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3.7个人收入的分配.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11045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3.7个人收入的分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3.7个人收入的分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3.7个人收入的分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3.7个人收入的分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考点解读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二、考点讲解(一)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A对象:个

2、人消费品;B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的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地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实现形式: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现实性)(由此决

3、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性)(由此决定不能实行平均分配、按需分配)。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劳动仍然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不是人生第一需要和热身手段);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存在着旧式分工)(报酬体现劳动的差别)。意义: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和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体现了效率); 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体现第

4、一,就全国的劳动者而言,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占多数;第二,就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而言,按劳分配的部分占较大比重。第三,就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而言,其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注意: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与其劳动成果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现阶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尙不能实现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它分配方式:主要有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A范围:个体经济 B如何分配:扣除成本和税收C意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个

5、体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A.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B.具体形式:劳动要素收入: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资本要素收入: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股份分红体现对剩余劳动的部分占有。技术要素收入: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管理要素收入: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信息要素收入土地要素收入:土地、房屋的租

6、金等。C.意义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它: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偶然所得等。注意:A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B合法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主要

7、有: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劳动要素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资本要素收入、技术要素收入、管理要素收入、信息要素收入、土地要素收入)。C技术要素收入:技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劳动收入);技术入股收入。D管理要素收入:管理劳动收入(劳动收入);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E从分配尺度上看:按劳分配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质量);劳动要素收入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总结: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A.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为什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

8、现多层次。)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和完善此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制度保障。实践证明,坚持此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此外:多种经营方式的并存也是原因之一)。(二)效率与公平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注意: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

9、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4)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要求: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

10、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求: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注意: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B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制度:a.含义: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

11、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b.意义: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C十七大报告其它表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2、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 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A一致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

12、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B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两大目标。(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为什么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3、。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结果能促使人民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4)为什么要注重效率?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符合我国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注重效率,才能调动各种资源的

14、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与公平背道而驰的有两种分配不公:平均主义;收入悬殊(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6)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要求: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7)兼顾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忽视公平。如果把公平理解为人人平均,结果会奖勤罚懒,既不利于提

15、高效率,也损害了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如果忽视公平,分配不公,效率的提高也会失去良好的环境,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3、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分配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取

16、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是分配政策。三、误区点拨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注意: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2、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注意:按劳动成果分配)3、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注意:按劳动要素分配)4、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注意: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好。(注意:劳动生产率与效率是不同概念)6、我国之所以确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因为各种生产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用于交换才有价值) 7、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实现同步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 四、练习讲解-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