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 语文分值:150分 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绿荫。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年锤炼的中国智慧,用岁月的厚重重新唤起我们的文化记忆。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是有根、有传统的。传统书院不仅记录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以其新的形式焕发出青春活力。
2、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如何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不应只是存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精致而脆弱的陈列品;它更应当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文脉因人而兴,亦因人而系。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目前,各地书院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课外拓展、网络传播目前,有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书院在与其它文化生命体交流互动、相谐相生的过程中,成为
3、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瑰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长久而永恒的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我们应守住书院根脉,呵护书院历史,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去芜存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无限风采与永久魅力。(摘编自书院精神为现代人撑起心灵的绿荫)材料二山林蔚秀,清溪湛湛,登上钟灵毓秀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依然氤氲着书卷墨者。白鹿洞最早因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豢养白鹿而得名。1179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江西为官时曾造访书院
4、,见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深感惋惜,向朝廷呈报修复书院。朱熹的设想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但他依然坚持己见,自任洞主,制定教规,聘师聚徒,划拨田产,苦心经营。鹅湖书院“朱陆之辩”后,朱熹还曾邀请心学大家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并请人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镌刻入石。不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为后世诸多书院效仿,影响深远。李宁宁教授评价道:“揭示是对儒家精神和教育思想的高度凝练,确立了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如今,在书院的朱子祠中依然可见清乾隆年间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为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5、,明辨之,笃行之,此为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此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此为接物之要。”言简意赅的书院学规,凝聚了书院教育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儒家教育以“明人伦”为根本目的的价值旨归。“揭示是白鹿洞书院的灵魂,是后世学校教育的参考榜样。在五条要求中有四条涉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只有一条谈及做学问,这在当时科举既成终南捷径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白鹿洞书院研究员闵正国表示。书院之宝贵精神向来不拘于一院,其影响力可突破地域甚至国界的限制。据利玛窦书信集所记,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在书信中多处提到白鹿洞书院,“
6、他们待我十分客气与敬仰,对人生等重大问题常和我辩论”,并与时任白鹿洞书院院长章潢结为好友。揭示不仅在中国书院发展中意义重大,对朝鲜、韩国、日本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整个东亚儒文化圈中,白鹿洞书院传承与彰显的儒家教育思想不仅是一国之财富,更是可供其它国家共同分享的富矿。至今在日本与韩国的乡校,仍有悬挂和集体吟诵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活动。日本兴让馆山长,每天早上招集生徒一同齐诵揭示,申明义理,已成为兴让馆的传统。”李宁宁介绍说。“言忠信,行笃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育思想的认可和广泛传播,彰显出优秀中华文化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进入21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强化道德建
7、设等方面为全球提供重要启示和解决路径。“国学应当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支撑,而书院的新角色应为国学的道场。”李宁宁说道,“这不是唯我独尊的文化自大和文化独白,而要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经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创建和涵养儒学乃至传统文化新面貌和新境界。”(摘编自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不应是存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精致脆弱的陈列品,而是要进行创新。B.“言忠信,行笃敬”“行有不得,反求诸已”等精神都是传统书院经千年锤炼的中国智慧。C.朱熹造访白鹿书院时感慨书院昔盛今衰
8、,经请示批准后修复书院,自任洞主,苦心经营。D.书院学规言简意赅,不仅凝聚了儒家教育的指导方针,而且明确了书院教育的价值旨归。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开篇的景物描写,既实写山中所见,又象征书院历经百年不衰,同时避免语言枯燥。B.揭示出现才确立了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说明此前并无书院教育。C.揭示要求中有四条涉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一条谈及做学问,说明书院很重视为人。D.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让书院展现出时代风采与魅力。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书院作用的一项是(3分)A.记录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B.为现代人们撑起
9、了一片心灵绿荫C.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 D.“国学”的道场4.分别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角度概括材料二的主要特点。(4分)5.如果你是某书院院长,你会如何发展书院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本题共4小题,16分)一份久远的歉疚 阎连科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20世纪70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
10、读小说因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
11、读书上学的情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就都各自吃饭去了。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
12、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他答着去了。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下午,下地劳动,不
13、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我从床上坐了起来。二姐说:“你没睡?”我以“嗯”做了回答。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
14、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
