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我国幅员辽阔,但耕地总面积较小,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解析】开垦荒地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数量有限,又会加速环境的破坏;选项C、D的做法虽然暂时性的增加了耕地面积,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反过来可能会导致粮食的更大减产,所以更不可取;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是硬道理。【答案】B2下面操作实例和科学思维过程的组合中,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显微镜看细胞的结构;推理
2、B对显微镜下的人的血细胞显微照像;建立模型C蓝藻和细菌都无核膜,故属于原核细胞;交流D根据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数据画曲线;建立模型【解析】使用观察工具,属于收集信息和数据,应为观察,A错误;显微照像,因为没有对事物的属性简化处理,所以不是建立模型,仍为观察,B错误;根据蓝藻和细菌的共同属性“无核膜”,把它归属为原核细胞,符合分类的过程,C错误;画曲线属于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D正确。【答案】D3随着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预计粮食缺口巨大,粮食生产以及人民生活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下列哪项叙述不是我国应对粮食危机的措施 ()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B减少占用耕地,并多开垦
3、荒地、围湖造田等,增加耕地面积 C保护和治理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D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育作物良种,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解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我国粮食危机的关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耕地进一步减少。保有一定的耕地面积,是保证粮食供给的根本。但也不能去开垦荒地、围湖造田等,那样做会导致环境破坏,进而使粮食产量减少;保护和治理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育作物良种,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有效措施。【答案】B4每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总是只有少量个
4、体得以生存,达尔文对这一事实的解释是()A过度繁殖 B自然选择C遗传和变异D适者生存【解析】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每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是能存活下来的却很少,原因就是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选择了适应环境能力强的个体,而其他绝大多数遭到淘汰。【答案】B5如图所示,虎狮兽是由雌狮产生的卵细胞和雄虎产生的精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动物。在此受精过程中,受精作用结束的标志是()A受精卵开始分裂 B精卵细胞膜接触C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D精卵的细胞核融合【解析】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开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细胞细胞膜的接触,结束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答案】D6下
5、列关于大豆(双子叶植物)种子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整个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胚乳的营养物质被发育的胚芽所吸收C受精极核发育成种子的胚D胚乳内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子叶内【解析】在大豆种子的发育过程中,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其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胚乳逐渐被胚吸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中的子叶内,因此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内无胚乳。【答案】D7下列关于动物有性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21920009】A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B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可发育为神经系统、消化道及呼吸道上皮等结构C两栖类和爬行类幼体和成体差别较大,其发育过程
6、 为变态发育D受精卵早期分裂称为卵裂,其细胞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解析】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皮及附属结构,而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由内胚层发育而来。两栖类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显著,为变态发育。受精卵早期分裂称卵裂,其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答案】A8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有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解析】只有
7、性原细胞能发生减数分裂,因此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桃花的雄蕊比雌蕊多,故用雄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洋葱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答案】D9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分子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图解释正确的是 ()Ad时刻DNA减半、染色体减半Bde过程DNA减半、染色体减半Cbd过程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Dde过程的主要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解析】a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cd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末期,de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8、,de过程染色体没有减半,DNA复制时,染色体的数目没有变化,de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只有A是正确的。【答案】A10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细胞的遗传组成可能不同B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C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D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解析】由图可知,是胚,是胚乳,是珠被,表示种子的萌发。胚是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四部分组成,故B错;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成熟的种子中有胚乳,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来说,成熟的种子中是没有胚乳的,故C错;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初期需要由外界提供水分,其他营养由种子自身所
9、贮存的营养物质提供,长成幼苗后才能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故D错;(珠被)是母本的体细胞,(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由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因此与遗传组成不一定相同。【答案】A11如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与 B与C与D与【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一般情况下,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相同,因为染色体是原来复制得到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大同小异,所以与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与来
10、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答案】C12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对下图中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B为减数分裂,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解析】由图可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中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后期,有4对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8分)13(14分)下图中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
11、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2)图1中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_,由变为,相当于图2中_的过程。(3)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4)请在如图所示坐标中绘出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解析】本题首先由图2中的乙确定是雌性动物。(1)判断染色单体,其技巧是数量可以为0,即可确定b柱表示染色单体。存在同源染色体则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同,还得排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的染色体暂时加倍。图1中的为原始生殖细胞卵原
12、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都含同源染色体。(2)图1的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与图2中乙相对应。由变为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因为初级卵母细胞(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丙)。(3)由(2)题知初级卵母细胞(乙)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4)绘图的第一步是标出横、纵坐标的意义。本题绘图要特别注意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其中的关键变化点有:间期DNA分子复制,DNA含量逐渐加倍后,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答案】(1)b、(2)乙乙丙(3)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4)如图所
13、示。14(14分)以下各图为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的系列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2)雄蕊中产生花粉粒的结构是花药,花药中产生花粉粒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3)卵细胞是在图A中的_中产生的。(4)图B的结构名称为_。(5)在被子植物中双受精发生在_内。(6)小麦种子中_与鸡蛋黄的功能相似。(7)图D发育为_。(8)请分析图D发育后形成的各部分细胞中染色体组成_。【解析】图A为植物的花,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在花粉粒的产生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卵细胞是在胚珠中产生的,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发生在胚珠中。图D最终发育为果实,其果皮、种皮、胚的染色体均为2N,胚乳细胞的染色体为3N。【答案】(1)花蕊(包括雄蕊、雌蕊)(2)减数分裂(3)胚珠(4)雄蕊(5)胚珠(6)胚乳(7)果实(8)果皮、种皮、胚的染色体为2N,胚乳细胞的染色体为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