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火烧云.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2644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火烧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火烧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火烧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火烧云课题火烧云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象,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的,并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观察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特别是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生)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的语句。(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思想情感。学前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

2、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2.教师创设情境:书中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1.学生欣赏、交流感受。2.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熟读课文。2.教师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3.提供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成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文中优美的词语,多读几遍,并积累好词好句。2.小组合作完成练习。3.全班交流。1.色彩世界多丰富啊!

3、照样子写一写。黄(澄澄)绿( )金(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

4、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白( )(茄子)紫( )黄( )灰( )红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

5、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

6、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三、师生合作品读课文。(用时:20分钟)1.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什么叫火烧云。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2.读第2、3自然段,划出片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3.默读第47自然段,作者描写了火烧云几种形状?你还能说出几种没写出来的形状?4.课件出示火烧云颜色不断变化的图片。5.教

7、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思考问题:火烧云除了作者描写的颜色、形状以外,还有什么颜色和形状呢?6.教师指导学生默读第7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留恋之情。1.学生快速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归纳出: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2.学生读第3自然段,汇报:颜色“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学生自由读第46自然段,找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句子,读后汇报:马、大狗、大狮子。4.学生观看绚丽多彩的画面后谈感受,小组谈论交流,尝试用一个成语归纳。5.学生小组合作交流:(1)颜色:金色、深红、暗红、淡红、黄色、紫色(2)形状:鸟、飞机、心形、正

8、方形、棉花糖、龙形6.学生齐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火烧云下去时恍恍惚惚的画面,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2.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段话。_3.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_。(1)“烧”的意思是:_。(2)这句话的意思是:_。4.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1)“恍恍惚惚”的意思是_。(2)这句话的含义是:_。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1.学生读文,再次体会火

9、烧云的特点。2.学生认真观察大自然,并写作晨雾或彩虹,也可自拟题目。5.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作家萧红妙笔生花,给我们带来绚丽多彩、变幻无穷的火烧云。请拿起笔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写你在大自然中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吧!6.搜集并积累与云有关的气象谚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火烧云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本文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贯穿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思、互相讨论、大胆尝试。通过教学,让学生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也懂得美是要我们去发现的。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