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1425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跟踪检测知识点一:氨气,氨水性质1有关氨气性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不能用氨作制冷剂BNH3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CNH3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D氨气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某些氧化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能作制冷剂,A项错;NH3溶于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B项错;浓H2SO4无挥发性,故不会产生白烟,C项错;D项正确。答案:D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显碱性,溶液中只有OH,没有H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

2、NH中,NH3失去电子被氧化解析: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液态氨气是纯净物,A项正确;氨水中H2O是弱电解质,能电离出少量的H,B项错;氨气与氯化氢相遇产生白烟,不会产生白雾,因为生成了固体NH4Cl,C项错;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答案:A3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做喷泉实验,A正确;由于氨气和氯化氢反应没

3、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由于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浓度很小,很难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利用的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C错误;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可以做制冷剂,D错误。答案选A。答案:A知识点二:铵盐性质4关于铵盐的叙述:铵盐易溶于水铵盐中的氮元素均为3价铵盐受热易分解铵盐都只能跟碱反应,都不能跟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A BC D解析:铵盐易溶于水,正确;铵盐中的铵根中氮元素均为3价,但硝酸铵的硝酸根中氮元素是5价,错误;铵盐受热易分解,正确;铵盐能跟碱反应,也能跟酸反应,例如碳酸铵,错误。答案选B。答案:B5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质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然后()A加热,将湿润的红

4、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C加NaOH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D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解析:NHOHNH3H2O,NH3溶于水显碱性,故可将待检物质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加NaOH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若变蓝,证明有NH,反之无NH,C正确。答案:C知识点三:喷泉实验6如图,烧瓶中充满a气体,滴管和烧杯中盛放足量b溶液,将滴管中溶液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f,能形成喷泉的是()Aa是Cl2,b是饱和NaCl溶液Ba是NO,b是H2OCa是NH3,b是稀盐酸溶液Da是CO2,b

5、是H2O解析:Cl2不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也不与其反应,锥形瓶与烧瓶内压强相等,不能形成喷泉,故A不选;NO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压强不变,不能形成喷泉,故B不选;NH3与盐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物为氯化铵固体,气体被吸收进溶液中,烧瓶内压强减小为零,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喷泉,并充满烧瓶,故C正确;CO2在H2O中的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故D不选。故选C。答案:C7喷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 BCl2和NaOH溶液CH

6、Cl和汽油 DCO2和NaOH溶液(2)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3)在图B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 B生石灰C硝酸铵 D烧碱(4)比较图A和图B两套装置,以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A是_上部烧瓶内压强;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填“图A”或“图B”)装置的原理相似。解析:(1)图A烧瓶中产生喷泉的要求:烧瓶中所装气体与胶头滴管及烧杯中

7、的液体能迅速溶解或反应,C项不符合。(2)图B要产生喷泉则需增大锥形瓶内气体压强,D项能产生气体CO2,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3)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则需对酒精进行加热,水槽中加入的物质溶于水应放热,A、B、D均可能。(4)图A产生喷泉的原因是减小烧瓶内压强,图B产生喷泉的原因是增大锥形瓶内的压强。答案:(1)C(2)D(3)C(4)减小图B知识点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8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验满C试管口的棉花可防止氨气与空气形成对流,利于收集氨气D实验结束后将蘸有稀硫酸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吸收剩余氨气解析:

8、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收集氨气时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说法正确;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因此氨气验满时,常采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变蓝,说明已集满NH3,故B说法错误;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形成对流,收集纯净的氨气,故C说法正确;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故D说法正确。答案:B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甲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甲备选装置(其中水中含酚酞试液)乙(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填序号)。a碱石灰 b浓硫酸c五氧化二磷 dNaOH固体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标准状况下,装置D中收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完成喷泉实验后,装置D中充满

9、液体,则装置D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K2的导管末端需要连接氨气的吸收装置,则不能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乙中的_(填序号、)装置。(2)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关闭K1、K3,K2连接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化学性质稳定气体单质,该反应可用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有泄漏,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尾气可用C装置处理,若尾气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_(填化学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1)氨水易挥发,升高温度能促进氨水分解生成氨气,为促进氨水分解,则烧瓶中加入的物质遇氨水后能放出大量热,且和氨水不反应。碱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热,能使氨水温度升高,

10、且和氨水不反应,故a选;浓硫酸和氨水反应,故b不选;五氧化二磷能和氨水反应,故c不选;NaOH固体遇水放出大量热,能使氨水温度升高,且和氨水不反应,故d选。故选ad。利用压强差将烧杯中的水排到烧瓶中,操作为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烧瓶中的空气进入烧杯中,导致大气压强大于烧瓶中气体压强,从而使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进入烧瓶中产生喷泉实验,完成喷泉实验后,装置D中充满液体,假设容器的体积为V L,则装置D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吸收氨气的装置中应该有缓冲装置,、装置中都有缓冲装置,没有缓冲装置能产生倒吸,不能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乙中的。(2)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

11、白烟,同时生成一种化学性质稳定气体单质,该反应可用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有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3Cl2=N26NH4Cl;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导致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答案:(1)ad用热毛巾捂住烧瓶一段时间1/22.4 mol/L(2)8NH33Cl2=N26NH4ClNaOHCl22OH=ClClOH2O1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的催化氧化反应C铵盐的水溶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

12、(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解析:实验制NH3用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加热,与水溶性无关,该反应利用了铵盐与碱反应放出NH3的通性,C项不正确。答案:C2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 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2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 mol BaCl2,则原溶液中c(NO)为()A. mol/L B mol/LC. mol/L D mol/L解析:设每份中(NH4)2SO4和NH4N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第一份中NH的物质的量为2xy,根据NH

13、OH=NH3H2O得2xyb;第二份中,SO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SOBa2=BaSO4得xc,联立两个方程得到yb2c,所以a L原溶液中含NO的物质的量为2y2b4c,其浓度为(2b4c)/a mol/L,B正确。答案:B3如图所示是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甲用图A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写出该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制出的氨气应使用_法来收集,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做干燥剂。(2)学生乙用图B所示装置也制出了氨气,他选用的制取试剂可能是_和_。(3)学生丙用图C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

14、喷的操作是_。(4)学生丁将装置C误装为装置D,但经同学讨论后,认为也可引发喷泉。请说明用该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_。(5)学生戊用装置E(盛有水)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E装置的锥形瓶内,看到了具有催化作用的铂丝保持红热,同时瓶内生成了红棕色的气体。写出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1)学生甲用图A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图A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结合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该法制取氨气的原理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

15、气法收集;反应过程中产生水,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可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但不能用氯化钙,因为它与氨气反应生成CaCl28NH3。(2)反应B装置特点是不需要加热,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H2O=Ca(OH)2,反应放热,NH3H2ONH3H2O,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3)NH3极易溶解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由于氨气迅速溶解在胶头滴管挤出的水中,导致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溶液进入烧瓶产生喷泉现象。(4)装置D没有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气体从烧瓶中逸出,赶出

16、玻璃导管中的空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与水接触,烧瓶内压强减小,即发生喷泉。(5)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戊装置的锥形瓶内,发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4NH35O24NO6H2O,产物为无色的一氧化氮和水,产生的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2NOO2=2NO2,NO2为红棕色气体。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向下排空气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等)(2)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4)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5)4NH35O24NO6H2O,2NOO2=2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