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之标题和线索标题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有:1、以时间为题,如19422、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3、以人物(形象)为题,如阿Q正传4、以事件(内容)为题,如宝玉挨打5、以线索(物)为题,如项链6、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春之声7、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1.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3.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设题呈现:知识储
2、备标题作用:1.以人物为题,如孔乙己作用: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2.以物象为题,比如:变色龙项链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托的感情)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中心,突出文章主题。标题作用:3.以事件为题,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用: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旨。标题作用: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如第9车厢晚秋作用:人物、情节、主题;线索、悬念;象征、双关。标题作用:总结小说标题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环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是小说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情节的转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
3、用。主旨答题示例例:小说祝福为什么以“祝福”为题?答:情节的发展始终与“祝福”密切相关。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也在“祝福”中结束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例:本文以“变色龙”为题,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鲜明特点。“变色龙”原是一种晰蜴,它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变色为保护色。揭示小说主人公反复无常的态度。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的态度和变色龙的特点极为相似,用“变色龙”作小说的题目,含蓄形象地揭露了这个人物的丑恶面目。表意深层含义例:我的叔叔于勒这个标题有什
4、么深刻含义?答:点明了于勒与菲利普夫妇一家的亲属关系;标题寄寓了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而“我”的口吻中明显包含了同情的味道;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亲,而他的儿子若瑟夫却偏偏要认“我的叔叔”,这就无情地鞭挞了像菲利普夫妇那样丑恶的拜金主义者,含义很深刻。表意深层含义温馨提示思考全面、抓住要点紧扣文本、具体分析语言规范,表述鲜明线索怎样判断一篇小说的线索小说的线索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人物为线索。如孔乙己“我”是线索。(2)以事物为线索。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篾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
5、4)以空间、时间或人物心理为线索。归纳:人事物时空心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一可使小说结构清晰;二便于情节集中;三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还记得我的叔叔于勒的线索是什么吗?盼于勒-赞于勒-恨于勒-躲于勒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情节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的实际出现只在海轮上卖牡蛎的短短一幕明线暗线双线结构的小说: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明线可以是时间、地点或者文章中贯穿前后的物品、人物等等,暗线一般比较难找,需要通过分析来找出。答题示例例: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6、?请简要分析。答:明线是马兰花以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凸显人物品质,丰富小说主题。在表现马兰花一家因借款而引发冲突的同时,还将马朴实善良、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呈现在读者面前;能紧凑情节。明暗两条线索交织,既能突出主人公马兰花的形象,又能使情节更为集中紧凑。小结【小说线索、思路的答题指津】1、熟悉相关知识,牢记答题术语;2、小说线索特点,明暗双线交织;3、小说思路问题,注意审清题目;4、问什么答什么,分清答题角度;5、内容情感结构,人物环境情节;6、开头巧设悬念,结尾出人意料;7、中间一波三折,铺垫伏笔衬托;8、揭示深化主题,塑造刻画人物;9、创设故事情境,渲染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