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文学常识6_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8295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文学常识6_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文学常识6_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复习(北师大版)6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文学常识积累: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

2、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作家作者: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

3、(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核心思想是“仁义”,强调“民贵君轻”,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2)文学作品:1、工欲善其事

4、,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徽子来源:学*科*网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5、学而不思则妄,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来源:学|科|网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来源: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来源:ZXXK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10、与朋友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作家诗词一、字词:1、盛(shng)老师盛(shng)情邀请我们同学去她家做客,并给我们每个人盛(chng)饭夹菜,生怕我们吃不好。2、落地窗外面站着一个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

5、(cng)俗的人在吵架。3、勇于创(chu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ng)伤,但这伤过后就是幸福的微笑。4、“我是他的大伯(b),不是他的大伯(bi)子,听明白了吗?”我生气的问道。5、“发疟(yo)子就是患了疟(n)疾,对吗?”我小心翼翼地问医生。二、文学常识积累:作家作品:(一)、古代作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思想核心是“仁”,“论”读ln,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墨子,名翟,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今存53篇。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81篇。(二)、作品:来源:学*科*网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6、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