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11 十三岁的际遇_鲁教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2129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11 十三岁的际遇_鲁教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 十三岁的际遇内 容 设 计 区导学设计错题更正区学科语文课题主备人主备日期四、问题探究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2、作者写孩时对北大的印象,起什么作用?3、朗读10、11段,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幺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么?4、“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5、在北大

2、的两年学习生活中,“我”感悟的北大精神魅力指什么?6、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五、课堂小结本文作者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上大学,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点什么,这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思想、有觉悟、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课型新授课时1教案序号修改日期学 习目 标1、概括出北大与作者间的几次际遇,理清作者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2、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3、从作者身上

3、汲取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重 点难 点1、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2、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内 容 设 计 区导学设计、错题更正区一、新课导入北大,中国的著名学府,也是每一个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同学们了解北大吗?同学交流:我眼中的北大同学们,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2、字词注音:白驹过隙( ) 蓦然( ) 积攒( ) 弹指( )絮语( ) 安恬( ) 樯橹( ) 撷取( )惆怅( ) 徜徉( ) 摒弃( ) 迸溅( ) 穹隆( ) 呜咽( ) 犀利( ) 骤然( ) 三、整体感知:自由阅读课文后,以田晓菲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按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学后总结审阅签字上课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