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73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4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17 实验探究与评价_部分1.pdf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过滤 操作 无水 Na2SO4 干燥过滤操作 浓盐酸酸化 蒸发浓缩 冷却,过滤 备战 2013 高考化学 6 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 17 实验探究与评价【2012 高考】(2012广东)33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CH3+2KMnO4 COOK+KOH+2MnO2 +H2O COOK+HCl COOH+KCl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 KMnO4 溶液在 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已知:苯甲酸分子量 122,熔点 122

2、.4,在 25和 95时溶解度分别为 0.3 g 和 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1)操作为 ,操作为 。(2)无色液体 A 是 ,定性检验 A 的试剂是 ,现象是 。(3)测定白色固体 B 的熔点,发现其在 115开始熔化,达到 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 B 是苯甲酸与 KCl 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 B 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 Cl 干燥白色晶体,白色晶体是苯甲酸(4)纯度测定:称取 1.22

3、0g 产品,配成 100ml 甲醇溶液,移取 25.00ml 溶液,滴定,消耗KOH 的物质的量为 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4)(2.401031224)/1.22100%;96%【解析】整个流程大致过程为:反应后的苯甲酸钾和未反应的甲苯通过分液,分为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成分主要是甲苯,水相主要是苯甲酸钾;有机相通过无水硫酸钠部分水后,再反应混合物 滤液 有机相 水相 无色液体 A 白色固体 B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考点定位】有机实验设计与探究(2012福建)25.(15 分

4、)实验室常用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填序号)A.往烧瓶中加人 MnO2 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人浓盐酸(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与足量 AgNO3 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 AgCl 质量。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丙方案:与已知量 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 CaCO3 质量。丁方案:与足量 Zn 反应,测量生成的 H2 体积。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

5、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a.量取试样 20.00 mL,用 0.1000 molL-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 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已知:Ksp(CaCO3)=2.810-9、Ksp(MnCO3)=2.310-11 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i)使 Y 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ii)反应完毕,每间隔 1 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

6、因素)。由于 KSP(MnCO3)M(CaCO3),故最终剩余的固体质量增加,导致测得的 c(H)偏小。Zn 与盐酸反应放热,因此,冷却后气体的体积将缩小。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答案】(1)ACB(按序写出三项)(2)残余清液中,n(Cl-)n(H+)(或其他合理答案)0.1100 偏小 ()Zn 粒 残余清液(按序写出两项)()装置内气体尚未冷至室温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基本操作、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等,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2012四川)28.(17 分)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如

7、下实验流程:实验中,先用制的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毕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下图 A、B、C 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 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 m1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m2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1L。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 D 的质量 m3g、洗气后装置 D 的质量 m4g、生成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2L。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2)检查 A 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

8、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甲小组 A 氢氧化钙、硫酸、硫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小组 浓氨水、氢氧化钠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4)甲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5)乙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氨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的名称是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CaSO4+2NH3+H2O;乙小组用浓氨

9、水、氢氧化钠固体制备氨气不需加热,故选用 B 装置。浓氨水中存在 NH3+H2ONH3H2ONH4+OH-,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 NH3 的溶解度减小,NH3 从氨水中析出,同时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生成大量 OH-,促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生成更多 NH3,从而使 NH3 从氨水中析出。(4)甲小组 2NH3+3CuO3Cu+N2+3H2O,由此可知,m1 m2 为参加反应的 CuO 中氧的质量,物质的量为(m1 m2)/16,即 NH3 中 H 的物质的量为(m1 m2)/8。测的 N2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V1L,则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V1/22.4,则氨分子中

10、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V1/22.4):(m1 m2)/8,化简得 V1/2.8(m1 m2)(5)洗气前装置 D 前后的质量差包含未参加反应的 NH3,使得氢原子的物质的量增大,比值减小。要使没定值准确,只要找一种不吸收 NH3的干燥剂即可,故可选用碱石灰。【考点定位】本题通过 NH3和氨气中 N、H 原子个数测定来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涉及到仪器的识别、气密性的检查、实验误差解释、相关计算、实验评价及设计。(2012大纲版)28(15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 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1)制备一氧

11、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时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 1 c.熄灭酒精灯 2(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 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4.8g,则原样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 m(CuO)=1g,则样品中 Cu 的质量为 5-1

