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冀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4342 上传时间:2025-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冀教版)一、读拼音写词语。? fn zhn din zhu jn hun chn f kun shqi yn d jio tn tio qin b xin w二、形近字组词。葛( ) 躺( ) 满( ) 沿( )揭( ) 倘( ) 瞒( ) 铅( )三、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表示“看”的词语。(1)向远处看( ) (2)向下看( )(3)向四周看( ) (4)斜眼看( )(5)恭敬地看( ) (6)仔细看( )四、在括号里填上互为反义词的词语,使句子完整。1.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 ),城外又那么( )。2.在学习和生活中要获得(

2、 ),必须要有面对()的勇气。3.天亮了,原来看得很( )的景物,现在越来越( )。4.经过技术革新,工厂里的工人虽然( )了,但产量却( )了。五、背写古诗。牧 童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湖上杂诗是( )朝诗人( )写的。后两句是。意思是。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七、语言实践。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你想在六一联欢会上表演节目,妈妈怕你耽误时间,不让你参加,你想怎么说服妈妈?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母亲的记忆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

3、经常对家里人说:“这是你爷爷吩咐下来的,你们不要管我。”麦秋两季,母亲为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的劳动,她每天一听见鸡叫就到地里去,帮着收割、打场。每天很晚才回到家里来。她的身上都是土,头发上是柴草。蓝布衣襟汗湿得泛起一层白碱,她总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脸上的汗水。她的口号是:“争秋夺麦!”“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家人谁也别想偷懒。我生下来,就没有奶吃。母亲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煮成糊喂我。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间,母亲总是放一碗清水在窗台上,祷告过往的神灵。母亲对人说:“我这个孩子,是不会孝顺的,因为他是我烧香还愿,从庙里求来的。”家境小康以后,母亲对于村中的孤苦饥寒,尽力周济,对于过往的人,凡有

4、求于她,无不热心相帮。有两个远村的尼姑,每年春秋收成后,总到我们家化缘。母亲除给她们很多粮食外,还常留她们食宿。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尼姑,长得眉清目秀。冬天住在我家,她怀揣一个蝈蝈葫芦,夜里叫得很好听,我很想要。第二天清早,母亲告诉她,小尼姑就把蝈蝈送给我了。抗日战争时,村庄附近,敌人安上炮楼。一年春天,我从远处回来,不敢到家里去,绕到村边的场院小屋里。母亲听说了,高兴得不知给孩子什么好。家里有一棵月季,父亲养了一春天,刚开了一朵大花,她折下就给我送去了。父亲很心痛,母亲笑着说:“我说为什么这朵花,早也不开,晚也不开,今天忽然开了呢,因为我的儿子回来,它要先给我报个信儿!”一九五六年,我在天津,

5、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疗养。那时母亲已经八十多岁,当我走出屋来,她站在廊子里,对我说:“别人病了往家里走,你怎么病了往外走呢!”这是我同母亲的永诀。我在外养病期间,母亲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1.第五自然段写母亲像疯了似的劳动。先概括地写,然后具体地写,按提示的方面找原文填空。时间:外貌:动作:语言: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1)第二天清早,母亲告诉她,小尼姑就把蝈蝈送给我了。(提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母亲哪两方面的特点?)(2)家里有一棵月季,父亲一春天,刚开了一朵大花,她折下来就给我送去了。(提示:一棵改为一片,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一春天写时间之长,刚写时间之短,这对突出母亲的心情有什么作用?)3.文章突出母亲勤劳的是第 自然段,突出母亲善良是第 自然段。4.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个片断,表现你母亲某一方面的性格特点。九、快乐习作。你即将小学毕业了,远方的亲戚和朋友想知道你现在的情况,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谈谈你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也可以谈谈你最近的见闻、感受等。注意写信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