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锦中2013九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卷注意,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其中15每小题2分,6题中每小题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拮据(j) 褴褛(l) 脊梁(j) 恪尽职守(g)B萌发(mng) 伫立(zh) 陨落(yn) 锲而不舍(qi) C抹杀(m) 汲取(x) 愕然() 强聒不舍(gu) D狡黠(ji) 侥幸(jio) 给予(j) 一抔黄土(p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隔漠 重蹈覆辙 媚上欺下 心无旁鹜B. 禁锢 孤军奋战 涕泗横流 化为乌有C. 喑哑 歇斯低里 恪尽职守 记忆尤新D. 殒落 恼羞成怒
2、 自知之明 郭然无累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几年来,扬州对古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形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古运河风光带。B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阶段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C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许多外交难题自然就会山穷水尽了。D为了面子,不少孩子在外一掷千金;而为了孩子,一些家长在家“一切从简”。4、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
3、标志。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5、对下列名著中的人物,点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他武艺高强,光明磊落,干练果断,有胆有识,嫉恶如仇。B.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取经队伍的核心人物,在取经路上,他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诱惑,其信念从未动摇过。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有骆驼一样坚韧的精神。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D.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探险家,他喜欢冒险,为人贪婪、残忍、野心勃勃。在小人国,他随心所欲地干预政治。6. 默写古诗文中的句子。(0分) 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
4、麦)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将士们想家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温庭筠在望江南一词中,表达一种望眼欲穿、思念不尽的感情的句子是 。苏轼在密州出猎中,抒发自己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沁园春 雪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陈涉世家表明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二、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运用(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
5、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7、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宇数不限)(2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答: 8、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2分) 答: 9、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2分) 答: 三、阅读(本大题含1022小题,共34分)(一)(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
6、,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1分)(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分)答: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1114题。(10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
7、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8、: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1.解释下面旬中加点的词。(2分)请广于君( ) 岂直五百里哉(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寡人谕矣 (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文: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文: 13.理解并填空(3分)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 ”要求。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列举了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14.请你分别
9、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某一特点。(3分)安陵君: 秦王: 唐雎: (三)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518题。(10分)人 的 价 值 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其实不然。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只要人类历
10、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历史老人最为公正,在他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 ,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
11、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15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2分)答: 16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析此论证方法的作用(3分) 答: 17第段中为什么说“人的价值
12、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3分)答: 18仿造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白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2分)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 ,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922题 (11分)仰望父亲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我18岁。从1岁到18岁,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小学到读高中,我是在仰望着父亲忙碌而疲惫的身影中长大的。从小我在山下,看惯了父亲在山上放羊砍柴、开垦荒地挥汗如雨的忙碌身影;我在树下,看惯了父亲在高高的树杈间腾挪跳跃的矫健身影;晨曦中夕阳下,我在院子里,看惯了父亲站在房顶远眺天际的从容身影到现在,父亲的身影,不时地在我脑海中映现,使我由时时思念