12、=4g,Cu 的质量分数为%80%10054。(5)将样品溶于 H2SO4,其中 CuO 被溶解,过滤出不溶物,洗涤、干燥、称得的质量即为 Cu 的质量。【考点定位】实验制备 CO 中实验的基本操作与现象,样品中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案的设计。(2012重庆)27.(15 分)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262()Mg Al OHCl xH O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2MgOAlHCl、和水蒸气,现用题 27 图装置进行试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1)262)Mg Al OHCl xH O(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 C、D 的增重来确定 x,则装置的连接顺

13、序为 (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 C 的作用是 。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3)加热前先通2N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 C、D 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2N 的作用是 、等.(4)完全分解后测得 C 增重 3.65g、D 增重 9.90g,则 x=.若取消冷却玻管 B后进行试验,测定 x 值将 (填“偏高”或“偏低”)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5)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y(CO3)yzH2O,该生成物能发生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为样品,用(2)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 z,除

14、测定 D 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 .(2)C 吸收 HCl,D 吸收 H2O,需先吸收水,再吸收 HCl,另外注意导管应长进短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 HCl 气体,通过与 D 增重的量,共同求得 x 值;该过程有气体生成,连接好装置后需检验气密性(3)该实验目的为通过装置 C、D 增重,来判断化学组成,故需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 C、D 中完全吸收,同时也防止产生倒吸现象(4)n(HCl):n(H2O)=2:(5+2x)=36.5g/36.5:9.9g/18 可求得 x=3;若去掉冷却玻璃管,使热的空气可以通过 C、D,使结果偏低(5)要求得 x,在方程式中需知两种物质的量,所以可以是

15、装置 C 的增重及样品质量,样品质量及其分解后残余物质量,装置 C 的增重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都可以解决。【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2012浙江)2814 分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OCH3 C OCH3 C OAlCl3C CH3OOHCCH3O 制备过程中还有+AlCl3COOHCH3+HClCOOAlCl2CH3等副反应。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I)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 20 g 无水 AlCl3 和 30 mL 无水苯。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 6 mL 乙酸酐和 10 mL 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缓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

16、流 1 小时。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分离与提纯: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 水层用苯萃取,分液 将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 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 a 的名称:_;装置 b 的作用:_。(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_。A反应太剧烈 B液体太多搅不动 C反应变缓慢 D副产物增多(4)分离和提纯操作的目的是_。该操作中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_(填“是”或“否”),原因是_。(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并洗净备用

17、。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并_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卷上静置片刻,分层。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来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_。【解析】()仪器 a 为干燥管,装置 b 的作用是吸收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 HCl 气体;()由于三氯化铝与乙酸酐均极易水解,所以要求合成过程中应该无水操作;()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会导致反应太剧烈及产生更多的副产物;()水层用苯萃取并分液的目的是把溶解在水中的苯乙酮提取出来以减少损失,由于乙醇能与水混溶

18、,所以不能用酒精代替苯进行萃取操作;()分液漏斗使用前须进行检漏,振摇后要进行放气操作,放下层液体时,应该先打开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然后再打开下面的活塞;()蒸馏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项,、项的装置容易导致低沸点杂质混入收集到的产品中。【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苯乙酮和实验能力。(2012浙江)2614 分已知:I22223S O 246S O 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物质 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

19、1012(1)某酸性 CuCl2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FeCl3,为得到纯净的 CuCl22H2O 晶体,加入 调至 pH4,使溶液中的 Fe3转化为 Fe(OH)3 沉淀,此时溶液中的 c(Fe3)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 CuCl22H2O 晶体。(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 CuCl22H2O 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 CuCl2,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 CuCl22H2O 晶体得到纯的无水 CuCl2 的合理方法是_。(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 CuCl22H2O 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 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质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 0.36 g 试

20、样溶于水,加入过量 KI 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 0.1000 mol/L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 Na2S2O3 标准溶液 20.00 mL。可选用_作滴定指示荆,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CuCl2 溶液与 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试样中 CuCl22H2O 的质量百分数为_。(1)CuO(2)CuCl2+H2O CuO+2HClCuCl22H2O 晶体在 HCl 气流中加热脱水【解析】(1)调节溶液 pH 时不应该带入其它杂质,故可选择 CuO 或 CuCO3 等固体消耗溶液中的 H+,使其 pH 升高;当溶液的 pH=4 时,c(H+)=110-4

