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断句掌握规律,灵活运用,才能无往而不胜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教学目标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考试说明】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文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综合考查学生文言基本功,使之读懂文言语段,准确断句。断句方法:1.寻找主干定句读(找名词、代词)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周 室 既 衰 诸 侯 恣 行 仲 尼 悼 礼 废 乐 崩 追 修 经 术以 达 王 道 匡 乱 世 反 之 于 正
2、 见 其 文 辞 为 天 下 制仪 法 垂 六 艺 之 统 纪 于 后 世 作 孔 子 世 家 第 十 七2.借助动词定句读 王慎中为文,初 亦 高 谈 秦 汉谓 东 京 以 下 无 可 取 已 而悟 欧 曾 作 文 之 法 乃 尽 焚旧 作 一 意 师 仿 尤 得 力 于曾 巩 唐 顺 之 初 不 服 其 说,久乃变而从之。3.寻找虚词定句读(1)常置句首:如:夫、盖、惟、凡、故、是故、然则、于是等虚词;如: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时间词。(2)常在句尾:也、矣、欤(与)、邪(耶)、焉、哉、乎。(3)叹词: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世 之 治
3、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其 时 也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之 幸 守 其 志 而 已 矣。4.寻找对话的起止点。如“曰”“云”。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左右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下 之 除 之 未 必已 也将 使 耳 不 聪 目 不 明 君 以 告 扁 鹊 扁鹊 怒 而投 其 石 曰 君
4、与 知 之 者 谋 之 而 与不 知 者 败之 使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举 而 亡 国 矣 5.借助修辞和对应句式定句读文言文常用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且句式整齐。前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秦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 则无 礼 何 施 之 为 吾 闻 之 一 日 纵敌 数 世 之 患 也 谋 及 子 孙 可 谓死 君 乎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 争 于 战 国 贵 诈 力 而贱 仁 义 先 富 有而 后 推 让 故 庶 人 之 富 者 或 累 巨 万而 贫 者 或 不 厌 糟 糠 有 国 强 者 或 并群 小 以 臣 诸 侯而 弱 国 或 绝 祀 而 灭 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小结断句的方法:1.寻找主干定句读(找名词、代词)。2.寻找虚词定句读。3.寻找对话的起止点。4.借助修辞和对应句式定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