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尖子生学语文借同义词释文言词义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 刘海燕社会发展,语言演变。文言难,在“古”字上,时代久远,面目陌生,理解困难,试题涉及古今不一致、一词多义等许多方面,难学、难译,得分低。化难为易,需明白“今”,语言演变过程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相异的背后必有相同的一面,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寻找它们的联系,并加以充分利用,由近知远,由古识今。文言词义的理解是文言学习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国古代文献语言学中它属于训诂的范围,其中用得最多的、最普遍的义训是同义词训释法,如“明,朗也”,同义词大量用于词义解释,同义词也经常广泛连用。古汉语同义词丰富,沿袭下来,现代
2、汉语同义并列词在词汇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借同义词解文言词义不失为一种有效办法。一、借古代汉语同义词释文言词义古汉语同义词运用非常广泛,有的沿用至今,如“逃:亡”;有的现在不同义了,如“树:艺”,上古都为种植,孟子许行“树艺五谷”,后来不同义了,借同义互释法,能有效解难解疑,准确释义。1.利用同义词相连构成同义复词释义指两个同义词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联合词组表同一个意思。高考示例(04全国河南、山东等地)11题B祷请:向神灵祈求。C访问:咨询,打听。D行旅:旅行,游览。(这几个词都可看作同义复词,其中D处该活用为名词)。 (02春高)A铨简,(均为选拔义,在“而翁长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3、陛下”中就是此义)。 (05全国。四川等地)11翻译: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其中“猝遽”均为“仓促”义,“谴让”均为“责备”义)。 (05全国III。河南等地)11翻译: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危笃”均为“病重”,“疾病”为“重病”)这类现象在教材中比比皆是。立诛杀曹无伤(诛:杀)(鸿门宴)。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问:讯)(桃花源记)。 媪之送燕太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念:悲)(触龙说赵太后)。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迁:灭)(六国论)。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归:还,迎:取)(
4、孔雀东面飞)。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从:许)(孔雀东面飞)。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逼:迫)(孔雀东面飞)。 天涯若比邻(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窃爱怜之(怜:爱)(触龙说赵太后)。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谏太宗十思疏)。2.利用相同结构中的同义词释义同字重出,是古人行文的一忌,处于相当位置的两个词具有相同、相近意义,彼此对照,成为互文,这在古文中经常见到,掌握古人行文的这一习惯,有助于我们通过比较获得词义。高考示例(01高)齐人追亡逐北(追:逐,亡:北)。 (05上海卷)所忧者气峻而骄(峻:骄,高傲)。 (05全国I)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史力也。(忧:思,忧虑)
5、。教材中例子多。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胜)(鸿门宴)。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率:将)(过秦论)。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息:绝,交:游)(归去来兮辞)。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被)(屈原列传)。另外成语中也多,如殚精竭虑(殚:竭),珠联璧合(联:合),提纲挈领(提:挈),连篇累牍(连:累),痛心疾首(痛:疾)。二、借现代汉语同义词释文言词义古汉语单音词多,演变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居多了,这些单音词变成了语素,义项发生变化,或者失落,或只保留在合成词、成语中。单音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可利用现代汉语同义双音词组合法来分化、限制多义,解释语境中的文言词义。高考示例(00春高)假以雄
6、权,而触物便发(“假”可组合成“假借”,“假”即“借”义,“借助”的意思)。 (00春高)臣之恨矣(“恨”可组合成“遗恨”,“恨”即“遗”义,“遗憾”的意思)。 (03高)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恶”可组合成“厌恶”,“闻”可组合成“听闻”“听”的意思,“佞”可组合成“奸佞”)。 (03高)11题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遇”可组合成“待遇”,“遇”即“待”义,“对待”的意思)。 (04全国。海南等地)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益”可组合成“增益”,“益”即“增”义,“增加”的意思;“过”可组合成“过错”,“过”即“错”义,“过错”的意思)。 (03安徽春高)曰:“丞慢我”(“慢”可组合
7、成“怠慢”,“慢”即“怠”义,“怠慢”的意思)。 (04天津卷)意气益厉,乘胜逐北(“逐”可组合成“追逐”义;“北”可组合成“败北”,“北”即“败”,此处为“败兵”的意思)。 (04全国河南等地)谷稼以登(“登”可组合成“丰登”,“登”即“丰”义,“丰收”的意思)。 (05上海卷)于是不复冀其相知(“冀”可组合成“希冀”,“冀”即“希”义,“希望”的意思)。 (05福建卷)5题B杳莫测其所穷穷:尽、完(“穷”可组合成“穷尽”,“尽、完”的意思)。 (11)(05浙江卷)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更”可组合成“更换”,“换”的意思。 (12)(05天津卷)11题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谋”可组合成“谋划”,但此处则不合语境,应该组合成“图谋”义)。教材中的例子如下。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毫杰,莫能与之争(“方”组合成“方正”,“正”的意思)(伶官传序)。 左手把秦王之袖(“把”组合成“把握”,“握住”的意思)(刺客列传)。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怜”组合成“怜爱”,“爱”的意思)(孔雀东面飞)。 劝学(“劝”组合成“劝勉”,“勉励”的意思)(劝学)。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组合成“背负”,“背”的意思)(齐桓晋文之事)。借助同义词解文言词义,可以化难为易,便于理解、记忆,但需结合语境,认真辨析。 3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