我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希沃LINK”既节省了时间,又方便了课堂展示。)2、抢答题:设置3道选择题,2道翻译题。(选择题3分,翻译题5分)进一步检查落实学习效果。(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3分)

4、A、得天下有道 道:方法B、所恶勿施,尔也 尔:这样 C、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圹:原野D、虽欲无王,不可得也 虽:虽然(2)、下列句子中对“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3分)A、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代词,指代百姓) B、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C、则诸侯皆为之驱矣(代词,指代百姓)D、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都是“的”的意思)(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3分)A、孟子认为,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B、孟子认为,得民心是有方法的,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民就可以了,C、孟子用“獭”“鹯”的比喻指出,天下

5、暴虐无道的诸侯不可能得民心,想在天下称王,也是不可能的D、孟子认为当今想称王的人,平时不施行仁政,没做过多少赢得民心的事,而想成就王业,那也是不可能的。(4)翻译句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分)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5分) 小组抢答,教师点评,最后给出两组活动后的最终分数,给表现优秀的小组以肯定及鼓励。3、第三则学的不错,第一则比较简单,第二则是段齐宣王和孟子的经典对话,针对齐宣王抛出的尖锐问题,孟子的回答机智而深刻,展示了他论辩才华。找两名同学以“表演”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一下。(找两名同学表演,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课堂形式多样。)老师点评:在儒家的思想

6、中,君臣父子秩序是不可以被侵犯的。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也宣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孟子面对齐宣王,似乎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孟子回答机智而深刻。先将“其君”二字驳倒,“弑”字自然而破。4、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来梳理一下前三则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梳理归纳:(板书内容)本课选文均是围绕“ 民为贵 ” 的思想展开论述的。第一则提出“ 民贵君轻 ”的观点。第二则提出“ 君暴民反 ”的观点。第三则提出“ 君仁民归 ”的观点。四、探究文本语言特色:语言特色 长于譬喻请以“第三则”为例,请找出比喻论证的句子,分析比喻在论证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找学生回答)(

7、一)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形象的说明老百姓归向“仁”的形势自然而然,不可阻挡。(二)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话中有话,把如今天下的诸侯都比作桀纣,是像獭、鹯一样的暴君,直指时弊,一针见血。(三)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用病久了才去寻找治病的干艾叶比喻今天之国君平时不践履仁、不实行仁,却想着称王天下,那么终身都会有丧失天下的隐忧,最后被杀或逃亡。形象的指出了不实行仁的悲惨结局,振聋发聩。五、拓展延伸:(一)你还能从中国历史中找出“失民心者,失

8、天下”的例子吗?预设答案:周幽王、吴王夫差、秦始皇、隋炀帝、南陈后主陈叔宝(南朝亡国的最后一个昏庸皇帝作玉树后庭花) 项羽等等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只为搏美人褒姒一笑,而置国家和民心于不顾.外敌来犯,再燃烽火,却无一兵 秦始皇暴政1严刑峻法,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2修筑万里长城,强制征用40万人,民夫大量死亡3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当时服兵役之人数 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4徵敛无度,赋税奇重 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教师可引导学生齐背:阿房宫赋最后一段。“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

9、,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加深学生印象以及对文本的理解)(二)三则选文都体现了孟子民本的思想,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民为贵”背后的意义?播放视频孟子的时代,展示孟子所处的时代。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短片,我们看到孟子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引发学生思考)是一个诸侯割据争霸,战争频繁的时代。面对这样的人间惨剧,孟子并没有像那些纵横家那样,过分的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是以一个平民的身份来到国君的宫殿里,当面批评了国君所奉行的企图通过战争吞并其他国家的霸道理

10、论,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王道思想。他的举动让人十分担心,而孟子却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引导学生齐背,激励学生的正义情怀)让我们看到了孟子的凛然正气!那我想在孟子“民为贵”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是一种政治思想,是一种仁爱精神,是一种坦荡胸怀,是一种大爱的担当。”(幻灯片展示)在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孟子的思想在继续影响着中国人。直至今天,人们还把他曾经说过的话当作座右铭来激励自己的进取意识。新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产党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的领导人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不断践行的,播放视频(习主席的百姓情怀)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共产党人是如何做的,提高学生对党对国家的认识。师生齐读总书记的一段话:“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六、布置作业:小作文:谈谈学完这节课的感受(400字)结束语:我们在歌声中开始的这节课,也在歌声中结束。播放歌曲一切为了人民。板书设计:民为贵孟子一、君轻民贵二、君暴民反三、君仁民归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