21、 mol/L,c(OH)=110-10 mol/L,由 Fe(OH)3 的 Ksp 计算可得 c(Fe3+)=Ksp/c3(OH)=2.610-39/110-30=2.610-9 mol/L。(2)由于CuCl2 在加热过程中水解被促进,且生成的 HCl 又易挥发而脱离体系,造成水解完全,碱式氯化铜或氢氧化铜,以至于得到 CuO 固体,而不是 CuCl2,2CuCl22H2O Cu(OH)2CuCl2+2HCl+2H2O;想得到无水 CuCl2 的合理方法是,让CuCl22H2O 晶体在干燥的 HCl 气流中加热脱水。(3)滴定前的处理过程中将发生下列反应:2Cu2+4I-=2CuI+I2,滴

22、定过程中 I2 消失是滴定的终点,所以可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滴定终点为:蓝色褪去,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颜色;从反应 2Cu2+4I-=2CuI+I2,I2+2S2O32-S4O62-+2I-,可知 Cu2+S2O32,n(Cu2+)=0.100 mol/L0.020 L2103 mol,m(CuCl22H2O)=2103 mol171 g/mol=0.342g,则试样中 CuCl22H2O 的含量为 95%。【考点定位】本题考查 Ksp 计算、滴定和物质制备。(2012安徽)28(13 分)工业上从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铅膏(主要成分为 PbSO4)发生反应:PbSO

23、4(s)+CO32(aq)PbCO3(s)+SO42(aq)。某课题组用 PbSO4 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 Na2CO3 和 NaHCO3 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 溶液中 PbSO4 转化率较大,理由是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 PbCO3 受热都易分解生成 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 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

24、设三:假设一:全部为 PbCO3;假设二:;假设三:。(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定量研究:取 26.7mg 的干燥样品,加热,测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25.【答案】K=c(SO42)/c(CO32)Na2CO3 Na2CO3 溶液中 c(CO23)大 全部为 2PbCO3Pb(OH)2 PbCO3 与 2PbCO3Pb(OH)2 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充分加

25、热样品分解,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蓝色,则假设一成立;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假设一不成立。同意 若全部为 PbCO3,26.7 mg 完全分解后,其固体质量为 22.3m g(其他答案合理均可)21.0 固体质量/mg 26.7 22.4 0 200 400 温度/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考点定位】本题属假设型实验题,以铅蓄电池的铅回收为情境,将化学平衡、沉淀的转化、实验探究、计算等内容融合在一起,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及运用相关知识对实验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考查运用文字表达分析解决问题过程并做出

26、合理解释的能力。(2012天津)9(18 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 70Cu、25Al、4Fe 及少量 Au、Pt 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第步 Cu 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得到滤渣 1 的主要成分为_。第步加 H2O2 的作用是_,使用 H2O2的优点是_;调溶液 pH 的目的是使_生成沉淀。用第步所得 CuSO45H2O 制备无水 CuSO4 的方法是_。由滤渣 2 制取 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上述三种方案中,_方案

27、不可行,原因是_;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方案更合理。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 CuSO45H2O(Mr250)含量。取 a g 试样配成 100 mL 溶液,每次取 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 c mol 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 EDTA 溶液 b mL。滴定反应如下:Cu2+H2Y2 CuY2+2H+写出计算 CuSO45H2O 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_;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下列操作会导致 CuSO45H2O 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 EDTA

28、 反应的干扰离子 3Cu2+2NO+4H2O;金属混合物中只有 Au 和 Pt 不溶于硝酸,其是滤渣的主要成分;(2)第步加入过氧化氢的目的是将 Fe2+氧化为 Fe3+;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时生成的是铁离子和水,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调整 pH 值,使溶液中的 Fe3+、Al3+转化为沉淀;(3)用第步中所得的五水硫酸铜制取无水硫酸铜的方法是加热脱水;(4)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以此为基础分析该探究小组设计的三种方法,其中方案甲中制得产品中一定含有较多的 Fe2(SO4)3 杂质;方案乙和丙中,从原子利用的角度考虑,乙方案最合理;(5)根据探究小组的方案,可知计算五水

