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17744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参考学案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美苏争霸格局的区别和联系两极、“冷战”和美苏争霸格局是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它们是由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演变而来的,从存在时间、内容和范围上要比雅尔塔体系小得多。雅尔塔体系是世界大国根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其核心是美苏两分天下。因而,两极、“冷战”和美苏争霸格局都是在这一框架内演变的,它在二战后期开始形成,二战结束后正式形成。“冷战”格局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除战争方式外的遏制政策,范围

2、涉及全球。它主要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始于1947年,到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社会主义阵营荡然无存。至此,“冷战”格局让位于两极格局,美苏争霸格局占主导地位。两极格局在雅尔塔体系形成后初见端倪,1955年“华约”建立后正式形成。它在时间、内容和本质上与美苏争霸格局有诸多相同之处,但美苏争霸格局完全以两国利益为着眼点,而两极格局还涉及到两大阵营其他国家,范围较之更广一些。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及“冷战”的性质原因:(1)二战后,美国实力空前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操控世界。(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

3、的最大障碍。(3)美国虽实力强大,但苏联在政治军事上可与之抗衡,因而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双方划定的势力范围界线,只能采取除武装进攻以外的其他方式。(4)大战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重燃战火,使自己再次卷入一场新的全球战争。性质:由于“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其指导思想就是“遏制共产主义”,因而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制度的不同B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的冲突D美国推行霸权政策2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

4、顿发表“铁幕”演说,其主要内容是()A发出了西方国家对苏“冷战”的信号B“冷战”政策的正式开始C提出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抵制苏联D倡议建立“北约”集团3下列各选项中,不符合“冷战”基本特征的是()A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计划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支持联邦德国成立D发动越南战争4美苏“冷战”的焦点地区最初是()A朝鲜半岛B德国C越南D古巴(二)能力提高1 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宣称世界上已分成两个敌对营垒,一种是“自由制度”,另一种是“极权政体”。其中后者是指()A君主专制制度B法西斯残余势力C社会主义国家D君主立宪制度2“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5、)A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互对峙的产物B导致当今世界局势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D对西欧政治的一次公开渗透3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分别建立,这()A标志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B是二战和“冷战”的产物C是德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D纯属德国的内政问题4下列对“北约”和“华约”成立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威胁了世界和平C两强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导致美苏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最终形成(三)延伸拓展1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为此,美国()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建立了“北

6、约”分裂德国入侵朝鲜,并向中朝边境推进A B C D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了东欧各国经济的复兴为美国资本提供了市场遏制了共产主义,稳定了西欧资本主义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A B C D 3二战结束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害了世界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这段话表明美国()企图充当世界警察要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决定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世界和平A B C D 4 1961年“柏林墙”的修筑,归根结底应视为()A“柏林危机”的产物B美苏“冷战”的产物C两德对峙的产物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

7、物(四)模拟练习1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戴高乐的就职演说2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最大特点是()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B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C欧洲丧失了国际关系的中心地位D美苏两极格局初步形成3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和解决,说明()苏联试图改变美苏核力量对比的不利地位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一次较量美国居于战略上的优势谈判是解决重大国际危机的一种较好方式A B C D 4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

8、”政策的前提是()A联合国对美国的约束B与苏联军事实力相当C美国害怕战争重演D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5 1949年,苏联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其主要目的是()A回击马歇尔计划B打破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C发展对外贸易D推动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二战后,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是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冷战”政策的重要表现组成“联合国军”直接参战以美国的失败告终A B C D 7下列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是()A土耳其B希腊C南斯拉夫D罗马尼亚8 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款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

9、生产能力维持在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度降低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又停止了日本的战争赔偿计划。使美国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恢复日本的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的工具B缓和与日本的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的经济竞争C帮助日本发展生产,供应朝鲜战争所需军事物资D改善与日本的关系,与苏联争夺对日本的控制权9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两个德国的建立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A B C D 10观察右图并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1)你认为图画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3)“药方”起到了什么作用

