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第85页例5任务分析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角的分类,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分类的基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并归纳出这一规律,即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2、。教材在编写上也深刻的体现出了让学生探究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体现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来认识和体验三角形内角和的特点。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基础技能。在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的学习中,学生有接触到两把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并在相关的补充习题和数学练习册的练习中,也有要求测量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的练习,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是要真正理解和掌握需要进行验证,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三角形
3、的内角和是180。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推理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未知角的度数并运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3、通过拼摆,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剪刀,量角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学习铺垫1、一个平角是多少度?等于几个直角?2、如下图,已经 1=35,2=78,求3是多少度?二、探究新知,理解规律1、说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说出手中三角形的类型(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说出三角形有几个角?
4、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2、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规律探究1:量一量,算一算以小组为单位,用量角器计算出三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生讨论汇报,并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近180。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近180,那它到底与180 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预设:有学生可能会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这时老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就是180?我们要进行验证,你有什么办法呢?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
5、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探究2:摆一摆,拼一拼引导:我们刚刚每个三角形都量了三次角,每一次度量都有误差,所以量出来的内角和有误差。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减少误差呢?生可能很难想到,可以提示学生: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要量一次角。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如图:(1)锐角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引导学生说出: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同样的方法,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3)让学生独立用同样的方法,发现: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引导学生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 (是,因为这三类三角形
6、包括了所有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1、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你能求出2的度数吗?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原因: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也就是2+3=180,借助图像2 =1801- 或 2 =180-(3)= 180-140-25 =180-(140+25)=40-25 =180-165=15 =15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两个底角各是多少度?学生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又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180-80)2=1002=50四、拓展练习,深化规律1、求出下面各角的度数。(1) (2)2、判断(1)三角形任
7、意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角。( )(2)锐角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直角。(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3、下面是两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后留下的残片,你知道它们原来各是什么三角形吗?五、课堂小结,分享提升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课后思考题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呢?(根
8、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参考课本88页第12题,完成89页16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
9、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板书设计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