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领略文中树的形象,理解领悟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2. 理解、分析、鉴赏作者托物言志的手法,感受散文散而神聚的特点。教学过程一、 复习与树有关的古诗文,导入本课。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二、 学生默读课文,分享初步感受。预设问题:1.本文题为“树”,写了哪几种树?2.这几种树分别具有哪些特征?3.作者突出写出了它们各自怎样的内涵?三、依照原文顺序,诵读“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树”相关片段。引导学生边诵读边感受、概括它们的相同于与不同。相同:面对苦难的积极态度。不同:面对困难的不同方式菩提树:平静承受,承受中觉悟 圣诞树:救赎苦难中的凡人 棕榈树:顽强、坚韧地面对三、 诵读文章最后部分。思考:为什么“最怀念的是后院的桑”?四、 回味精彩片段,诵读精彩片段,思考其精彩之处。学生、老师之间积极互动、交流,着重于细节,以及耐人寻味的文字。五、 课后练习。观察一棵树,写一篇思考生活、人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