10、?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德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引自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材料二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之企图引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引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引自北大西洋公约请回答:(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指的是什么?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2)材料二中“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分别指什么?(3)针

11、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4)上述四段材料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的什么政策?说明了什么?请分析美国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三、能力拓展(一)学法指导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历史教材的阅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有目的地阅读。首先应对教材的章节子目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围绕章节子目思考并设想问题,带着问题阅读,使阅读有的放矢。但一次阅读问题不宜过多,最好解决两三个问题。(2)专心致志,勤于思考。阅读要思想集中,边读边想,读思结合,避免漏掉知识点。可以掩卷深思,前后联系,融会贯通。(3)善于质疑。要善于提出问题,对书上的说法也可以反问,并注意在阅读中解决这些问题。(4)多动笔墨

12、。精读时要做读书符号,形成自己的符号体系。不断地归纳整理书本内容,第一遍要尽可能详尽一些,第二遍则可以简略一些,第三遍则要高度概括,这样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5)适当使用辅助书。辅助书不能多,最好挑选一本,有知识结构、重点解析及适当的练习,在自己对教材阅读思考后,作适当的参考和巩固之用。(6)温故而知新。复习时的阅读,要读出自己以前不太注意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出新的认识。(二)例题解析例1: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下列关于这两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D没有进步作用解

13、析:本题是对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大国际关系格局进行比较。A项考查的是建立背景,它们分别是一战后和二战后建立的,故正确。从内容和含义上来看,两个体系都属于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故B正确。国际关系的基础是实力,这两个体系格局都是以少数强国的实力为基础的,必然带有强权色彩,C项正确。D项过于绝对化,对很多重大历史问题都应当客观地、一分为二地评价。本题正确答案为D。例2: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年3月,他又发表了反共反苏的“铁幕”演说。这表明()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忠诚卫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

14、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改变A B C D 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项是讲丘吉尔的阶级属性,他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根本利益,这是最本质、最根本的东西。项讲不同性质的国家可以结盟,这从二战中苏、美、英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史实足以证明。项也符合史实。丘吉尔组织武装干涉苏俄时,是因为当时社会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敌人”;丘吉尔主张援助俄国人时,是因为苏英两国都遭受到法西斯的侵略,法西斯成为人类的最大灾难。项关键在于理解“根本立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是相互对立的,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政府对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不会改变,因而项错误。本题

15、正确答案为A。(三)学习拓展“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如今,德国已完成了统一,“柏林墙”大部被推倒,但也保存了极少部分,成为德国重要的历史古迹,教育后人。请查阅有关“柏林墙”的资料,以此为主题,并就德国分裂与统一问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四)自展才华学会分析历史图片历史图片直观生动,是我们掌握教材内容的重要帮手。历史图片有些是历史的直观再现(如照片),有些则是历史的寓意描绘(如漫画)但不管类型怎样,它本身就是历史。一般来说,分析历史图片首先应定好位,即将图片反映的史实与教材中我们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从社会背景、内容及影响等方面思考。其次,要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图片所反映的直接信息。最后,由直接

16、信息挖掘出隐藏的间接信息。同学们,知道了如何分析历史图片了吧!那么,就请以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博弈为例,试着分析一下右图吧!四、相关信息(一)历史随笔越南战争的概况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1961年,美国对南越发动特种战争,1965年又将“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开始对越南北部进行大规模的连续轰炸,并于3月在岘港登陆,直接出兵南越。1975年春,越南军民发动春季攻势,于5月1日解放了整个越南南方,胜利结束了战争。越南战争改变了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美国此后开始从东南亚地区收缩力量,苏联则乘机南下扩张,改变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越南战争后,美国又因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军事力量发展缓慢,苏联则大力发展军事,从军事力量低于美国一跃而与美国平起平坐。在美国力量不断削弱的同时,西欧、日本却迅速崛起,世界局势从两极逐渐走向多极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