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备课栏 及学生笔记栏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学习重点 1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感悟人物鲜明的形象特征。学习难点: 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学习课时: 2课时学习过程:预习天地:1.给下面加点的字读准字音 昳( )丽 朝( )服 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间( )进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谓其妻曰(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皆朝于齐( )皆以美于徐公( ) 必以情( )时时而间进(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解
2、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古今义。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古义: _ 今义:_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古义: _ 今义:_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_ 今义:_能谤讥于市朝。古义:_ 今义:_4、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5、一词多义 乃重修岳阳楼(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修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 邹忌修八尺有余( ) 诚 帝感其诚( ) 皆朝于齐(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 ) 朝服衣冠 ( ) 孰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 )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_ 三个人回答身份地位的
3、不同,语气上有什么样得差别?_(3)威王又怎么去做得呢?起到了什么效果呢?_(4)人物形象分析: (5)课文说明道理:_(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快乐课课练 1、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的历史著作 。讽谏的意思是_ .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_ _.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_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A时时而间进( ) B期年之后( )3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4、“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译文: (4
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译文: 黄石市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
6、“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2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义项有:作动词,计算。作动词,列举。二读“ sh ”,义项有:表事物的数目。 作名词 ,规律,气数。三读“ shu ”,义项有: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分) 读音
7、: 词义: 3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辍耕之垄上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6.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教师备课栏及学生笔记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