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试卷讲评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1B (A.“踯躅”,应为“zhzh”;C“创伤”的“创”应为“chung”;D“戏谑”的“谑”应为“xu”。)2C (A迄今;B呕心沥血;D渔梁。)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3C (A“石破天惊”,多比喻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B“贻笑大方”,是让内行人笑话,前面不能再加“让人”二字。D“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4C (A缺宾语中心语,应为“食品安全问题”;B“通过肺吸入雾霾以后”应为“雾霾通过肺吸入以后”;D
2、应为“这无疑将是体现中国节能减排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5D6D (A等到;B开始;C旧的,原有的;D恢复再次。)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7C (A于:在,介词被;B之: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独;D为:被写。)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8A9B (项脊轩志没有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且是以喜衬悲。)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10(1)吴越王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建造园林。(2)庵和亭子又算得了什么呢!(3)可见士人要传流美名到千年之后,不同形体一同消灭,那是另有东西存在呀。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
3、4年上学期制作0311(1)理解一:以乐景写哀情。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词人虽然感叹春光不再,但是春夏之交的风光却一样地优美动人,充满生机。词人笔下有满树青青的小杏子,有欢乐活泼的小燕子,有哗哗的绿水绕着人家;也有随风飘荡的柳絮伴着芳草天涯。但越是美好的景色越能勾起人的怀思,更何况词人此际如此落魄飘零呢?词人一边欣赏着美好的风光,一边有一种无法名状的淡淡忧愁始终缠绕心头,大有一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伤。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理解二:与愁有关。“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枝上柳
4、绵吹又少”,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絮飞花落,最易撩人愁绪。这一“又”字,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见于言外。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2)体现在“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小插曲中。墙里墙外的两种人本不相涉。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了一场感情风波。词人借此表达了某种人生哲理,行人与佳人的遭遇固属偶然。“多情却被无情恼”却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两者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或许有过多次类似经验,由于不了解“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许多烦恼由是而起。然而无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们始终是难以统一的。这首词写景、记事、说理均极自然,
5、佳人行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来,但一经慧光所照,寓庄于谐,就顿成妙解。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12(1)洞庭波兮木叶下(2)昆山玉碎凤凰叫(3)皓腕凝霜雪(4)栗深林兮惊层巅(5)卧龙跃马终黄土(6)叶上初阳干宿雨(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8)况阳春召我以烟景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13.C(“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对它们的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C项,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考生此题要有一定的审美和识别能力。)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14.D
6、(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去衡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雁”的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鸣、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A、C侧重写景;B侧重言志。)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15B(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16.作者将老鹰的形象人格化了,它“沉静”、“深沉”,像一个自然界的智者,作者在关注老鹰的过程中,把自己所推崇的独立、冷静的人生态度也附着在老鹰身上了。(答出“人格化”,或老鹰具有象征意义,都可以得1分;
7、写出对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的阐释再给2分)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17.记录落日的时间和状态;留心迷航的鸟;守着远处山头的云;仰视夏日夜空的金星;注视立于树梢的老鹰。(2分,写出3个即可)作者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追求一种释放心灵、物我相融的生活境界。(1分)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18.联想张岱,巧妙地回答了之前作者细想的“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的问题;(2分)同时把朋友离去后的自己与冬夜独自赏雪的张岱进行类比,同是独处而不觉寂寞;引用张岱墓志铭则进一步拓展文章的意蕴:寂寞也是历尽沧桑,无法言说。(2分)同时引用二者,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学
8、色彩。(2分)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附:参考译文我说:“从前吴越立国的时候,广陵王镇守吴中,在内城的西南面修建南园,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那旁边修了一座园子。到了淮海之地成了宋朝土地时,这个园子也未被荒废。这时苏子美开始修建沧浪亭,后来一些和尚住在这里。沧浪亭就变成大云庵了。自从有庵以来已达二百年了,文瑛寻访当年遗事,在荒芜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时的建筑,这样大云庵就又变成了沧浪亭。历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朝廷和社会也都发生了沧桑巨变。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2014年上学期制作03我曾登上姑苏台,眺望浩淼的五湖,苍翠的群山,所见之处,太伯、虞仲曾经在那里建国,阖阊、夫差曾经在那里争战,子胥、文种和范蠡曾经在那里经营他们的事业,然而这一切都已消失了,庵和亭子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这样,钱谬只是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窃夺了权位,占有了吴越,国富兵强,延续了四代,子孙烟戚乘机而起,奢侈无度,修造的宫殿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亭子,却被一个和尚如此看重。可见士人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同形体一同消灭,那是另有东西存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