29、硫酸铜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滴定过程中,未干燥锥形瓶,对结果无影响,排除 a;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造成消耗 EDTA 的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排除 b;未除净干扰离子,造成 EDTA 消耗偏多,测定结果偏高,选 c。【考点定位】此题以硫酸铜和硫酸铝的制备为载体,综合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试剂的选择、实验方案的选择、计算结果的求算等知识。(2012全国新课标卷)28.(14 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1)在 a 中加入15mL 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 b 中小心加入 4.0mL 液态溴,向a 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

30、产生,是因为生成了 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 d 的作用是 ;苯 溴 溴苯 密度/gcm30.883.101.50 沸点/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微溶微溶微溶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析提纯:向 a 中加入 10mL 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滤液依次用 10mL 水、8mL10%的 NaOH 溶液、10mL 水洗涤。NaOH 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是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填入

31、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4)在该实验中,a 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2012上海)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废铜屑制硝酸铜 如图,用胶头滴管吸取浓 HNO3 缓慢加到锥形瓶内的废铜屑中(废铜屑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溶液。步骤二: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向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至 70左右,用 0.4 molL 的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8.5,振荡,静置

32、,过滤,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完成下列填空:35写出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6上图装置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_。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 NaOH外,还有_(填写化学式)。37步骤二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_、_(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洗涤的目的是_。38步骤二的滤液中可能含有 CO32,写出检验 CO32的方法。39影响产品产量的主要因素有_。40若实验得到 2.42 g 样品(只含 CuO 杂质),取此样品加热至分解完全后,得到 1.80 g 固体,此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是_。【答案】35Cu4H2NO3 Cu22NO22H2O 36吸收

33、氮氧化物(合理即给分);NaNO3、NaNO2 37烧杯、温度计;除去产品表面吸附的硝酸钠 38取样,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说明有 CO32 39温度、pH 40092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解得:x=220 g w(Cu2(OH)2CO3)=g42.2g22.210092。【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物质。(2012上海)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完成下列填空:4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

34、NH4HCO3 晶体。42含 0.800 mol NH3 的水溶液质量为 54.0 g,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至反应完全,过滤,得到滤液 31.2g,则 NH4HCO3 的产率为_。43粗盐(含 Ca2+、Mg2+)经提纯后,加入碳酸氢铵可制得碳酸钠。实验步骤依次为:粗盐溶解;加入试剂至沉淀完全,煮沸;_;加入盐酸调 pH;加入_;过滤;灼烧,冷却,称重。44上述步骤中所加入的试剂为_、_。45上述步骤中加盐酸调 pH 的目的是_。46为探究 NH4HCO3 和 NaOH 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含 0.1 mol NH4HCO3 的溶液中加入 0.1 mol NaOH,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

35、稀溶液。若有沉淀,则 NH4HCO3 与 NaOH 的反应可能为_(写离子方程式);若无沉淀,则 NH4HCO3 与 NaOH 的反应可能为_(写离子方程式)。该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若有,提出修正意见。【答案】41(NH4)2CO3 4292 43过滤;碳酸氢铵 44氢氧化钠、碳酸钠 45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6HCO3 OHCO32 H2O NH4 OHNH3H2O 需先煮沸,然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解析】41开始时氨水过量,所以先生成碳酸铵。42根据氨守恒 08 mol 氨气结合 08 mol CO2 制得 08 mol 碳酸氢铵(632 g),08 mol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

36、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CO2 的质量是 352 g,根据质量守恒制得的碳酸氢铵的质量是:540 g352 g312 g=58 g,则产率是 58 g/632 g=092。43Ca2、Mg2沉淀后要进行过滤;根据信息知加入碳酸氢铵制得碳酸钠。44除杂时不能引入杂质,先加 NaOH 除去 Mg2,再加入碳酸钠除去 Ca2。45除去 Ca2、Mg2沉所加试剂都是过量的,加盐酸除去杂质。46若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可知加入 NaOH 后产生了 CO32,说明 HCO3 与 OH发生反应;若无沉淀生成,可知加入 NaOH 后没有产生 CO32,说明是 NH4 与 OH发生反应【考点定

37、位】本题考查制取碳酸氢铵中的定量与定性分析。(2012江苏)B 实验化学 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 Na2SO3、SO2、HCHO 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烧瓶中(装置如图10 所示)加入一定量Na2SO3 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 约为4,制得NaHSO3 溶液。步骤2:将装置A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 90益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1)装置B 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 。(2)步骤2 中

