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我的第二次生命沪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3597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我的第二次生命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我的第二次生命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我的第二次生命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我的第二次生命沪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我的第二次生命沪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我的第二次生命沪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我的第二次生命沪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的第二次生命教学目标:1、 能借助字典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赋予”、“焦虑”、“衰竭”、“不假思索”等词语的意思。2、 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父亲对女儿那伟大的爱。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 自主学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 感受父亲对孩子的挚爱。课前准备:1、学生: 预习作业(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2)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赋予”、“如愿以偿”“衰竭”“痊愈”“哽咽”“挚爱”等。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师:母亲十月怀胎,赋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你们想对伟大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2、媒体出示:5、我的第二次生命(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请脉络1、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轻声朗读课文。2、交流媒体出示:( )给了我第一次生命,父亲在我( )时,把( )给了我,并且( )我,是他赋予了我( )。(1)“赋”字右半部分的笔顺;“衰”的部首;(媒体展示)出示词语等。(2)理解“赋予”、“衰竭”的意思(赋予:交给;衰竭:由于疾病严重而生理机能极度减弱;)(3)了解“肾功能衰竭”这种疾病。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理解“赋予”、“如愿以偿”、“排斥”等词义。4、通读全文,边读边想:父亲几次挽救了女儿的生命?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怎

3、样救的?(1) 出示相关表格。发病时间 病 情 父 亲 的 表 现(2) 读后交流。发病时间出生才5天 严重的肺炎 医生开了一种注射剂,爸爸在城里跑了一整天才找着。 那天,爸爸妈妈整夜都守在我的床边,相拥而哭,以为会失去他们的女儿。10岁那年 肾功能衰竭:“唯一的活路,就是接受肾移植。” 爸爸不假思索:“让我来吧!” 爸爸坚持由他来捐肾。“她是我的女儿!”他只有一句话。 “听着,不准你排斥我哦。”爸爸在另一个病房打电话给我。三、研读课文1、 默读课文,思考:父亲三次挽救了我的生命?哪一次让你最感动呢?读一读相应的小节,划出让你感动的内容。2、 媒体出示:当时我们住在郊区,医生开了一种注射剂,爸

4、爸在城里跑了一整天才找着。那天,爸爸妈妈整夜都守在我的床边,相拥而哭,以为会失去他们的女儿。交流体会父亲对我的爱。(点击“跑了一整天”、“相拥而哭”变红)感情朗读。3、 媒体出示:爸爸不假思索地说:“让我来吧!”“他是我的女儿!”他只有一句话。“听着,不准你排斥我哦。”爸爸在另一个病房打电话给我。(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逐一出示)(1)理解“不假思索”的意思。(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果断。)(2)师:为什么经过检验发现有3个人的肾脏适合我,而爸爸还是坚持把自己的肾给我呢?(3)爸爸口中的 “排斥”和我口中的 “排斥”意思一样吗?(4)朗读爸爸说的话,读出他的坚决。4、师:是呀!正是爸爸对我的这

5、份伟大的爱,让他如此乐于为自己的孩子作出贡献,也让他如此坚决地作出牺牲。让我们看看爸爸当时的心声。媒体出示:爸爸说:“通常是做母亲的怀胎10月,赋予孩子第一次生命;而我比许多父亲幸运,因为我有机会赋予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爸爸对孩子无私的爱。4、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需要得到大家的帮助,幸运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帮助别人的行列当中,因为他们知道因为自己捐献的器官能够一个本来绝望的病人获得第二次生命,对这样一些人,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四、复习巩固1、流利地朗读课文2、用“如愿以偿”和“不假思索”造句五、拓展作业1、再读句子:让一个本来绝望的病人因为自己捐献

6、的器官获得第二次生命,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读后谈谈:你读完这个故事后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2、 拓展阅读,读一个有关“关爱生命”方面的故事。3、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写一写:你对生命的看法。4、夸夸我的好爸爸(妈妈)我有一个好 。还记得, 。5、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六、板书15、我的第二次生命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

7、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

8、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发病时间 病情 父亲的表现出生才5天 严重的肺炎 跑了一整天整夜都守在我的床边,相拥而哭10岁那年 肾功能衰竭 “让我来吧!”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

9、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他是我的女儿!”“听着,不准你排斥我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