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7856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新人教2015届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1(90分钟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包括21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2分)1.(单独滚动考查)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比的放大倍数大,比的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物像由乙转为丙时,应选用,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2.(单独滚动考查)(2014南昌模拟)下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若图中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可能是多糖B.若

2、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C.若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是脂肪D.若为某种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3.(交汇滚动考查)(2014吉安模拟)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冷害初期细胞呼吸增强,放出的热量有利于抵御寒冷B.持续低温使淀粉合成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C.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D.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导致吸收能力下降4.(单独滚动考查)(2014唐山模拟

3、)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C.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D.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5.(单独滚动考查)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浓度/molL-10.150.20.250.3质壁分离状况不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A.0.2B.0

4、.2C.0.2D.0.15土壤溶液浓度0.36.(单独滚动考查)生物膜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所示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具有排泄功能D.具有物质运输功能7.(单独滚动考查)(2014合肥模拟)取洋葱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吡罗红能促进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C.染色时间越长,观察效果越好D.该实验的结论是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

5、胞质中8.(2014银川模拟)下列生命活动中一定需要细胞器参与的是()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B.肽链的形成C.细胞呼吸产生酒精D.维生素D进入组织细胞9.(2014黑吉辽模拟)酶的活性部位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下列叙述能用图示解释的是()A.酶具有高效性B.发挥作用后酶被分解C.酶可在细胞处发挥作用D.酶的结构改变可能影响其活性10.反应APPPAPP+Pi+能量,在叶绿体中进行时,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酶不同B.相互转化的反应部位不同C.高能磷酸键形成和断裂的部位不同D.相互转化的生理意义不同1

6、1.(2014茂名模拟)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可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可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可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可使O2的消耗减少12.(2014泉州模拟)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H,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H经转移到葡萄糖中,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B.H经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C.H经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D.产生的H和产生的H全都来自水13.(

7、2014潍坊模拟)适宜温度条件下,在一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至离瓶口1/3处并密封。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葡萄糖进入酵母菌细胞的速率与瓶中氧气含量有关B.丙酮酸能够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C.一段时间后,瓶中会有酒精产生D.可以用目测估计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14.(2014荆州模拟)如图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刻度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中,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乙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的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D

8、.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甲中也应放置等量相同的伊尔藻15.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能量A是光能,能量B、C和D中有一部分形成ATPB.过程是光反应,过程是暗反应,过程都是无氧呼吸C.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都是有氧呼吸D.过程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内,过程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16.(2014湘潭模拟)在制作洋葱根尖压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可能用到的试剂是()A.龙胆紫染液B.醋酸洋红染液C.稀盐酸溶液D.30%蔗糖溶液17.中科院发现了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TNF􀆼(一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

9、凝乳蛋白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负反馈调节B.cBid可能会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的凋亡C.溶酶体中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释放无此功能D.线粒体释放出的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等物质,如果不被水解,可以继续完成有氧呼吸,生成ATP18.(2014潍坊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器官的形成是细胞增殖的结果B.癌细胞

10、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分化C.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在任何条件下,细胞分化都是不可逆转的19.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中完成DNA的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C.和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D.若此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会发生联会20.(2014郑州模拟)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重编程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B.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排斥反

11、应带来希望C.“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可能被改写D.他们的实验验证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21.研究表明在化疗(主要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的同时给实验鼠服用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的扩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唯一手段B.二甲双胍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D.一只被切除胸腺的鼠与一只正常鼠患乳腺癌的几率相等第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22.(12分)(2014潍坊模拟)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12、,判断理由是 。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 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填“”或“”)。(2)图甲中细胞膜是在(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该模型被称为,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3)图中物质B指的是,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4)图乙中曲线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有关,曲线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23.(14分)(2014银川模拟)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速率,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番茄的幼苗,图3是图2装置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并记录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

13、)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要想使叶绿体内A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膜内,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层生物膜。(2)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14C出现在A中;反应进行到5 s时,14C出现在(CH2O)和B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 (条件)来探究CO2中碳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

14、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点。在12点之后的下午某时间段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25273137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3所示曲线的段获得的。(4)要测定图2装置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请简要叙述实验的设计思路:设置如图2一样的装置,将该装置。控制与图2相同的。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液滴刻度数据。24.(17分)(交汇滚动考查)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正确顺序:,

