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17133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14-28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江苏扬州调研)1864年曾国藩在江宁府学创建金陵官书局,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刊印了几何原本重学等书籍。曾国藩此举()A兴办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B重整儒学以镇压太平天国C中西兼备以推动思想启蒙D以中学为本辅以强国之术解析:材料没有提及民族工业信息,A项错误;太平天国此时已经失败,B项错误;思想启蒙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说明曾国藩实践中体西用的思想,D项正确。 答案:D 2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运动”和五四时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是以爱国救亡为

2、目的的政治思想运动。其影响的共同之处在于()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B全面颠覆了民族传统与守旧观念C有效促进了思想启蒙与救亡意识D深刻变革了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解析: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运动”并不能沉重打击帝国主义,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运动”没有全面颠覆民族传统和守旧观念,B项错误;两场运动的最大意义是思想启蒙与救亡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两场制度都没有变革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D项错误。答案:C3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3、)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只学习西方的技术,“国民”不可能成为流行政治概念,A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也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民主词汇不会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追逐中国近代化作为指向,而且民主词汇成为流行政治概念,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是思想解放运动,主题不是“立国自强”,D项错误。答案:C4(2018辽宁大连质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官员;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的章程,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程()A反映了清政府

4、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B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C为清末“新政”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解析:由“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到“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反映出清政府对外国的态度由排斥到学习,说明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清末新政以失败告终,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松动,排除D项。答案:A5(2018浙江湖州质检)梁启超在1896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

5、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A批判了严复“中体西用”观点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C深刻认识到西方政治的片面性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解析:材料未涉及批判严复“中体西用”方面的信息,A项错误;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西学源头,B项错误;材料体现梁启超认识到西方政治的合理性而非片面性,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梁启超为了消除人们对西学知识的顾虑和排拒,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倡导改制的策略以宣传维新思想,D项正确。答案:D6(2017四川宜宾联考)下面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洪仁玕: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

6、万国皆通商梁启超: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孙中山: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以免除帝国主义。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D成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解析:题干各人的观点不能说明中国人坚持独立外交原则,A项错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普遍持反对态度,B项错误;从魏源“师夷长技”思想主张到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体现了先进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C项正确;题干中只有孙中山思想主张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理论依据,D项错误。答案:C71912年,孙中山祭明陵文曰:“(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迩者以全国军人

7、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该文本质上体现出革命派()A已经实现三民主义的目标B昭告成功推翻封建体制C存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D承袭朱元璋反异族统治的传统解析:结合史实,三民主义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A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的只是封建君主专制,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体制,B项错误;题干强调“我高皇帝”“清室”,即突出满汉民族矛盾,而非民主与封建的矛盾,C项正确;D项属于表象,排除。答案:C8(2017德州联考)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外曾出现过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但有学者认为: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不失为

8、一种高明的手段。以下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A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B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C洋务运动和国民革命D戊戌变法和文艺复兴解析:五四运动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A项错误;启蒙运动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进行了直接猛烈的批判,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B项错误;洋务运动和国民革命均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C项错误;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西方的民主思想,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都“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D项正确。答案:D91919年7月20日,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文章说:“请

9、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材料()A批评了三民主义的不足B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的变化C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方向D说明了反封建战线发生分裂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三民主义的问题,作者阶级属性并未变化, A、B两项错误;材料并未指明中国社会的方向,C项错误;问题与主义之争反映的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即说明了反封建战线的分裂,D项正确。答案:D10(

10、2018广东惠州调研)孙中山认为全体人民应当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管理政府、管理官员、管理立法等工作,只有实行“直接民权”或“全民政治”,才能“济代议政治之穷”,“矫选举制度之弊”。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A实行直接民主才能确保民主政体B全民政治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核心C应当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D民权主义者应学习借鉴西方民主解析:代议制民主本身也是民主政体的一种重要形式,A项错误;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B项错误;根据材料,孙中山认为应当实现全民直接的民权,根治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弊端,C项正确;D项不合题意。答案:C11近代中国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

11、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解析:提炼题干关键信息:“近代中国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这就反映出由于民族危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与救亡图存紧密相关,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故选B项。答案:B121912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社会党的演说中指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

12、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内涵指的是()A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B平均地权,土地国有C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D推翻满人统治,建立民国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孙中山提出“社会主义”的背景,鉴于欧美国家贫富差距悬殊,社会进化论盛行,而社会主义学说主张社会财富的平均和人民普遍幸福,这和民生主义相同,因此孙中山多次讲到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

13、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材料二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材料三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

14、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10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8分)(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6分)(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4分)答案:(1)态度: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原因: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爆发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2)分析: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

15、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3)评价:不准确。理由: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4)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价。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现代的文白之争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文化事件。就语言发展的方向来看,近代文白之争的对错是清楚的;而就其所牵涉到的文化、民族传统等方面看,其对错又值得思考。正方反方梁启超

16、:“今人文字与语言离,其利病既娄言之矣。今人出话,皆用今语,而下笔必效古言,故妇孺农氓(田民),靡不以读书为难事,而水浒三国红楼之类,读者反多于六经。”陈独秀:“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林纾:“且使人读古子者,须读其原书耶?抑凭讲师之一二语,即算为古子?若读原书,则又不能全废古文矣。”“古文者,白话之根柢,无古文安有白话?”姚鹏图:“鄙人近年皆用白话体裁然总不如文话之简捷易明,往往累牍连篇,笔不及挥,不过抵文话数十字、数句之用。”你赞成材料中“文白之争”哪

17、一方的观点?请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一:观点:赞成正方,主张推广使用白话文。理由:中国社会日常交往大量使用白话文,而书面用语以文言文为主,形成了文言文与白话文分离的状态;文言文的复杂阻碍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以及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追求思想的解放,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必须要否定文言文,倡导使用白话文。示例二:观点:赞成反方,反对全盘否定文言文,主张保留文言文。理由:文言文是白话文的基础,文言文作为一种有特色的书面用语,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白话文在其初期,无论是词汇的丰富性还是表达形式的成熟、优美都还无法与文言文相比;在中国长期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文言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废弃文言文,必然导致传统文化的断绝。示例三:观点:综合上述两种说法,辩证地表述。理由:参考上述两种说法,辩证地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