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答记者问 子贡:请大家安静,现在,请孔老师就大家所关心的孔子研究及中国教育问题,在这里回答各位的提问。(孔子欠身鞠躬) 记者:请问孔老师,您一生为中国文化做了很多的贡献,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请问您对此有何感想? 孔子:谢谢你的抬举,我是个很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我的学生倒是不少,所谓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都表现不错,各有各的本领。后来我的教科书全国通用,谓之“孔学”,也有人叫“儒学”,名目繁多,有人称我为“至圣先师”,言过其实,我是不赞成的。胡适先生说我是“孔家店”,其实我并不反对新文化运动,所谓复礼,并不是复旧,按当时的情况,礼崩乐坏,就是颠倒人伦
2、,对国家是很不利的,“克己复礼”就是说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恢复礼乐,逝者如斯,旧东西是没法恢复的。 记者:现在研究孔子的人越来越多,您对此如何看? 孔子:昨天颜回跟我说,“孔子热”现已风靡全球。颜回手里有一个统计数字:截至2009年10月底,全球已建立二百八十二所孔子学院和二百四十一个孔子课堂,共计五百二十三所,分布在八十七个国家地区。此外,“网络孔子学院硬件平台建设项目”、“孔子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孔子传略大型丛书编撰委员会广告公司”纷纷上马,标底都是千万以上。研究来研究去,我的学说本身也无非是“教育”二字,只不过那时候没有数理化,主要是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包括六艺等等,一点也不神秘。
3、有时候谈点政治,也离不开礼乐。这样广泛深入持久地“研究”,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当然,用孔学联络国际关系,促进了解,增进文化交流,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晏子说得好:“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难道我们连这个问题都不清楚吗? 记者:现在有人认为您就是中国强大的“软实力”,您对此有何高见? 孔子:实力就是实力,没有软硬之分。从“孔家店”到“孔实力”,也是顺应世界潮流,与时俱进,怕就怕是软骨头。所有传统的东西,应该说都是我们中国的实力,只要好好保存光大,就能使中华民族强盛起来。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无异于没有资本的商人,还怎么奢谈“输出”?
4、 记者:请就教育收费问题谈谈您的看法。 孔子:我和弟子们研究,准备向教育部、外交部打个报告,申请一些经费,同时向全球的孔子研究机构,索取一点回报。“孔家店”名声在外,可现在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还不如全聚德、狗不理。我的收费标准仍然是两千年一贯制:十条干肉,从没上调,我也不打算上调,现在贫困孩子读书不容易。颜回是研究生,他的住房问题也没钱解决,还住在陋巷里。我自己的慢性胃病,也舍不得花钱去医治,更遑论福利待遇的改善。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仲尼定当竭尽绵力办好教育,培养更多的贤才,输送到各个领域,担起振兴中华的重担,有的还可以送海外去深造,果如此,则中华强大有望矣。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么多假仲
5、尼之名开的公司和机构,还没有人提出给我们一点教育经费,解决我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困难。 记者:关于您和南子的关系,传说纷纭,有人甚至提到生活作风上来,请您说说,论语里记载的是事实吗? 孔子:论语的记载是实事求是的,我见南子,是应她的召见而去的,她是卫灵公的夫人,我是不可不去的。当时是隔着帘子说话,说完话就出来了,没有呆多长的时间,子贡可以证明(一旁子贡连连点头称:“然,然!”)。我要在这里说明的是,人只要心术正,就能够坐怀不乱。现在养情人,包二奶,不乏其人,就是因为心术不正,心不正则眸子眊,看到女人两眼色迷迷,哪能不落马呢!至于有人编造绯闻,以赚取利润,吸引“眼球”,对我本人倒没什么,使我感到不安的是,这样对年轻人影响不好,再说,卫灵公知道了,也会产生误解,影响团结。 最后我还要说,研究也是学习,为研究而研究,或者为银子而研究,那就是歪嘴和尚念经,其功德还不如引车卖浆一匹夫。谢谢大家! 子贡:孔老师答记者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来访!感谢社会各界对孔老师的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