15、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区细胞,和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填“会”或“不”)发生改变。(5)若下图E、F、G、H表示该个体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b、c分别是指什么结构或物质:a;b;c_。25.(15分)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

16、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下图。(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_。(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_。(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_。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第一步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热至60的溶液,水浴保温5 min第三步将后,向A

17、、B试管内各加入1 mL,然后实验结果预测: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答案解析1.D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正比,故比的放大倍数小,比的放大倍数大;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应先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正确顺序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2.A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根据的化学元素组成及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可能是氨基酸,A项错误;的化学元素只有C、H、O且主要在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B项正确;根据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存

18、在部位,推测可能是脂肪,C项正确;根据的化学元素组成且为某种生物大分子,则可能是核酸(DNA或RNA),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A、T、G、C)或核糖、磷酸、碱基(A、U、G、C),产物有6种,D项正确。3.C本题考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酶的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意义。冷害初期细胞呼吸增强,放出的热量有利于抵御寒冷;持续低温使酶活性减弱,导致根细胞呼吸减弱,能量减少,根细胞吸收能力下降;低温使淀粉合成酶活性减弱,影响淀粉合成,使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提高,从而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4.C动植物细胞间有些信息交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但有些受体并不在细胞膜上,而

19、是在细胞内部。5.C由表格信息知:该植物细胞液浓度为0.2 mol/L,该植物要能在乙地生长,则必须保证能正常吸水,即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6.C该图为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体现了膜的信息传递功能;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也体现了膜的物质运输功能。故A、B、D所述皆能体现。排泄指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神经递质不属于代谢废物,其排放到突触间隙不能称为排泄。7.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能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所以A正确,B错误。染色时间一般为5 min,此时观察效果最佳,C

20、错误。该实验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因为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故D所述不准确。8.B原核生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膜或细胞质,真核生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A错;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以C错;维生素D进入组织细胞是自由扩散,所以,不需要细胞器的参与,故D错;肽链的形成一定在核糖体上,故B正确。9.D从题干信息和图示可看出,图示过程可解释酶的结构改变影响酶活性的原理。10.CATP和ADP相互转化时,形成和断裂的都是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11.D若a抑制丙酮酸分解,则可使丙酮酸的消耗减少;若b抑制葡萄糖分解,则可使丙酮酸减少;若c

21、抑制ATP形成,则可使ADP的消耗减少;若d抑制H氧化成水,则可使O2的消耗减少。12.D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属于暗反应;H经转移到水中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葡萄糖氧化为酒精或乳酸属于无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和水,产生的H全都来自水。13.D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故A项正确。丙酮酸最终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故B项正确。开始的时候有氧气存在,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随着氧气的消耗,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C项正确。酵母菌体积非常小,只能用显微镜观察,故D项错误。14.C本题从氧气和二氧化碳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及对光合作用

22、强度的影响分析作答。在光下,伊尔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消耗的二氧化碳由NaHCO3溶液提供,释放的氧气不溶于NaHCO3溶液而导致右侧气压升高,液滴左移,A项正确。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中,和之前光照下发生的现象形成对照,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项正确。当乙内加入少量蠕虫后,气体产生量增加,红色液滴移动加快,因为蠕虫呼吸产生CO2,增加了水中的CO2浓度,增加了光合作用强度,C项错误。甲中也应放置等量相同的伊尔藻,可避免蒸馏水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D项正确。15.A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是有氧呼吸,过程都是无氧呼吸。过程可发生在植物细胞或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细胞内

23、,过程可发生在需氧生物细胞内,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也可发生在一些植物细胞中(如马铃薯的块茎),过程不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可发生在植物细胞或酵母菌等的细胞内。16.D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时,稀盐酸和酒精用于根尖的解离,使细胞彼此分离开;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时需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常用的试剂是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染液;30%蔗糖溶液经常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17.B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正反馈调节;溶酶体中含大量的水解酶,大量释放会引起细胞大分子物质的降解,也能促进细胞凋亡;细胞有氧呼吸的进行需线粒体保持结构的完整性。18.C植

24、物器官的形成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结果;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但不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分化;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在适宜的条件下,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经离体培养可重新获得分化能力。19.D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图示是一个细胞增殖形成两个细胞,应该是有丝分裂,但没有中期和后期,不能算完整的细胞周期;表示核膜破裂,染色体清晰,为分裂前期;是末期开始;表示新细胞核形成,是末期或子细胞形成;是间期,如果细胞要增殖,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合成发生在时期;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在前期,所以是在时期。20.D“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

