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1763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及有无同一性B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相互关系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相互关系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军对垒还是四军对垒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3.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4.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从哲学上看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

2、点 B认为物质是客观精神派生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5. 世纪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们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这说明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革命是法国和德国革命的导火索6. 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7. 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

3、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8. 下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9. “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绝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B

4、C D10.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这段材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1.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曾提出172个“天问”。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存在即被感知A B C D12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

5、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内容的正确反映13. 在餐桌浪费现象严重、铺张奢糜之风盛行的今天,“光盘(吃光盘子中的食物)活动”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从唯物论角度,“光盘活动”引发关注体现了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14. 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

6、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15. 世界各种的航母命名都很讲究,有的依据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有的依据军方要人的名字我国航母的命名则以省市等名称作为主要依据。这说明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答案】A【解析】16. 2012年以来,全国新闻界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作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这说

7、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深入群众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主观与客观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17.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讯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说:“只有精确,才能避免风险;只有精确,才能确保安全;只有精确,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的任务就是,精确、精确、再精确。”“精确”一词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能发现和创造规律 主观要做到与客观相符合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A. B. C. D.18. 在发展西藏乡村远程教育方面,习近平曾说,远程教育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西藏地区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一切从实际出

8、发,实事求是 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A. B. C. D.19. 中国在过去5年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开始掌握尖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规律制约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性相结合ABCD20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艺术家创作艺术

9、讲究意境,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物质决定于意识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21. “辽宁号”航空母舰是在前苏联“瓦良格号”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凝聚了中国舰船人的智慧和心血。从引进到改造,“辽宁号”在防空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配备等方面均有了不小的创新。这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树立雄心壮志是实现梦想的基础和前提 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主观世界A. B. C. D.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C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23. 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

10、一种文学样式,它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想象、预见。下列对科幻小说认识正确的是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未来的预见只能是幻想科幻小说中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科幻小说的创造离不开对规律的深刻认识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是科幻小说创作的源泉A. B. C. D.24.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D.三人成虎第二卷 主观题部分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25. 材料一 2013年10月除国庆长假期间,北京雾霾严重,景山远眺,望不见故宫全景;天安门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只见轮廓。霾在吸入人的

11、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雾霾对道路交通也带来的严重影响。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肩然,与自然和谐相处。(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6分)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2)

12、请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13分)26. 如图4所示,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简述人们遵循这一程序进行管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2分)27.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

13、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材料二 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2010年这一数据约为47%,有6亿多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城市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然归宿。但是,我国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交通、污染、治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显。人们意识到,城市化不仅表现在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上,还应当体现在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的改善上,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和以前人们对城市的向往不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去郊区生活,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2)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的城市化进程。(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