38、,反应生成的Zn(OH)2 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 。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 外还有 (填化学式)。(3)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滤渣的主要成分有 、(填化学式)。(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益以上发生分解。步骤3 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 。【答案】21.(12 分)选做题 B 实验化学(1)NaOH 溶液 (2)快速搅拌 HCHO(3)吸滤瓶 布氏漏斗 Zn(OH)2 Zn(2012海南)17.(9 分)实验室制备 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 l

39、40脱水生成乙醚。图10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 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一 l30 9-1l6 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 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 C 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

40、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4)将 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 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 D,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知识。(2012北京)27.(15 分)有文献

41、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试管中的药品 现象 实验 2mL 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 NaOH 溶液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 附着银镜 实验 2mL 银氮溶液和 数滴浓氨水 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和实验的差异,查阅资料:aAg(NH3)2+2H2O=Ag+2NH3+H2O b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 Ag2O(I)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2)经检验,实验的气体中有 NH3,黑色物质中有 Ag2O.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NH3,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 Ag2O 的原因

42、是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 NaOH 还原 Ag2O。实验及现象: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4)重新假设:在 NaOH 存在下.可能是 NH3 还原Ag2O。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 氨水制取 NH3 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 Ag(NH3)2OH 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 NaOH 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 也参与了 NH3 还原 Ag2O 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有部分 Ag2O 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

43、,依据的现象是 。(6)用 HNO3 消洗试管壁上的 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AgNO3 溶液和氨水;(2)试纸变蓝;在 NaOH 存在下,加热促进 NH3.H2O 的分解,逸出 NH3,促使 Ag(NH3)2+2H2OAg+2NH3.H2O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Ag+和 OH-反应立即转化为 Ag2O: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2Ag+2OH-=Ag2O+H2O;(3)过量 NaOH 溶液;(4);(5)Ag2O+4NH3.H2O=2Ag(NH3)2OH+3H2O;与溶液接触的试管壁上析出银镜;(6)Ag+2HNO3(

44、浓)=AgNO3+NO2+H2O。【解析】:(1)配制银氨溶液时,所使用的试剂是:AgNO3 溶液和氨水;(2)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NH3 时,会观察到试纸变蓝;生成 Ag2O 的原因是:在 NaOH 存在下,加热促进 NH3.H2O 的分解,逸出 NH3,促使Ag(NH3)2+2H2OAg+2NH3.H2O 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Ag+和 OH-反应立即转化为 Ag2O:2Ag+2OH-=Ag2O+H2O;(3)若是 NaOH 还原 Ag2O时,可向其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4)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 NH3 的最简装置为:;(5)Ag2O 溶解在氨水中的反应方程式为:Ag

45、2O+4NH3.H2O=2Ag(NH3)2OH+3H2O;由于与溶液接触的试管壁上析出银镜,可证明假设成立;(6)银是不活泼的金属,其和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和铜相似为:Ag+2HNO3(浓)=AgNO3+NO2+H2O。【考点定位】此题以银氨溶液和银镜反应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化学实验知识。【2011 高考】(2011安徽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 Fe 粉中加入稀 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 KSCN 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 HNO3 将 Fe 氧化为 Fe3B Agl 沉淀中滴入稀 KCl 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 比 Agl

46、 更难溶 C Al 箔插入稀 HNO3 中 无现象 Al 箔表面被 HNO3 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解析】Fe 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是 Fe3+,但过量的铁会继续和 Fe3+反应,将其还原成 Fe2+,即溶液中不存在 Fe3+,所以滴入 KSCN 溶液不可能显红色,A 不正确;AgI 的溶度积常数小于 AgCl 的溶度积常数,所以 Agl 沉淀中滴入稀 KCl 溶液不可能产生 AgCl 沉淀,B 不正确;Al 箔插入稀 HNO3 中,首先硝酸会和 Al 箔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然后再和单质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硝酸被还原生成 NO

47、 气体单质铝表面的氧化膜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所以 C 也不正确;氨水在溶液中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显碱性,当遇到红色石蕊试纸时会显蓝色,因此只有选项 D 正确。【答案】D(2011广东卷)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浓氨水生石灰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A、实验 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浓 H2SO4 B、实验 II:酸性 KMnO4 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 III:微热稀 HNO3 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 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2011天津卷

