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基础过关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C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D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2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A气温降低B气压升高C密度减小 D湿度增大3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A迅速进行迫降 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解析:第1题,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2、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如二氧化碳比例的增加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第2题,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对流层气温降低,平流层气温上升,高层大气气温先降低后上升;随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密度减小、湿度降低。第3题,雷雨天气一般出现在对流层,飞机遇到雷雨天气说明还在对流层,对流层由于大气对流现象明显,大气不稳定,不适宜飞机飞行,所以飞机应升至万米以上高空的平流层,以保证安全。答案:1.A2.C3.D有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客机飞行抓拍,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据此,完成45题。4此刻,客机飞行在()A对流层 B平流层C臭氧层 D高层大气5飞
3、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A环境污染 B全球变暖C荒漠化 D森林破坏解析:第4题,天气现象如云、雾、雨、雪等出现在对流层中,据材料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说明客机飞行在对流层,故A项正确。第5题,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全球变暖,B项正确。答案:4.A5.B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假如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 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67题。6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递减递增递减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7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 B平流层
4、C高层大气 D宇宙空间解析:第6题,探空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因此气温变化规律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第7题,水汽几乎全部集中在对流层。答案:6.D7.A读地球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图,完成89题。8臭氧主要分布于()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日冕层9近几十年来,局部地区的臭氧浓度逐年下降,该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降水减少 B地面温度降低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D大气污染严重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臭氧主要分布于30 km左右的高空。因对流层最厚处为赤道,达1718 km,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约50 km高空,故B正确。第9题,臭氧具有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
5、外线的功能,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影响,臭氧浓度下降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会对地面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C正确。答案:8.B9.C能力提升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读图,完成1011题。10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AB CD11下列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60 左右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大气层距地面的高度和温度变化可知,该大气层是平流层,平流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30 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6、故选A。第11题,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图中大气层的温差约为60 。答案:10.A11.D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图甲)。当夜晚温度降到4 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乙示意茶园春季夜晚某时气温垂直分布。读图,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向下流动AB CD13“防霜冻风扇
7、”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A910米 B78米C67米 D4米以下解析:第12题,风扇启动后,可把高处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对;风扇吹出的并不是热风,错;近地面(04米)存在空气对流运动,风扇吹下来的暖空气会削弱近地面的对流运动,错;风扇的转动使下层空气循环,阻止了上层冷空气向下流动,对。第13题,读图乙,在8米高度附近,气温最高,“防霜冻风扇”安装高度为78米时,风扇启动后,可把该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答案:12.D13.B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冷却强烈,高空大气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a
8、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A上午 B正午C傍晚 D凌晨15逆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利于雾的形成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A BC D解析:第14题,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c表示逆温逐渐消失,故c出现的时间是在黎明之后,午后之前。第15题,逆温出现后近地面温度低,高空温度高,气体将不易发生对流运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错误;由于近地面的温度较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形成雾,故正确;逆温出现后,大气运动会减弱,故可以抑制
9、沙尘暴的发生,故正确;山区农作物分布海拔较高,如处于逆温层,温度较高可以减轻冻害,故正确。答案:14.A15.B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图反映的是_纬度地区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2)概括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_;_。(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 km高度,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4)图中5085 km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_,依据所学的知识可以推测该高度范围内大气运动以_运动为主。(5)C层中有_层,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6)人类生活在_层的底部。(7)ABC大气密度的变化
10、趋势是_。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的高度为12 km,而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度为1718 km,在高纬度为89 km(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补绘曲线略。O3(臭氧)臭氧(4)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对流(5)电离太阳活动(耀斑)无线电短波(6)对流(或A)(7)逐渐变小17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A是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_。(2)B是_层,该层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3)地球人造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主要是在大气中的_中运行,其返回时,在距地面1 000 m的高度内,所经历的气温变化特点是_。解析:第(1)题,从图中各层高度数值可以看出,A是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第(2)题,B是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于飞机飞行。第(3)题,50 km以上是高层大气。距地面1 000 m高度属于对流层,距地面越近气温越高。答案:(1)对流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平流(3)高层大气气温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