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5678 上传时间:2025-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上语文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雾凇一课时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简洁恰当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特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雾凇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送给同学们一组词语(PPT出示)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冰清玉洁 粉妆玉砌

2、 洁白无瑕 晶莹剔透一、谈话导入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在吉林这座城市,冬天的乐趣更是无处不在,除了像你们刚刚讲到的打雪仗、堆雪人之外,那儿一到冬天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 “雾”上形下声,“凇”字是两点水加一个松树的松。凇:在地表或地面物体上,云雾或雨滴等凝结成的冰晶。所以是两点水。)过渡:想不想去看看这有名的雾凇?那就先要接受老师的挑战,挑战成功老师才会让你们一饱眼福。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二、检查预习智勇大冲关1、 第一关PPT出示:雾 堤 俗 凝 摄 氏 幕 淹 零 模 提醒:模是多音字2、第二关PPT出示: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

3、银松雪柳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3、 第三关(1)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A、当年 正音“当”B、要想读好长句子就必须要学会停顿,自由读一读你觉得这个句子应该在哪停顿?谁来试试?(2)同学们,采用刚刚老师交给你们停顿法读读这句话:(PPT出示)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三、精读感悟(一)播放雾凇图片,学生欣赏过渡:刚刚我们通过图片欣赏了雾凇,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在文字中领略雾凇的美。(二)感悟雾凇之美1、PPT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4、,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1)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雾凇的美?(洁白晶莹、银光闪烁)你能给我们读读这两个词吗?(2)想不想读好这两个词?老师可以提供一点帮助:(PPT出示)把画面和文字联系在一起,试一试,你一定会读好它。(3)再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读读。老师眼前仿佛浮现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雾凇,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这么奇特的景象不仅闻名全国,更是名扬海外,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一段,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之情。齐读。过渡: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

5、如何赞美?2、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样赞美的呢?ppt出示(齐读: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1)一个“千姿百态”就把我们带进了无限的遐想中,到底都有哪些姿态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不同姿态的雾凇图片,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雾凇像什么?交流。(2)面对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难怪人们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PPT出示)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小结:正是因为有了雾凇这个自然奇观,吉林市从1991年起开始举办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观

6、赏雾凇后即兴赋诗一首,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PPT出示)这名不虚传的吉林雾凇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作业1、利用今天学到的一些词语描写一处雪景,不少于200字。2、回去查查有关雾凇形成原因的资料,看看这奇特的雾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设计:23、雾凇洁白晶莹美千姿百态雾凇教学反思雾凇一课时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简洁恰当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特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通过教学,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感受雾

7、凇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教学还是相当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生字词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游戏的形式,这一形式吸引了学生们,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由于雾凇对我们这边的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自然现象,所以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雾凇的美我适时地播放了一些雾凇的图片,画面上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一下子就吸引了对雾凇非常陌生的学生们。这两部分教学设计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后我反思整堂课,我认为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在学情分析这一块,我低估了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画出描写雾凇美的句子,而是直接就把相关句子出示给了学生。其次,在感悟雾凇洁白晶莹这个特点的时候,我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品味,进而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学生的感情不够到位,朗读效果欠佳。另外,在学生想像雾凇的千姿百态说话训练时,学生说的比较零碎,我呢又由于担心时间不够而忽略了很多想表达的孩子,课后我想如果当时在课堂上出示一定的句式,引导学生写一段连贯的、完整的话,训练效果会更好。总之,上课的过程就是一次磨练的机会,虽然过程有些痛苦,也总存在许多遗憾,但是能从中发现不足并且改正,那对我来说就是收获。以上是我此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