15、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选自今日文摘)2020年第14期)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3分)A. 首段列举了几个典型事例“说不清自己出生年月”“村人们说到公元年月要愣怔半晌”,表现了当时农村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B. 在文章中,“无为而治”“随遇而安”表明了我在开始时对考高中的态度很随便,后来我遇到村里的知青,态度发生了改变。C. “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这句话饱含深意,写出了我对外面生活的向往,我开始重新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D. 我的后辈们听了我和二姐的故事后”“ 都有
16、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 ,表明了两个时代差异很大,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是( )(3分)A. “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写出我和二姐此时因为只有一个人可以上学的问题而内心沉重。B. 下地劳动,不知为何姐没去,“晚饭,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这些语句引起读者的想象,为后文做了铺垫。C. 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增添了一丝轻快色彩。D. 文章描述男知青时,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与村民的不同,同时男知青“点头哼
17、哈”的态度和村民“先和他说话”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8. 请阅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及作用。(5分)9. 本文画线部分隐含着二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
18、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粵,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历枢密院检详,守右司郎中,迁左司郎中。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
19、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快怏成疾。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伲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节选自宋史,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B.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
20、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C.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D.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授,古代学官名称,宋代在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B.郎中,官名,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C.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进行祭祀,后借指国家。D.谥,古代皇帝、
21、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万里治理有道。他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时,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只在集市张贴逃避赋税者的名字,就交清了赋税,县里因而大治。B.杨万里带兵有方。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修筑寨堡在潮州震慑盗贼,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因而被征召为尚左郎官。C.杨万里勇于举贤。当杨万里和王淮谈及人才问题时,他写了朱熹等六十人的名字进献了。上去,而这些人也因此得到了王淮依次的任用和提拔。D.杨万里为人正直。他不惧强权势力,在韩诧胄掌权的时候,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又曾因反对
22、韩住胄专权僭越而忧愤不已,郁郁成疾。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5 分)(2)韩伲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5 分)(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8分)春怨 长信秋词(其三)(唐)刘方平 (唐)王昌龄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寂寞空庭春欲晚,楽花满地不开门。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14.从题材上看,两首诗都属 诗。其中,刘诗“金屋无人见泪痕”句引用的典故是_ _。(3分)15.两首诗都抒发了主人公的怨愤之情,请分析两首诗后两句表达技巧的不同。(6分)
23、(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感慨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词句是:“_,_。”(2雨霖铃中描写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的句子是:“_,_。”(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大战时周瑜儒将风采的是:“_”,战役结局是“_”。三、语言文字应用(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清代以来,盆景文化已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山石还是植物盆景已不再是宫廷或文人雅士的独享,而成为家家户户陈设中必不可少之物。盆景集自然与园林之妙,与庭院民宅相衬,装饰居室。清代的园艺和盆栽著述丰富,大量汇编和辑录前人成果。盆景
24、的普及,使得这一_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年节物件中的表现对象,也用于佛前供养,民间皮影戏中的道具.还是摄影术刚刚传入中国后,拍照中常用的背景这些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盆景生动地_了当时的民俗风情及市井生活,反映出人们_的娱乐消闲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是其在美学上的终极目标。盆景文化_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成为当代体验园林文化,打造诗意栖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今天我们透过“盆景”这一小小的隔窗,可赞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甚至是中国盆景文化,亦可深思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25、A.题材展现丰富多彩生发B.体裁再现丰富多彩深埋C.题材再现琳琅满目生发D.体裁展现琳琅满目深埋18.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微观的园林呈现为盆景.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B.盆景是微观的园林,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C.园林浓缩成自然山水.微观的园林呈现为盆景。D.盆景被浓缩成微观的园林,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可赞中国盆景文化甚至是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亦可深思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B.可深思中国盆景文化甚至是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亦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C.可赞古人非
