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七 人口、城市与交通 高频考点 2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命题视角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019海南卷)下图分别示意 1995 年、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 13 题。1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D西部2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A经济B交通C文化D教育解析:第 1 题,据图可以判断,三个最粗的箭头,即迁移人口数量最大的箭头,从三个不同地区指向了南部地区,说明 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故B 正
2、确,A、C、D 错误。第 2 题,据图可以看出,与 1995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各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数量明显变小,故 C 正确。图中只是显示了国内人口迁移情况,因为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受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材料中既没有提到自然增长,也没有提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所以单从材料中,是无法判断美国本土的人口数量变化的,故 A 错误。通过计算,可知 1995 年中西部地区以迁出为主,2010 年依然是迁出为主,故 B 错误。1995 年只有南部为净迁入,2010 年南部和西部都是净迁入,所以净流入的地区增多,故 D 错误。第 3 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中主要的,经常起作
3、用的因素,哪个地方发展速度较快,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会较多,就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南部新兴企业的发展曾经吸引大量人口迁入,随着人员的逐渐饱和,以及西部的发展,南部地区净迁入变小,西部也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所以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经济,故A 正确。交通、文化、教育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是材料中没有明显的提示内容,故 B、C、D 错误。答案:1.B 2.C 3.A4(2019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
4、件?解析: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安置、迁入地”,解题方向“哪些条件”,可以归结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类似。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的地形、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答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学霸支招】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
5、越大地域差异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年龄差异影响青壮年人群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群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群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服务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发达(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
6、迁移。(3)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经济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人口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命题视角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2019全国卷)如图示意 2015 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 56 题。5与欧盟籍相比,2015 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 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6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
7、过剩解析:第 5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女性比例均大于男性比例,所以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A错。非欧盟籍 2550 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 倍,因此非欧盟籍 2550 岁女性比例较大,B 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 2550 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 正确;50 岁以上人口比例欧盟籍比例大于非欧盟籍人口比例,D 错误。故选 C。第 6 题,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 错误;从图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 2550 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
8、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 正确;欧盟地区每年 GDP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人均收入升高,C 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 错误。故选 B。答案:5.C 6.B对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这一社会热点的考查,多以统计图、表格等为载体,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在备考复习时,首先要从区域认知的角度明确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然后综合分析影响人口迁
9、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最后落脚到人地协调观这一学科素养上来。1解答“人口迁移类”试题的思维流程2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或对从事某项职业的人员数量进行调整。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2019江西临川第一中学等九校 5 月联考)2019 年 3月,
10、多省份 2018 年度常住人口数据陆续出炉,下表为部分省份常住人口统计。依据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项目省份2018年常住人口/万2017年常住人口/万增加数增长率1广东省11 34611 1691771.58%2山东省10 047.2410 005.8341.410.41%3河南省9 6059 559.1345.870.48%4四川省8 3418 302390.47%5江苏省8 050.78 029.321.40.27%19上海市2 423.782 418.335.450.23%20北京市2 154.22 170.716.50.76%21天津市1 559.61 556.872.
11、720.18%1.广东、山东常住人口数量位居前列,影响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 房价 环境 公共服务水平 落户政策A B C D2北京市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重要原因是()A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 B经济活力欠佳C环境污染严重 D交通拥堵解析:第 1 题,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人口数量增加,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而且工资水平较高,吸引人才前往,并能留住人才,对。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能够留得住人才,对;同时,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更能够吸引人才迁入,对;交通、房价、环境这几方面会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错误,故选 B。第 2 题
12、,北京出现负增长的人口变化,是由于近几年主动严格控制人口落户政策,加上居高不下的房价和国家疏散非首都功能等原因导致常住人口负增长,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选 A。答案:1.B 2.A(2019湖北十堰 4 月调研)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得以逐步扩大,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下图为 2015年泛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人口流动情况图,图中区域流入和区域流出涉及的区域指泛长三角。读下图,完成 35 题。3图中表示上海市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4下列关于三省
13、一市人口流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省(市)流出人口主要去往泛长三角B乙省(市)流入人口主要来自泛长三角C丙省(市)净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D丁省(市)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最多5人口流动对甲省(市)的积极影响是()A提高高校生源质量 B降低劳动力成本C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D减轻公共设施负担解析:第 3 题,图中甲地以全国流入为主,流出很少,属于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故 A 正确,B、C、D 错误。第4 题,甲是上海,流出人口很少,不是主要去往泛长三角,故 A 错误;乙是江苏省,流入人口主要来自附近的泛长三角省区,故 B 正确;丙是浙江省,图中表示净流入人口数量,不能表示占总人口的比重,故 C 错误;丁省是安徽省,流出人口数量最多,故 D 错。第 5 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的主体是外出打工者,不会提高甲省(市)高校生源质量,A 错误;人口迁移为上海(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弥补了劳动力不足,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B 错误,C 正确;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当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对交通、住房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污染,D 错误。故 C 正确。答案:3.A 4.B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