13、父亲,进而常常思考父亲,心目中更加钦敬父亲。父亲的孝行,让人仰望。小时候村里一些大人常在我面前讲:“你父亲真是个孝子。”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对我奶奶的饮食起居特别在心。父亲为了使奶奶活得心气顺、活得有精神,过段时间总要给奶奶买些好吃的,每天再忙都要和奶奶说会话,在精神上抚慰奶奶。父亲在世时,每年清明,引领家族男人上坟祭祖,心态虔诚,行止敬重。在我爷爷的父亲坟地上的碑楼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深恩堪裕后,下联:至孝在尊亲,横批:追远。我想这肯定是我们家族的良风美德,是影响了父亲一生的传统孝文化。 父亲的教行,让人仰望。父亲教我做事明理。记得有一年春天种玉米,父亲在前面犁地,母亲在中间撒种子,我和哥
14、哥在后面施粪。偶尔我偷懒不好好施粪。待到秋收之时,父亲把我领到地里,指着长得参差不齐的玉米对我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看着因我施粪不匀而长势不好的庄稼,我心里十分懊悔。父亲在教我做这些农家活的过程中,使我明白许多事理。父亲教我明志。记得我12岁那年,父亲领我在山上开垦荒地,我累得精疲力竭。坐下休息时,父亲问我:“天山,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尽管我当时的回答不切实际,但父亲没有嘲笑我,却深情地抚摸着我的头,眼望着远方,颇有感触地对我说:“生在山村里,要有走出深山的想法才行。山外的世面大着呢!”现在想起来,正是父亲的那一问,点燃了我心中的梦想和希望。父亲的力行,让人仰望。 a 。50年代后期,爷
15、爷患病,大伯因病早逝,家道中落,家庭一下子跌到谷底。全靠父亲上上下下要照应,里里外外要兼顾。 b 。听哥哥说大伯去世前,曾借了邻村一户人家300元钱。大伯去世后,人家上门讨债,父亲答应10天后还。到了第9天,父亲没有筹到钱,下狠心卖了自家耕地磨面的犍牛,偿还了大伯欠下的外债。 C 。父亲20多岁被抓壮丁,经受过枪林弹雨的战场,解放后遭受过不明不白的批斗;父亲30岁到40岁,领头创办县级国营黄土坡、老虎沟、马匹凹煤矿,曾任总经理,取得过骄人的业绩,但更遭受过莫大的委屈 d 。60年代,为了全村人出行方便,父亲带领村民,费尽艰辛,打通了西庄村至武家河村约2.5公里长的盘山路,那是我们村走出深山通往
16、稷山县的第一条大路。改革开放初期,父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经商、创办企业。最后,在为武家河大队创办煤矿的过程中,含辛茹苦、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记得父亲去世当天,我从乡宁一中赶回家,匍匐在炕上给父亲清洗双脚。那是怎样的一双脚啊,脚上有土、有煤渣子,脚底的老茧厚厚的一层,脚上的肉很少,骨头和青筋缠在一起。我知道父亲艰难坎坷、勤苦力行的人生,就是靠这双脚走过来的。如今,我愈加明白:人生的路是走出来的,再好的梦想也需要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下功夫深,生活行程远;脚下行程远,人生境界高。仰望父亲,眼底潮涌;仰望父亲,心生光明;仰望父亲,行止入常。 (选自2012年散文选刊第2期,有改动)19阅读全文
17、,说说“我”曾在哪些方面仰望过“父亲”。(2分) 20仔细阅读第段,回答下面两题。(4分)(1)以下四句话出自第段,现将其放回原段a、b、c、d处,正确的顺序为( )(2分)父亲是一个支撑门事、忠厚力行的人 父亲是一个历经挫折、坚韧力行的人父亲是一个心想众人、务实力行的人 父亲是一个勇于担当、守信力行的人A B C D (2)“力行”一词,出自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史记儒林列传也有过类似论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请结合语境简要说明“父亲的力行,让人仰望”中的“力行”的意思。(2分) 21作者以“仰望父亲,眼底潮涌;仰望父亲,心生光明;仰望父亲,行止入常
18、”的感叹收束全文,可谓言简意赅,意蕴丰富。谈谈你对这一结尾的理解。(2分) 22有人认为第段划线句对父亲的脚的细腻描写,有损父亲高大伟岸的形象,你赞同吗?为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本文的理解?(3分) 四、写作。(40分)23、下面两题任选其一。、 (1)请以“有他(她、它)真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其中的“他”、“她”、“它”任选其一。 (2) 岁月匆匆,读九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
19、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读九年级,我多了一份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600答案一、1、B 2、B 3、C 4、D 5、 D 6、但惜夏日长;今夜偏知春气暖;零落成泥碾作尘;人迹板桥霜;池上碧苔三四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综合性学习7、示例一:弘扬中华美德 感受母爱亲情 示例二
20、:感受母爱 报答母恩8、示例一:孟母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子成为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与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母教子成功的例子可作为后人的典范。因此,我推举孟母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示例二:岳母 岳母刺字,教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热爱国家、报效祖国在当今时代仍需要发扬光大。因此,我推举岳母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示例三:冰心 她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主题之一就是歌颂伟大的母爱,她的作品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我推举冰心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9)、示例:妈妈,小时候,您给我洗了无数次脚,我时时感受着您的抚爱。今天是我国的第一个母亲节,我想给您洗一次脚,回报您对我的养
21、育恩情,请您答应我,好吗?三、(一)10、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1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11. (4分)扩充 只,仅仅 平民 明白12. (4分)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13.(3分)易地 天子之怒 挺剑而起 14. (3分)安陵君:软弱可欺 秦王:色厉内荏 唐雎:智勇双全(三)15.人的价值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16.举例论证。通过举出李白杜甫诗歌的事例,论证了人的价值在于其创造和贡献,不在于人的权利和地位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
22、更有可信度。17. 因为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18.言之成理即可。如:当居里夫人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 四)19.仰望着父亲的身影;仰望父亲的孝行;仰望父亲的教行;仰望父亲的力行。20(1)B (2)努力实践,(1分)竭力而行(1分)21、谈到对父亲的怀念,敬重两方面谈(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22不赞同,因为(1)父亲粗糙的双脚折射出父亲艰难坎坷、勤苦力行的一生,这正是父亲值得仰望的伟大之处。(2)同时父亲的双脚也使我愈加明白:“人生的路是走出来的,再好的梦想也需要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下功夫深,生活行程远;脚下行程远,人生境界高。”的人生哲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