26、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亦可深思中国盆景文化甚至是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D.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亦可深思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沖内涵甚至是中国盆景文化。20.阅读下面宣传使用公筷公勺的图片,拟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超过15个字。(6分)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6分)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近日表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全国50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约占92%,余下8%左右缴纳增值税的440万户纳税人征收率又从3%降为1%(其中湖北省免征)。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
27、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在企业面临疫情冲击下,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税费负担,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益最大。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邓小平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 习近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李克强高二开学月考后,学校要举行月考总结大会,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
28、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答案6. D D项,“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分析错误,“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只是他们对那段曾经的岁月不了解,并非无法理解和沟通,文末“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等也可以看出两代人是可以理解和沟通的。7. C C项,“热闹”分析错误,“有蛐蛐的叫声”以声写静;“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过度解读,本文中关于月光夜色的描绘并不在于烘托二姐形象,只是人物活动的环境。8. 含意:我对二姐有歉疚,我也认识到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要把这份特
29、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作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表达了我的观点,点明并加深了文章主旨。 9. 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如”笑容是凄淡的”“眼里含着泪水”。在弟弟面前强颜欢笑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如”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如“好好读书”的叮嘱,送给弟弟钢笔。10. C 解析 A.“杜门谢客”不能分开,排除A项;B.该句中“万里”是指杨万里,因此“杜门谢客万里”不通,排除B项;D.“万里三往不得见句子中“得”和“见不能分开排除D项。11.C 解析 “社” ,土神,“稷”,谷神。12.B解析杨万里只
30、是请求修筑寨堡,且并未因此授官。13.(1)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阙”“擢”“端人”各1分,句意2分)(2)韩鯇胄当政,想多方搜求四方知名的人士做辅佐他的人。(“ 用事”“网罗”“羽翼”各1分,句意2分)14.宫怨(“闺怨”也给分),金屋藏娇。15. 刘诗使用了描写,描写屋外庭空、梨花满地等冷清凄凉的景象,抒发情感;而王诗用议论,说明主人公“不及寒鸦”的现实,表达怨愤之情。刘诗使用了烘托手法,借庭院空寂,春晚花落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氛围,来烘托主人公的心情;王诗使用对比,将人与鸟对比,以人不如鸟来表达深沉的怨愤情感,深刻而丰富。刘诗借景
31、间接抒情,以凄清的景象,体现了主人公遭遇的可悲。王诗直接抒情,以寒鸦还可蒙受君恩,而人却难以靠近,显示出主人公的怨情。刘诗运用象征,“春欲晚”既指春天的逝去,又象征美人迟暮,突出身世的可悲,从而表达怨愤之情。王诗运用比喻,“日影”比喻君王的恩宠,以宫女不能得到君王宠幸,从而衬托出怨情。(每点2分,共6分)16.略17.A(题材,指文章、艺术作品的材料内容。体裁,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偏形式。从下文“佛前供养”“皮影戏道具”等的具体内容方面的展示可知用“题材”更合适。 再现,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展现,明显地表现出来。此空上下文谈的是盆景在当时 的环境下起到的作用,而不是“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32、”。所以不能用“再现”。丰富多 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此处语境更偏重于 “多种多样”,用“丰富多彩”更合适。生发,生长并发展。深埋一词若不看下文还可以 搭配,但下文偏重于说它成长起来后的作用,所以“生发”更合适)18.B(A项从并列句子句式尽量一致的原则来说不够整齐一致,另外句间关系缺乏关联。 C项“园林浓缩成自然山水”一句在内容表述方面不合逻辑,句式也不协调。D项前句 被动,后句判断句,句式不够协调,第一句表意上不合文章内容)19. C(从上文来看主要谈的是中国古代盆景文化,所以“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 想象力”一句是由上文自然得出的结论,而“亦可深
33、思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甚至 是中国盆景文化”一句则由古而今,谈到了日后的发展方面的思考。A项中“可赞”和 “精神内涵”的搭配不合理,“深思”支配“想象力”“创造力”显得缺乏内容上的合理性。 B项与C项在语序上有不同,与上下文内容搭配不够妥当。D项“中国盆景文化”归 属于“中国园林文化”,由“甚至是”可知前后应该是递进关系,故顺序有误。20.例:公筷公勺,幸福乘倍;公勺公筷,健康常在21关键信息:2020年上半年;(2分)我国减税降费力度大;(2分)小规模纳税人受益最大。(2分)22.略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杨万里考取宋高宗绍二十四年(1154)选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
34、县县丞。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入朝做丞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未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老百姓有逃避赋税的只把他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大治。时值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交相推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后杨万里迁太常博士,不久升太常寺丞兼吏部侍右郎官,又转将作少监,出任漳州知州,后改知常州,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提升他为
35、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以居丧去官。服丧期满,杨万里被征召为尚左郎官。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他日太子读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他说:“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等六十人的名字献上去,王淮依次提拔使用他们。杨万里历任枢密院检详官,暂时署理右司郎中,后升迁为左司郎中。杨万里后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暂时代理总管淮西和江
36、东军马钱粮。朝廷想在江南各郡实行铁钱,杨万里上疏称说铁钱不方便,不奉诏命,触犯了宰相的意思,改任赣州知州,杨万里不赴任,请求祠禄官,授给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从此不再出面了。韩伲胄当政,想多方搜求四方知名的人士做辅佐他的人。曾经修筑南园,嘱托杨万里做记,杨万里说:“官可以抛弃,记却不可写。”杨万里在家闲了十五年,都是韩伲胄把持国柄的时候。韩伲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非常忧愤,郁郁成疾。有一天忽然他的族子从外面来,立即告诉他韩伲胄对金用兵的事。杨万里听了失声痛哭,马上叫拿纸来写道:“韩伲胄是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轻易动兵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的头在此,却落得个报国无路,惟有一个人孤独忧愤!”又写了十四字留别妻子儿女,写完后就逝世了。杨万里擅长于诗歌,著有易传流行于世。光宗曾为他写“诚斋”二字,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死后赐谥号“文节”。- 1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