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全国通用 .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1105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全国通用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全国通用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全国通用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全国通用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全国通用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全国通用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班别 姓名 小学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和修改方法一、常见病句的类型: 1、句子不完整 (成分残缺) 例:我们的学校。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2、用词不当 例:我们要热爱花草树木。 3、前后矛盾 例:他的作业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题没算出来。 4、重复累赘 例:这道题最后终于被他解答出来了。 5、词语搭配不当 例:我的家乡是上海人。 6、次序颠倒 例:英语对我很感兴趣,我很喜欢它。 7、常识性错误 例:春天,湖里的荷花开了。二、 修改病句的方法: 1、认真读句子,了解句子本来的意思。 2、认真分析,找出“病因”。 3、找准方法,对症下药 。4.审读句子是否正确。三、修改病句习题。

2、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2、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3、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15、

3、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18、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学生”。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2019-2019学年度语文专项训练10班别 姓名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29、他喊他出去玩。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

4、,还有巧克力。31、 妈妈今天去菜市场买了青菜和蔬菜。32、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33、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4、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35、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36、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37、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38、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39、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4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41、这种不讲卫生是可耻的。42、 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43、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44、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却不

5、该错过。45、 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46、 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47、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48、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49、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50、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51.少先队员发挥革命传统。52.小兴安岭的夏天真美丽。53.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54.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55.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56.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57.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58.爸爸对我说,我小时候,没钱读书。59.我的抽屉里堆满了许多

6、获奖证书。60.快毕业了,应该更加刻苦学习。修改病句习题后附答案: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改为“击落了五架敌机,击沉了三艘军舰。”2、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病句类型:用词不当。“时代”改为“时期”。3、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病句类型:用词不当。“弯曲”改为“蜿蜒”。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病句类型:成分残缺。“都”前增加“我们”。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病句类型:词序颠倒。“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改为“由英国援建的两个”。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去掉“一定”。7、他兴冲冲

7、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兴高采烈地”。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去掉“使”。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病句类型:用词不当。“拂面”改为“扑面”。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却”改为“也”。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去掉“写的”。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病句类型:用词不当。去掉“和扩大”。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改为“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

8、浪费的行为,”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去掉“和方法”。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病句类型:词序颠倒。“报晓的公鸡”改为“公鸡的报晓”。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病句类型:用词不当。“纠正”改为“改正”。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去掉“和提高”。18、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学生”。病句类型:成分残缺。“评上”前增加“被”。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公共财物”前增加“保护”。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一切”。21、听了报告,受到了

9、教育。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受到”前增加“我”。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病句类型:不合事理。“绿色”改为“黄色”。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不禁”。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有时”。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病句类型:用词不当。“发挥”改为“发扬”。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而且”改为“所以”。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病句类型:词序颠倒。“小兴安岭的夏天”改为“夏天的小兴安岭”。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病句类型:标点错误。“”改为。29、他喊他出去玩。病

10、句类型:指代不明。“他喊他”改为“小明喊小红”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病句类型:归类不当。去掉“水果”。31 、妈妈今天去菜市场买了青菜和蔬菜病句类型:归类不当。去掉“青菜和”。32、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去掉“的病”。33、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去掉“在”。34、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很”前增加“我”。35、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去掉“大部分”。36、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到处都是。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去掉“稀稀疏疏”。37、他聚

11、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聚精会神”。38、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不正确的”。39、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不转眼地”。4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病句类型:词序颠倒。“春天的景色我觉得”改为“我觉得春天的景色”。41、这种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是”前增加“的行为”。42、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去掉“经过”。4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病句类型:词序颠倒。“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44、谁如果要鉴

12、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却不该错过。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却”改为“就”。45、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去掉“能否”。46、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病句类型:指代不明。“他比他”改为“小强比小明”。47、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病句类型:归类不当。去掉“和文具”。48、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虽然”改为“即使”;“但是”改为“也”。49、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病句类型:成分残缺。“风衣”后加逗号,“一顶”前加“戴”。50、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病句类型:不合事理。去掉“

13、繁星满天,”。 51.少先队员发扬革命传统.52.夏天的小兴安岭真美丽.53.经过学习,大家的觉悟普遍提高了.54.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55.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

14、,绳锯木断的功效。56.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改进了学习方法.57.开学,我们制定了计划,明确了学习目的.58.爸爸对我说,他小时候,没钱读书.“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

15、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59.我的抽屉里堆满了获奖证书.“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60.快毕业了,我们应该更加刻苦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