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自主预习】一、 “神农”的传说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地位(一)原始农业1.起源:神农氏的传说。(1)内容: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 ,教导民众耕作。(2)意义:“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进行 的成功实践,说明中华民族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占据了 。2规模性农耕经济形成:(1)时间 (2)特色:黄河流域种植 长江流域种植 3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
2、的实践。2、地位:(1)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占主导地位。(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一)概况:1、“ ”的原始阶段。(1)代表:原始山林中;西汉时期的中国南方(2)含义:在耕种前 、耕种后 的耕作方式(3)影响:思考:为什么司马迁说南方自然条件好,但仍旧贫穷?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 技术。(1)代表: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就是 。(2)意义:由于采用了先进的 ,所以国强民富,具有了 的实力。3、汉代农耕生产逐渐进步(1)表
3、现: 逐渐普及全国, 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便于中耕的 和便于收获的 的出现,说明农具已经有所改进。东汉时,用两头牛牵引的 回转不便,在某些地方已经被便于牛耕的 所取代。这种先进的耕作方式便于 ,也有利于 。4.唐朝时期: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 。(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二)影响:1积极作用: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局限性: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 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一)中国古代主要土地制度的变迁1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1)形成原因:铁器牛耕,生产力的进步(根本原因)改革的推动。(直接原因)(2)演变:确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废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改革。(3)特征: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4)主要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北魏至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