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3 卖火柴的小女孩主备人总课时5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和11个会写字。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初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授课类型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第1课时(新授课) 月 日 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安全教育: 1.讲卫生,勤洗手。 2.上下台阶不拥挤。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布置学习任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默读课文,学习生字。 2、再读课文,说一说: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情况。 4、全班汇报交流
2、。 5、质疑问难,师小结:课文写了三部分:现实幻想现实。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后题读课文,做好批注板书设计 3 卖火柴的小女孩 现实 幻想 现实 教学反思课 题3 卖火柴的小女孩主备人总课时6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感。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授课类型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
3、;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
4、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第2课时(新授课) 月 日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
5、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
6、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教 学 流 程二次备课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安全教育: 1.讲卫生,勤洗手。 2.上下台阶不拥挤。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布置学习任
7、务。 1、听写重点词语; 2、回忆课文结构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学习第一部分。1、 学习方法:(1)朗读。(2)旁批、体会。(3)交流。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买火柴的小女孩的处境和心情。学习第二部分。1、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谈谈你的体会、感受。擦燃火柴出项幻想回到现实感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2、体会:“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3、选择最打动你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三部分。1、 交流、体会重点句子。2、 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3、 质疑:故事结尾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三、总结课文,结合思想教育。1、 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教育学生同情弱小及苦难人们,同时要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四、小练笔 1、如果现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五、主题阅读 1、根据提示自主阅读,作批注; 2、小组讨论,展示汇报。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阅读语文主题阅读读本板书设计 3. 卖火柴的小女孩 擦燃火差 幻想 现实 第一次 暖和的火炉 寒冷 第二次 香喷的烤鹅 饥饿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痛苦 第四、五次 慈爱的奶奶 无人疼爱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