48、)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 BaCl2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 SO42 B 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 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 Na+,无K+D 滴加稀 NaOH 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NH4【解析】能与 BaCl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除了 so42以外,还可以是 SO32、CO32、以及 Ag等,因此选项 A 不正确;CCl4 的密度大于水的,而单质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溶液显紫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所以只

49、能是原溶液中的 I被氯水氧化成单质碘的,即选项 B 正确;因为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而在实验中并没有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所以不能排除 K+,选项 C 不正确;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如果铵盐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且不加热时,产生的氨气不会挥发出来,红色石蕊试纸就不会变蓝色,所以选项 D 也不正确。【答案】B(2011重庆卷)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A.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坩埚、温度计、硫酸铜晶体)B.蛋白质的盐析(试管、醋酸铅溶液、鸡蛋白溶液)C.钠的焰色反应(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D.肥皂的制取(蒸发皿、玻璃棒、甘油

50、)【解析】本题考察常见的基本实验原理及仪器的使用和选择。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定所需要的实验用品是:托盘天平、研钵、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酒精灯、硫酸铜晶体,不需要温度计 A 不正确;醋酸铅属于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盐析,B 不正确;焰色反应时需要铂丝,铂丝需要用盐酸洗涤,所以 C 是正确的。制取肥皂需要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甘油属于多元醇不是油脂,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因此选项 D 也不正确。【答案】C(2011重庆卷)不能鉴别 AgNO3、BaCl2、K2SO3 和 Mg(NO3)2 四种溶液

51、(不考虑他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A.盐酸、硫酸 B.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氨水、硫酸 D.氨水、氢氧化钠溶液(2011四川卷)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 Fe(NO3)2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 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 分解生成了 NO2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 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 Cu(OH)2 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 H2SO4,加热至 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红色褪去。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D 向饱和 Na2CO3

52、中通入足量 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 NaHCO3【解析】在酸性溶液中 NO3具有氧化性,被 Fe2还原成 NO 气体,NO 气体在管口遇空气氧化成 NO2;没有加碱中和酸,不能说明是否水解;无水乙醇中加入浓 H2SO4 加热时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不一定是乙烯。【答案】D(2011上海卷)草酸晶体(H2C2O42H2O)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产生 H2O、CO 和 CO2。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解析】根据草酸晶体的性质不难得出答案是 D。【答案】D(2011江苏卷)高氯酸铵(NH4Cl

53、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1)若 NH4Cl 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 NH4ClO4 和 NaCl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30 和 0.l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 9)。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 NH4ClO4 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干燥。(3)样品中 NH4ClO4 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 10 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步骤 1:按图 10 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54、。步骤 2:准确称取样品 a g(约 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 150mL 水溶解。步骤 3:准确量取 40.00mL 约 0.1 molL1H2SO4 溶解于锥形瓶中。步骤 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 20mL3 molL1NaOH 溶液。步骤 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 100mL 溶液。步骤 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 23 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步骤 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 c molL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OH标准溶液 V1mL。步骤 8.将实验步骤 17 重复 2 次 步骤 3 中,准确量取 40.00mlH2SO4 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55、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步骤 17 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 (填写步骤号)。为获得样品中 NH4ClO4 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分析】本题以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制取和分析为背景的综合实验题,涉及理论分析、阅读理解、读图看图、沉淀制备、沉淀洗涤、含量测定等多方面内容,考查学生对综合实验处理能力。【备考提示】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误差分析、物质的除杂和检验等内容依然是高三复习的重点,也是我们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答案】(1)氨气与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 (3)酸式滴定

56、管 1、5、6 用 NaOH 标准溶液标定 H2SO4 溶液的浓度(或不加高氯酸铵样品,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进行蒸馏和滴定实验)(2011江苏卷)草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制备草酸的装置如图 14 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实验过程如下: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瓶中 控制反应液温度在 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HNO3 与 98%H2SO4 的质量比为 2:1.5)溶液 反应 3h 左右,冷却,抽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1)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需用的试剂为 。(2)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率下降,其原因是 。(3)装置 C 用于尾气吸收,当尾气中 n(NO2):n(NO)1:1 时,过量的 NaOH 溶液能将 NOx全部吸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与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相比较,若用淀粉水解液吸收尾气,其优、缺点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