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18.广玉兰 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1869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18.广玉兰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18.广玉兰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18.广玉兰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8广玉兰课前自主梳理 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一、看拼音,写词语。dng yng( ) ti xi( ) y zhubng dio( )ni hn( ) zhn fng( ) p b j di(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写序号)1. 待:对待;招待;等待;要,打算。(1) 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2) 我正待出门,好友来了。 ( )(3) 我们待人要和气。 ( )2. 谢:感谢;拒绝;脱落;认错。(1) 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 )(2) 这处景致谢绝参观。 ( )(3) 为了这件事,我要亲自向你谢罪。( )课堂快乐提升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三、根

2、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1. 有了它(绿叶) 的衬托,广玉兰花便显得格外_、格外_了。2. 我爱广玉兰的_,更爱广玉兰_。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ri xn) 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zui zhu)满了像细珠似(s sh) 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

3、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1. 用“”画出加点字括号里正确的读音。2. 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广玉兰花的四种形态,分别是_、_、_、_。作者在写作时采取了“_”的构段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广玉兰花的之情。课后拓展冲浪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五、阅读下文,完成练习。美丽的白桦林在新疆诸多的树木中,最美的要数白桦了高挑的躯干,秀美挺拔,丰富的叶片,妩媚动人。 ( ) 在哪个季节,它( ) 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白桦树既不像苍松那样喜欢站在山头炫耀,也不像垂柳那样,爱好偎依湖畔弄情。白桦总是身着素装,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纯洁秀美的村姑。夏季,河滩上大片大片的白桦树,浓阴蔽日,将河水围

4、着、拥着、吻着,奉献着母亲般的爱。走进白桦林,仿佛面对一排排西域丽人,个个玉树临风,清俊挺拔,却又款款深情,透出母性的坚强。深秋,是白桦最妖榻的日子。它的叶片由 绿变黄、变红,赤金一样挂在岁月的枝头。微风轻轻一吹,哗哗作响,似乎在对你窃窃私语。它的树干更加洁白光亮,挺中显秀,白中盈洁,光彩照人。寒冬,大片桦树林静静地伫立在雪原上,通体洁白,棵棵独立,与天空、雪地融为一体,雪野无言,桦林无语。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种至极之美。它们立足冰雪,身处严寒,却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它们叶片全无,却挺立雪原,历经风刀霜剑却爱心依旧,还有什么树木能像白桦这样与冰雪融为一体又不失去自己的本色呢?1. 在

5、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 读文中四处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1) 第一句:这句话将白桦树与什么相比,写出了它的什么特点?_(2) 第二句:如果将这句话中的“拥着、吻着”换成遮着、挡着”,好不好?为什么?_(3) 第三句:这个神奇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并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至极之美”的。_第四句:把这句话换成陈述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参考答案与提示一、 荡漾 铁锈 玉琢 冰雕 内涵 绽放 迫不及待二、1(1) (2) (3) 2(1) (2) (3) 三1皎洁 清丽 2幽香与纯洁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四、1ruzhush2 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广玉兰花的四

6、种形态,分别是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花瓣凋谢。作者在写作时采取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广玉兰花的喜爱之情。五、1无论都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1) 这句话将白桦树与苍松、垂柳相比,写出了它谦虚、朴素、文静的特点。(2) 不好,“拥着、吻着”用拟人的手法

7、让白桦林有了丰富的感情,将白桦林写得生动形象,饱含着作者对白桦林的喜爱之情。“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

8、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3) 寒冬,大片桦树林静静地伫立在雪原上,通体洁白,棵棵独立,与天空、雪地融为一体,雪野无言,桦林无语。这“至极之美”不仅是白桦林的景色之美,更露出白桦林的精神之美。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 没有什么树林能像白桦这样与冰雪融为一体又不失去自己的本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