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7、专题8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100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7、专题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7、专题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7、专题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7、专题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7、专题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7、专题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7、专题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综合测评4 专题7、专题8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综合测评(四)专题七、专题八(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解析】题干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实施于1918年到1921年,这个时期正是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的内战时期,所以B项正确。【答案】B2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道:“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

2、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先发展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故选B项。A、C、D三项均无法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排除。【答案】B3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的“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国家允许私人经营大中小企业B农民纳税后可以自由支配余粮 C苏维埃政府无偿征收农民的余粮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解析】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苏俄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农民纳税后自由支配剩余粮食,故选B项。【答案】B4关于下列图中两项水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田纳西水利工程第聂伯河水电站A都为应对经济危机增加就业而兴建B都由国家投资和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C都是专制集权政治的产物D是美英两国工业化的重要成就【解析】苏联水利工程是五年计划的成就,与应对经济危机无关,故A项错误;两项水利工程都是国家投资和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故B项正确;当时美国实行的是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两项水利工程分别为美、苏两国的,与英国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51962年,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

4、史称“利别尔曼建议”。提出加强利润刺激两个基本准则:(1)“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2)“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借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C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D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做法【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利别尔曼建议”实质就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C项表述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建议理论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实践上推动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但并没有提出利用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也没有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A、D两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中国改革开放

5、开始于1978年底,B项说法错误。【答案】C6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A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B二者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C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D后者模仿了前者的改革措施【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的关键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政治领域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是对经济领域改革,二者改革的领域是不同的,所以“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后者模仿了前者的改革措施”的说法是错误的。戈尔

6、巴乔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的意图都是想改变斯大林模式,故选A项。【答案】A7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A加速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D推动了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解析】美元崛起的时代即是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使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苏争霸无关,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欧洲战后经济的复兴,但是与欧洲的一体化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

7、819291933年经济危机来临时,各国竞相提高关税,把其他国家商品挡在国门之外,导致危机加重和国际关系的恶化。战后为吸取这一教训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北美自由贸易区【解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维系金融货币体系的两个机构,故A、B两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宗旨就是削减关说和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故C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区域性经济组织,故D项错误。【答案】C9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以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在此影响下,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的私人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导学号:682301

8、26】A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趋势B瓦解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C破坏了经济全球化的局面D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析】根据材料“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以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急剧下降”信息可知,当时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做法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D项符合题意。 【答案】D10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族经济利益往往矛盾尖锐。即使能够达成某种经济或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必然难以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突破这一理论障碍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欧洲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DAPEC国家的团结与协作【解析】布

9、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货币体系,而非经济或贸易协定,故A项错误;欧盟是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APEC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1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曾比喻说:“它好比一个党支部,美国现在是书记,中国是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美国担心中国以后会跟他作对,于是趁你要求入党时好好考验一番。我们为了入党,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材料中的“它”是指()A北美自由贸易区B亚太经合组织C东南亚国家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从材料来看,美国是中国加入这一组织的最大障碍,据此排除B、C两项;中国不会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排除A项。【答案】D12同学们在历史

10、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以下图片。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两极格局的解体B欧盟成立C科技革命D经济全球化【解析】由材料“遍布世界的雀巢产品”和“反全球化”及“WTO”等信息判断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故选D项。【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68230127】材料一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

11、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罗斯福传材料二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苏联真相材料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

12、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8分)(4)上述有关农业的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2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由“罗斯福一上任就拟

13、定一个农业法案”可以概括出颁布农业法案;由“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可以概括出补贴农业;由“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减耕减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放弃了自由放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2)问,由“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由“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可概括出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由“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可概括出种植玉米。第(3)问,由“邓小平及其同

14、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可以概括出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由“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可以概括出发挥市场作用。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措施:减耕减产;补贴农业;颁布农业法案。理解:国家干预(或直接调控)。(2)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3)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作用。(4)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等。(任答两点)14经济规则是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就显得尤为

15、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4月,在美国倡导下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

16、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 人民日报 (1999年12月30日) 材料三18402002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8分)(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对世界贸易有何影响?(8分)【解析】第(1)问,关贸总协定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号称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回答时注意结合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及材料分析总结。如材料“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

17、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第(2)问,首先要理清二者的性质及功能,再结合材料归纳总结,如材料“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第(3)问,回答时注意结合第(1)(2)问及所学知识,从制度保证、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秩序的规范与健康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等角度归纳总结。【答案】(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危机的教训;世界市场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要求。(2)特点:常设性(永久性)的机构,具有法律强制性。相同点:原则上,开放市场、非歧视性; 宗旨上,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3)影响:使规范化、法制化的国际贸易体制得以确立;使世界贸易更加健康有序;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