25、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该研究若成功则说明动物细胞的分化在特定条件下也是可逆的;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带来希望,但是并未形成新的个体,不能验证动物细胞的全能性。21.B治疗癌症除了化疗外,还有放疗、手术切除等;癌变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易扩散转移,而二甲双胍能抑制癌细胞扩散,可见,它不可能使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同样都会促使细胞癌变;胸腺与细胞免疫有关,切除了胸腺则会使鼠的免疫力下降,使之易于患癌症。22.【解析】(1)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图乙中,曲线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26、说明物质运输方式与物质A相同。细胞膜有糖被的一侧是外侧,故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方向是。(2)图甲中细胞膜的结构图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3)图中B物质为转运物质A的载体蛋白,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4)图乙中曲线反映的是自由扩散,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膜两侧的浓度差;曲线反映的是主动运输,影响主动运输的主要因素有能量和载体蛋白数量。答案:(1)主动运输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2)电子显微镜流动镶嵌模型(3)载体蛋白氨基酸(4)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23.【解析】(1)图1中,甲为CO2,乙为ATP和H;A为C3,B为C5。要使图中A快速下降,

27、可改变的环境条件是不提供CO2或增强光照(即阻止BA过程或增加AB过程)。由题干可知: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膜内(1层生物膜),由叶绿体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至少要经过4层膜,因此总共需要经过至少5层生物膜。(2)结合题干分析,本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CO2中碳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3)图3所示的c点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与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而依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呼吸消耗的O2量等于产生CO2量,似乎在c点时没有发生气体体积变化,但结合图2装置分析,密闭环境中由于存在CO2缓冲液,不考虑CO2体积变化,而O2是被消耗,因此此时液滴会左移。液滴移到最右点是

28、指一天中光合产物积累量最大的时刻,即图中g点(18时)。结合题中12点之后的下午某时间段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的数据越来越大,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大,因此在ef段符合此特征。(4)要测定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那么设计思路是:设置同如图2一样的装置,但必须将该装置遮光,另外要控制与图2相同的环境条件。答案:(1)CO2H和ATP不提供CO2或增强光照5(2)反应时间同位素标记法(3)左g(18时)ef(4)遮光或黑暗处理环境条件【易错提醒】信息材料题解题关键善于分析、挖掘题中隐含条件(1)信息材料题往往提供的内容较多,干扰性强,难度较大,其解题关键是挖掘题目中的有效信息。(2)如本题中(3)

29、分析c点时刻时,在图2装置中有一个隐含条件:存在CO2缓冲液,即CO2在密闭环境中实验前后其体积、量是不变的。如仅从图3中得出由于此时光合作用产生O2与呼吸作用消耗O2的量相同(即净光合量为0),而简单依照有氧呼吸反应式认为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等于其产生的CO2量,由此得出气体量不变,液滴位于0处的错误答案。24.【解析】(1)a区是根冠,b区是分生区,c区是伸长区,d区是成熟区,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A是中期,B是前期,C是末期,D是后期。根尖无叶绿体,所以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2)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已经解离死亡。(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4)可以用

30、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细胞应是成熟的细胞。和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5)分析a、b、c、d的数量变化可以知道a、b、c、d分别表示细胞、DNA分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E、F、G、H分别表示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和配子。答案:(1)bBADC线粒体(2)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3)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4)d不(5)细胞DNA分子染色体25.【解析】(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产生还原糖。由题图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薯中还原糖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60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说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2)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

31、,但不含还原糖,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淀粉酶,淀粉不能被水解为还原糖。(3)本小题是简单的条件限制性实验的设计。分析该实验的题目“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可知单一变量是有无淀粉酶,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实验的自变量为土豆提取液(去淀粉),用红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设置对照,因变量为还原糖,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试管A中没有淀粉酶,不反应,仍为斐林试剂的蓝色;试管B中有淀粉酶,与淀粉反应生成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答案:(1)还原糖是酶促反应的产物,60是相关酶的最适温度(2)土豆不含淀粉酶(3)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等量的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混合均匀5065水浴加热2 min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B试管内液体为砖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