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讲战后的两极政治经济格局一、选择题题点1两极格局的形成1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军事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凭借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2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前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3“冷战时期,
2、苏联(在联合国)屡次使用否决权,以致从1957到1985年担任苏联外长的葛罗米柯得到了一个摇头先生的绰号。”苏联的这一做法()A严重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B当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C损害了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国际形象D表明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经济政治大国4柏林墙是二战后民主德国修建的,旨在隔离民主德国和西柏林居民之间的往来。民主德国一直称之为“反法西斯墙”,而联邦德国则称之为“监狱之墙”。这一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两国()A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B对民主的理解有差异C冷战格局下的对抗 D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5右图是一幅关于二战后初期反映“冷战”的漫画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
3、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A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杜鲁门主义提出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题点2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6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使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D日本、西欧、美国的三足鼎立7(2012广东高考)1962年法
4、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 B C D8“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冷战”
5、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题点3新中国的外交9(2012天津高考)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邓小平访问美国A B C D10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参加万隆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 BC D11美国历届国务卿都绕不开与中国有关的话题,下列对话不能表明() 杜勒斯基辛格希拉里(19531959年)(196
6、91973年)(2009至今)A美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C中国正在崛起D中美在发展中需要相互合作12“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
7、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二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技术合作不针对第三国。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依据材料一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的基本特点。从国际因素方面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中苏(俄)关系有哪些主要不同?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
8、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 反而增强。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材料二 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
9、,向所有国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四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岳麓书社出版历史必修请回答:(1)上述四则材料中,有的观点可以互相印证,有些观点却互相矛盾。请
10、你就这两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 (2)据以上材料,结合你自己的看法,综述马歇尔计划的作用。答案1D2B3B4C5B6D7B8A9C10A11A12B13(1)特点:“一边倒”(联苏抗美,中苏结盟,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等。)成因:美苏冷战。(2)不同:由军事同盟关系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明确针对日本到不针对第三国。根本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4(1)相印证:四则材料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若回答:材料一、四都认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想通过经济援助来控制欧洲;或者材料一、三都认为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道路。均可)相矛盾:材料二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美国向所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材料四认为,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外,目的是遏制苏联。(2)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加强了美欧联系);促进了西欧经济恢复、发展和走向一体化。(其他合理答案适当给分) 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