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蜀道难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蜀道(sh)蚕丛(cng)鱼凫(f )钩连(gu)B峨眉()石栈(zhn)黄鹤(h )猿猱(no)C攀援(pn)抚膺(yng)巉岩(chn)雄雌(ch)D凋零(dio)瀑流(p)喧豗(hu)峥嵘(y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地崩山摧天梯石栈扪参历井万壑雷B峥嵘崔嵬冲波逆折横绝峨眉倚绝璧C飞湍瀑流猿猱攀援匪亲弗居萦岩峦D磨牙吮血以手抚膺蚕丛鱼凫仰胁息3下列加线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于:介词,比B以手抚膺坐长叹以:介词,用C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副词,只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虽:连词,即使4下列画线字的意
2、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C以手抚膺坐长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其险也如此其无忘乃父之志5下列画线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6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噫”“吁”“嚱”,本来是三个独立的叹词,李白在这里把三个叹词连起来使用,以加强惊叹的语气。B诗人把实写、虚写和想象、夸张结合起来刻画山的高险,突出了蜀道之难。C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而又无比壮阔的环境气氛,有
3、力地烘托了蜀道的奇险。D李白擅长写乐府诗,是因为乐府格律较严,也较讲究韵律,能体现高超的艺术手法。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是否对偶。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石块冲击山崖情景的两句是,。(2)逍遥游论述不会因
4、外界评论而更奋勉或沮丧的荣辱观的两句是,。(3)关雎中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贤惠的姑娘的两句是,。9下面的话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句子,使两段话连贯起来。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唐诗的艺术水平确实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_盛唐时期,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得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5、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发展推向顶峰。阅读蜀道难,回答问题。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
6、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0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但见悲鸟号古木号:鸣叫B连峰去天不盈尺盈:满、足C砅崖转石万壑雷砯:水流的声音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叹惋之辞11.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开国何茫然B但见悲鸟号古木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难于上青天以其无礼于晋D其险也如此其孰能讥之乎12.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地崩山摧壮士死B猿猱欲度愁攀援C以手抚膺坐长叹D所守或匪亲13.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7、是()A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C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不见【唐】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这首诗写于客
8、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14.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5.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两种并作赏析。【参考答案】1.B2.B3.D4.B5.B6.D【解析】乐府诗格律宽松,且本项强加因果。7.B8.(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9.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么,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10.C11.B12.D13.C14.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5.示例对比手法。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意思对即可)示例直抒胸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